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來自中下層的「革命」:二戰後初期蘇聯對華政策的轉軌(1945-1949)

來自中下層的「革命」:二戰後初期蘇聯對華政策的轉軌(1945-1949)

從蘇聯中下層機構「意外塑造」決策的角度,重新解釋蘇聯戰後初期對外政策的變化。


HK$128.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加入追蹤清單
  • 於中華書局北角辦公室自提(免運費)
  • 住宅直送 (經順豐速運) (到付)
  • 順便智能櫃取件 (到付)
  • 順豐站取件 (到付)
  • 順豐營業點 (到付)
  • OK便利店取件 (到付)
  • 7-11便利店取件 (到付)
  • 內地/台灣/澳門郵寄(順豐到付)
  • 其他海外地區(秤重後,郵費補拍後出貨,經順豐速運)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揭示二戰後初期蘇聯對華政策的演變過程,探討蘇聯對華政策在1949年2月發生轉軌的原因。蘇聯對華政策在1949年2月基本完成了轉軌,在這個過程中,蘇聯外交決策體制中那些負責對華事務的中下層機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以往研究通常聚焦於蘇聯最高決策者的決定和行為,本書研究發現,所謂最高層的決定性作用主要體現為他在這些中下層機構所建構的對華關係格局的基礎上做出最終決定。正是這些中下層機構長期“拒蔣迎共”塑造的對華關係格局,促使最高層在1949年初着手調整對華政策時更容易也更願意繼續推進或利用這種格局,以達成蘇聯在中國的現實利益。




作者簡介


郝江東,法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歷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外交史、中蘇關係史、東北抗聯史。主持幷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在《中共黨史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出版著作包括《戰略 策略 技巧——多種外交形態透視》(第二作者)、《外層空間與國際關係》(第二作者)、《著名外交家語言鑒賞》(副主編)等。




詳細資料


作者郝江東

叢書系列:冷戰年代的世界與中國

出版商:開明書店

出版日期:2024年7月15日

ISBN:9789624593631

裝幀:平裝

頁數:304頁


了解更多

顧客評價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