{{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茹國烈:孤旅不孤

56歲的資深藝術行政管理人員茹國烈(LouisYu)3年多前離開工作了9年的西九文化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崗位,隻身去倫敦研讀LS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城市學」碩士課程。放空,讀書,上課,旅行,思考,最後提煉出關於城市與文化的BEAM概念。更有意思的是,因疫情提前返港的茹國烈不久開始以《城市如何文化》為題,陸續到香港不同的藝術文化機構、學校、書店分享自己跨學科的城市文化研究成果,短短一年多就做了50餘次演講。這些內容被他寫進今年書展推出的一本近260頁的新書《城市如何文化》。他將這段近3年的經歷稱為「神奇旅程」。對新書的出版,他說自己完全沒有「完結」的感覺,反而覺得「這將會是另一個旅程的開始」。而對香港來說,類似這樣自下而上、自發出現的「文化行動」,正是城市的希望所在。霍啟剛議員直言,「他(茹國烈)對於『文化』二字慨思考,值得深思。」

 

7月21日中午,灣仔會展中心S226-227室,茹國烈在香港書展開始了他的第五十三次「城市如何文化」演講[TalkNo.53],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紀錄道。茹國烈稱此為BEAM講座「特別版」,因為,在向人生告了3年長假(CareerBreak)之後,他以這本《城市如何文化》作為交給城市的功課。

 

在茹國烈的概念框架中,所謂的「BEAM]包括4大範疇12個指標,即信念和價值觀(Belief and Value,種族、宗教、教育);日常生活風格(Everyday lifestyle,時尚、飲食、戶外及運動);藝術和創造(Arts and Creation,藝術、娛樂、閱讀);以及記憶(Memories,歷史文化、文化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他看來,認識這些原理後,人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境域。

 

由這一被稱為「文化光譜」的理論出發,有著逾30年藝術行政管理經驗的茹國烈走訪香港各區,詳細分析十八區各自的文化特質,並通過建立「香港文化指數」體系比較不同地區的文化發展現況及密度,引領讀者一起思考、探索「香港如何文化」。

 

「文化不是城市的裝飾品。一個城市的文化,是要全城一起建設起來的。」Louis認為,如果城市是一部生產文化的機器,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機器操作者。

 

城市文化孤旅

 

2019年6月20日,是茹國烈在西九文化區的最後一個工作日。9年時間,參與確定這一世界罕有巨型文化區的長遠藍圖,他自感「何其幸運」。當其時,他帶領設計的3個表演場館,其中兩個(戲曲中心和自由空間)已經完工並開幕,從零開始建立的一支百多人團隊已然成形,且策劃和製作了很多開創性節目。他只用一句話總結這9年:「大局已定,來日方長。」私下裹,他卻說,西九已到達一個新階段,是時候停一停,趁還有精力、還有很強好奇心的時候,一償多年心願。「今天不去,以後也不必去了。」

 

他的心願就是去倫敦進修一年,參加一個和藝術無關、以城市為主題的行政人員碩士課程,也去了歐洲10幾個城市遊歷。「50幾歲人,都沒離開過香港讀書、工作」,茹國烈笑說,自己就是一個香港仔,工作了32年,也到了追尋生命中另外一些意義的時候。「不光是事業上,也有人生階段的考慮」。他略作思索道,如果我沒有離開西九,離開香港去外國生活、旅行、學習,還在一邊工作一邊看戲吃飯……就不會去想這樣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文化究竟是什麼?對社會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什麼要做藝術?一個城市要怎樣才能夠文化?

 

一邊讀書,一邊在不同的城市漫遊,「每個月要去一兩個歐洲城市,非常開心,對我有思想上的衝擊」,一路自然多了很多獨自思考的時間、空間。茹國烈說,出發的時候,自己並沒有預設的期待。但是看到哥本哈根河邊那些著名的親水設計:海濱長廊、河邊浴場——他馬上想起維港以前也有的泳棚,甚至桑拿,還有美麗的單車專用天橋,「那些細心又大膽的設計,叫我記起幾年前參與西九公園設計時的討論,最大膽、最創新的點子往往會最先被幹掉,因為社會未準備好。要慢慢、慢慢來。」

 

他在東倫敦Greenwich附近的Woolwich皇家兵工廠舊址,看到一大片臨河的大型廠房被改裝成表演藝術的創作、製作和排練演出基地,又會想到,藝術生產的供應鏈,製作和排練這環節常常被忽視。「北京和上海都已計劃在市郊建立舞台製作中心,為區內服務。香港要建舞台製作基地,可以在哪裹?」

 

過去30多年遊走香港藝術行政領域不同崗位的茹國烈,不由得反躬自問:我在西九文化區9年做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做得好不好?從中學到了什麼?最重要的是,文化區建成了,城市就文化了嗎?

