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Categories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該書由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撰寫,比利時傳教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在其逝世後整理、翻譯為拉丁文,並於1615年以《基督教遠征中國史》為名首次出版。全書共五卷,第一卷為明代社會全景概述,包括中國的名稱、地理、物産、政治制度、科舉文化、宗教信仰等;第二至五卷詳細記錄利瑪竇等傳教士在華傳教經歷,涵蓋從進入肇慶到定居北京的曲折過程。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天主教在華傳教開拓者之一。1582年抵華,以「文化適應」策略融入中國社會,穿儒服、習漢典,主張以「天主」對應儒家「上帝」,允許教徒保留祭祖敬孔習俗(即「利瑪竇規矩」)。翻譯《幾何原本》(與徐光啟合作),繪製首張中文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編撰中西首部字典《平常問答詞意》。其著作《交友論》引入歐洲人文思想,成為士大夫階層的文化橋樑。
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 1577—1628),比利時耶穌會士,1610年加入中國傳教團。利瑪竇逝世後,他在返歐途中將意大利文手稿整理、譯為拉丁文,並補充其他傳教士見聞,使《札記》內容更系統完整。其譯本在歐洲廣泛傳播,成為西方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詳細資料
作者: 利瑪竇、金尼閣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年7月10日
ISBN:9789888914364
裝幀:精裝
頁數:656頁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