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分類
本書內容引人入勝,內容豐富,學術性趣味性兼備,如說故事般令人不忍放下。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本書採用全球史的方法,將九個富有特色的主題編綴成世界各地之間互動的歷史。哪吒所代表的「蓮生/蓮化」意象並非中國所特有,而是由古埃及經西亞和印度傳至中國;商周時期中原的海貝並非從東亞的沿海地區傳入,而是從採集於印度洋經印度大陸向東傳入我國西北和北方;十六世紀的海洋王國琉球,則填補了鄭和下西洋之後的真空,將馬爾地夫的海貝轉運到江南地區,成為連接東亞、東北亞、東南亞乃至南亞的「萬國津梁」。
作者還告訴我們,產於印度洋的龍涎香是1557年葡萄牙人租住澳門的關鍵;坦博拉火山爆發所形成的火山氣候對人類社會有着急劇且深遠的影響;老鼠或對復活節島文明的衰落起了關鍵的作用。集海洋史、藝術史、貿易史、醫療史、環境史於一體,全書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全球史的豐富性與可能性。
楊斌,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員。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國立新加坡大學及澳門大學,對海洋史、全球史、科技醫療史以及藝術史頗有興趣。著有《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季風之北,彩雲之南》、《誰是哪個弱女子:郁達夫的愛恨離愁》、《告別:饒宗頤在新加坡(1968–1973)》等中英文專著十餘部,獲2004年美國歷史學會古登堡電子獎、第17 屆 (2021年) 和19屆(2023年)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2021年《新京報》年度閱讀、第12屆(2023年)亞洲圖書獎「年度最佳圖書(人文、社科、科技類)」、「2023年度刀鋒好書」、第二屆(2023年)文景圖書寫作獎十強以及第三屆(2024年)鹽田海洋圖書獎「浪潮獎」 等圖書獎。
詳細資料
作者:楊斌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年5月25日
ISBN:2248800193074
裝幀:平裝
頁數:344頁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