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Categories
*此書有少許瑕疵, 敬請留意。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內容簡介
力匡是五○年代香港重要的南來作家,在港期間曾大量發表詩作,引起青年學生爭相模仿,也創作了不少短篇小說,技巧圓熟,值得細讀。 本書選輯了力匡十六篇短篇小說,其中包括《長夜》小說集中比較出色的、他離開香港前發表了卻還未結集的作品,以及少量故事新編。不少故事以香港社會小人物為背景,風格凝練,相對寫實。讀者可從中欣賞到力匡創作的多樣性,同時窺見五○年代香港社會的面貌。
力匡
原名鄭健柏,另有筆名百木、文植,1927年生於廣州,1950年來港,任職中學教師及圖書館主任,曾主編《人人文學》及《海瀾》,著作有詩集《燕語》(1952)和《高原的牧鈴》(1955)、散文集《北窗集》(1953)、小說集《長夜》(1954)、《阿弘的童年》(1955)、《聖城》(1956)、《諸神的復活》(1958)、詩論集《談詩創作》(1957)。作品見於《星島晚報》、《中國學生周報》及《大學生活》等。力匡在1958年離港赴新加坡從事教育工作。1985年重新在香港的《香港文學》和《星島晚報》發表創作,1991年在新加坡逝世。
作者:力匡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年05月01日
叢書系列:一九五○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叢書
ISBN:9789888236510
頁數:220
分類: 文學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