 

6月離職,9月出發,次年3月因為世紀疫情提前返港,但此時新知引發的思想激盪、遊歷帶來的視野變奏,已將他過去30多年的工作經驗一並雜蹂,產生出一套關於城市與文化的概念框架。「最初,只是我在一張白紙上的寫寫畫畫,但這個想法沒有一閃而過,而是一發不可收拾。」喜歡圖像思維,一向鍾意用大大張白紙工作的茹國烈回憶,這個圖畫了出來後,基本上改變不多。「回到香港,這想法繼續發酵,我一邊上網課,一邊把所有能找到的書籍和資料都找來看,後來亦得到團結香港基金支持,繼續發展、深化研究,最終總結出文化光譜(BEAM)這個理論。」

 

一個人的文化「游擊戰」

 

返港半年多後,茹國烈開始有了跟人對話的渴望。「思考了很久,覺得可以和大家談談了。」

 

真正的第一站在他的「老家」香港藝術中心。「從國際上的例子和藝術中心身處的灣仔出發,看社會上每個人的記憶、信念、創造和日常生活,怎樣建構出一個城市的文化。Arts Centre有一班有心人,回應很精釆,回家立即修改,補充PPT。」當年11月底,茹國烈在社交平台上如此紀錄道。雖然大部分是小規模的內部講座,但如此深入地和不同背景的聽眾交流,就此為茹國烈打開了一扇門。

 

不過半個月,他的宣講已經來到第五次。這次有40位聽眾,「人數最多,都是不同年代認識的好朋友,全部留到最後。」茹國烈描述說,「講了一小時,討論又一小時,我喜歡Leung Po Shan Anthony說這是個學習小組。高質量的回應,正反兩面的意見,和自由探討的氣氛,好像久違了。原本以為這講座的內容要穩定下來了,現在看來仍要重塑一次……感覺興奮。」

 

到2月上旬,「城市如何文化」已經講了18次,接下去的兩個月也已排了7次。「朋友問這樣講不覺得悶嗎?我一點都不覺得,每次講都是重新思考這題目的機會,都會因應不同受眾改變一些內容。第一講和最新修訂版,已經有50%不同。」他禁不住說,自己覺得BEAM有它的的生命力,會一直演化成長。

 

在迄今為止的53次演講中,開始是茹國烈主動邀約朋友,隨後不斷地有聽眾邀請他去不同機構講。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裹,差不多每一星期到10天就有一次,對象由中學生到專業人士都有。除了廣東話,他也用普通話、英語;有面對面演講,也有為不同機構做一整天的網上工作坊。茹國烈說,「每次講都有一些針對性的修改,會量身訂造跟相關機構有關的內容,這也使得這套理論越來越豐富,一年做下來,讓我知道不同背景的人都會有一些啟發,(所以)對這套理論已經比較有信心。」

 

他意識到BEAM概念「有一些普遍性、有一些價值」,「這50餘次演講對我來講是一個訓練,也讓這個想法傳播開去,對我構思書的內容,增添了信心。」實際上,《城市如何文化》第一部份內容,「很多是在這些活動中發展出來的」。

 

享受培育新一代

 

因為要為7月香港書展趕書,茹國烈的BEAM講座從今年1月開始暫時停頓下來。說到新書,他介紹說,第一部分是BEAM理論,主要是他的演講內容;第二部分「城市標本」寫他在歐洲半年遊歷的10座城市,加上之前去過的部分亞洲城市;第三部分則是透過這一框架看香港,規劃未來香港的城市文化。「這部分的寫作是最難的」,他坦承,自己花最多時間收集資料的反而是香港,很多地方之前沒去過,要提煉不同地區文化發展的觀點,除了要看歷史、看地圖、看數據,還要整體去感受,寫完十八區,對我來說好像重新認識香港一次。」

 

他將十八區分成不同的組,就第一組油尖旺,他提議確立「彌敦道文化帶」,「把它研究透、發揮好」。茹國烈認為,在全世界來說,作為九龍半島中軸線的彌敦道都是歷史名道,它是19世紀全世界林蔭大道興建潮的產物,發生過很多具有歷史價值的事件,道路兩邊有不少舊建築遺存和所謂的文化地標,包括清真寺、重慶大廈等等,如果用彌敦道將油尖旺串連起來,結合旺角、油麻地大的市區重建計劃,以及舊建築的活化,無論從旅遊、還是文化身份的角度,都能更好地建立起100多年來的九籠城市敘事。

 

就港島來說,茹國烈提出打造連結3區(中環、灣仔及東區)的「電車文化帶」,「這在全世界來講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此外,還可發展港島徑,建設東西山峰相連的「綠色文化帶」和「海濱文化帶」。「用這3條文化帶把港島連結起來,就對不同歷史脈絡下不同的文化活動更加清楚了。以前我們不是這樣看港島的,從BEAM的角度來講,文化是廣義的。如果特區政府文體旅遊局能夠將這些大文化的概念和想法,變成政策語言,把它建設出來,這就是一個全新的形象。」

 

香港會由今天的金融中心演變為國際科創中心、文化之都嗎?茹國烈認為,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香港終會找到屬於它的一個新的角色。「可能不會是我這一代,而是要靠下一代的新港人。」在他看來,香港就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新港人建設出來的。「這個城市是不會死的,但變化是恆定的。」他自言「很享受培育新一代」,「香港藝術學院是第一步,讓我能夠參與到培育下一代的工作之中,將來還可能有其他機會,其次50多次的 BEAM宣講也是一個培養下一代的過程,下一步希望能把這個概念發展成為一些課程,一些培養創意、文化的方法,我才50多歲,還有一些角色我可以做。」

本文節選自《今日中國》,2022年8越看——總第92期,〈今日精英〉。

 

城市如何文化

作者:茹國烈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07864

 

城市是什麼?

文化是什麼?

城市如何文化?

 

本書探討城市文化,提出「文化系統」、「文化指數」、「文化地圖」及「文化空間」等概念,解構城市文化的各種要素。作者選取了十四個著名城市,深度考察它們怎樣成為獨特的文化都市。最後,作者走訪香港各區,探索各自的文化特質,對香港未來的城市文化發展規劃提出建議。香港如何「文化」?讀者可以透過本書,與作者共同思考未來香港的城市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