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一部詞選、一部詞作賞析集、一部填詞教科書
清人沈德潛編了一部《唐詩別裁》,取杜甫詩《戲為六絕句》「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之意。後來,他又編了《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稍晚的張景星、姚培謙、王永琪等人,又編了《宋詩別裁》《元詩別裁》。這五部「別裁集」,合稱「五朝詩別裁」,這是詩的別裁選集。
所謂「別裁」,即是鑒別取捨別出心裁。詩有別裁選集,詞卻沒有。今人盧家明先生新近編選了一部《詞林別裁》,算是填補了詞的這一空白。
如何別出心裁?這問題並不簡單。關於詞的選集也極多,大體不過三種形式,或以時代為序,比如《詞綜》《草堂詩餘》《絕妙好詞》等;或以作者為綱,比如《飲水詞》《漱玉詞》《稼軒長短句》等;或以流派為目,如《花間詞》《婉約詞》《豪放詞》等。
如果還囿於此,「別裁」則無從談起,好在作者盧先生獨具慧心,自能別出心裁。
《詞林別裁》一書,以「詞牌」為引,按詞牌選編歷代常見詞。每個詞牌之下,從唐代到近代,均有所選。如此一來,讀者可在同一個詞牌下,閱讀不同詞人的作品,品味不同風格的差異,揣摩同體不同內容的妙處。
別裁還在於取捨,取的同時還要有所捨。詞自宋蔚為大觀,無論詞的數量還是詞牌的數量,都極為浩繁。如果沒有捨,單單「全宋詞」就煌煌讓人望而生畏,何況還有唐元明清。作者盧先生便只從常見詞和常見詞牌入手,選取五十八個常見詞牌一千餘首詞,既有充分閱讀量,又不至於讓人淹沒詞海。確是一部極好的詞選。
選詞並不是堆砌,作者在每個詞牌下,都選一首極具代表性的詞人詞作,同時避免重複,每首詞的代表詞人都不相同。比如《憶秦娥》選了李白「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為代表,在《菩薩蠻》的時候,就沒有選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而是選了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憶江南》選了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長相思》則沒有選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而選了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
選詞的同時,作者對代表詞作也做了他自己獨到的解讀,配上代表詞人的簡介,同時還雜敘一些相應的典故。
不僅如此,作者還選了相應的詞論。有對該詞牌的評論,也有對代表詞作或者選詞的評論,還有對詞人的評論。這些評論來自歷代名家論集,比如陳廷焯《古今詞話》、王國維《人間詞話》、劉熙載《藝概》、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張炎《詞源》、楊慎《詞品》、吳梅《詞學通論》等。可以說是一部很好的詞作賞析集。
每個詞牌的最後,作者都附上了該詞的詞譜。每個詞牌的平仄格律一目了然,有了前面選詞的基礎,再加上詞譜的對應,對想要作詞的讀者,是非常好的引路讀物。俗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作」,熟讀這些詞作,輔以詞譜,填詞也有了入門的基礎。這真是極好的填詞教科書了。
另外,此書的編排也是一大特色,每首代表詞,都特請了書法家手書,同時在書中配以相應的歷代書畫作品。可以說是集詩書畫於一體。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