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香港紙紮業興衰史雜談

盂蘭節將近,不難在街上見到有人「燒街衣」祭祀先人,祭品當然少不了金銀衣紙等紙紮。你又可知道,曾幾何時,香港紙紮業踏入過黃金時代,其作品更遠銷至歐美地區。

 

《城西溯古——西營盤的歷變》一書與你雜談香港紙紮業興衰史:

 

紙紮又稱為衣紙,古代稱為紙名器,亦叫冥器(即陪葬品),主要用於喪葬和祭祀。紮作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在沒有機器的年代,所有紮作品出自人手製作,物料就地取材,運用竹篾、紗紙、漿糊等簡單的材料,並憑藉匠人的巧手,配以經驗和技術,就能製作出外型千變萬化的紮作品。時至今天,每逢香港傳統節慶或祭祀活動,仍有應用紮作品的傳統,常見有獅頭、龍頭、燈籠、花炮、紙紮祭品等。紮作師傅憑着一對巧手,每一件製成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然其技藝卻是萬變不離其宗。

 

紮作的程序主要有四個步驟,分別是紮、撲、寫、裝。

紮:竹篾拗成骨架,以紗紙和漿糊固定。
撲:將紗紙撲在骨架。
寫:繪畫圖案及花紋,塗上保護油。
裝:將不同紮作構件組合和配置各類裝飾。

 

上環至西營盤一帶屬舊區,見證着早期香港的歷史變遷,猶如一位飽歷風霜的老人。附近有廣福義祠、東華醫院和義莊,葬儀和紙紮業亦應運而生。當你走在這舊區的街道上,會發現長生店、壽衣店、紙紮舖成為沿街風景。按1881年的統計,港九共有47間紙紮店,二十世紀初最著名的紙紮店莫過於中上環一帶的金玉樓、黃秋記和永昌花燈店。按1939年《香港九龍商業分類行名錄》,紙紮業歸類為婚喪事業門,港九紙紮店舖共有132間。西營盤就有11間。

 

1950年代末,一位資深紮作師傅福伯接受訪問,講述紮作行業的生態。紙紮工人入行平均學師三年,滿師後正式稱為師傅,行內叫做橫櫃,然後又要跟老師傅學更高深的紮作技藝,這才算是原班出身。隨着社會進步,參與傳統祭祀活動的善信愈來愈少,年輕人更視之為迷信和落伍。紙紮工人普遍薪金低,轉行做其他工作,收入更為優厚。而一般紮作工人薪金約數十元至百元,然而散工佔絕大多數,日薪只有8元,膳食由東主提供。1956年紙紮商號共有百多家,從事紮作卻只有20、30人。紮作工人平均每天工作15小時,大部分工人月薪不過100元,最終1960年曾觸發勞資糾紛,由勞工處調停下,期望爭取改善工人待遇。

 

上世紀60年代,香港紙紮業踏入黃金時代,當時中國內地發生文化大革命,主張破除舊風俗文化,迫使不少紮作師傅移居香港,以致香港紮作業人才鼎盛。加上美國實行內地禁運,很多外國的華人團體購買紮作品,如獅頭、龍和花燈,只好在香港紙紮店購買,所以內地改革開放前,香港的紙紮作品遠銷歐美地區。自中秋始,紮作工人已經很忙碌,熟手者忙過不停,行有餘力,更可爭取賺外快,平均收入稍為增加10%左右。衣紙店一年中有幾個節日特別收入高,包括:農曆初一、清明節、端午節、盂蘭節、中秋節、重陽節和冬至。每月初一、十五都是衣紙銷量暢旺日子。

 

到了上世紀7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一日千里,工人的薪金不斷上升,反觀紙紮工人的收入較其他行業遜色。加上,紮作工業介乎工商之間,既從事紮作手藝,也兼顧門市生意,故行內人亦分不清紮作行業屬於何種行業。由於待遇不高,旺季工作時數又長,一般初入行者既要學懂紮作,又要認識各種拜神衣紙的用途,並且大多是散工為主,難以吸引「新血」入行。而且紮作業有旺淡季,淡月期間很多紮作工人都會出現開工不足的狀況。

 

早期,香港紙紮舖售賣的貨品種類和款式單調,金銀和溪錢為主打,莫說是科技產品,連紙紮日常服飾也沒有生產。有需要的話,就特別向香港紙紮師傅訂造,但價錢昂貴,故需求並不殷切。過去著名紙紮店都會涉足廣告行業,如中秋佳節前茶樓餅店搭建牌樓,吸引街坊注目,推銷中秋月餅。意想不到的是,連電影道具的製作也出自紮作師傅之手。如華達公司拍攝《黃飛鴻之鐵公雞鬥蜈蚣》,禮聘旺角花園街莫榮記訂造一十數丈長的布製蜈蚣,早前該紮作店更替該公司製作獅頭,配合《黃飛鴻傳》的拍攝。

 

上世紀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大力發展工業,當地薪金低,地皮便宜,勞動人力充裕,帶動更多人在內地設衣紙工場,生產更多不同款式的紙紮品。內地紙紮工場設在廣東省一帶,東莞、順德、南海、三水、中山、汕頭,遠至福建和廣西均有設廠。由內地製作、加工到大量生產,一條龍式運作大大減低成本,趨使廠商投放資源,購買機器幫助生產。至於香港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紙紮品的原料紙張亦不斷上漲,造成本地出產的紙紮品價格難以跟內地競爭。如1979年訪問一間灣仔衣紙舖老闆梁先生,他指出相比去年,祭祀衣紙上漲高達20%,顧客戲稱「燒衣有如燒銀紙」。加上不少傳統紮作玩意亦逐漸受其他替代品的衝擊,令紮作業面臨重大的挑戰。

 

中秋節最受小朋友歡迎的,莫過於玩燈籠……傳統的紙製燈籠近年受到塑膠燈籠衝擊,紙製燈籠因為點蠟燭,比較有氣氛,但卻有隨時燒着的危險,小朋友在室內玩隨時會玩出火,對家居安全有潛在危險。而塑膠燈籠用電池及小燈泡,比較安全。以前,本港市面出售的紙花燈,大都是由本地的紙紮舖或工場生產,但近年隨着內地花燈輸港,加上本地人工貴及紮作花燈費時,內地產的花燈已逐漸地佔本港市場,佔銷量九成以上。內地花燈製作精美,而且用玻璃膠紙糊製,頗為悅目,帖上可以摺起,運輸及堆放方便。此外,還會根據客人的要求,專門紮製,十分受零售商的歡迎。

 

內地製作花燈大批運港,製作頗為精美,價錢便宜,加上受到塑膠製的走馬燈的夾擊,令紮作師傅製作的傳統花燈銷情大不如前。加上迷信風氣已見淡薄,紮作生意同受影響,其他行業工人薪金不斷提升,反觀紮作工人則未見增加。所以從事紮作商店,都是家庭式經營,寧願在旺季時候外聘臨時工。到了上世紀80、90年代,梁有錦師傅眼中能稱得上全能紮作人行內不出10人,可見紮作技藝正面對重大的考驗。時至今天,隨着時代轉變,這些傳統老店都不敵時代巨輪,近幾年相繼結業,約1920年代黃秋記,經歷幾次大火災仍屹立不倒,改名為秋記,經營至近年才結業。

本文摘錄自《城西溯古——西營盤的歷變》

城西溯古——西營盤的歷變

作者:黃競聰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07611

 

日落西邊,歷史在時代的下產生巨變,地區的發展亦然。西營盤作為一個充滿歷史文化痕跡的舊區,老而不老的情味處處,居民生活的變遷就隱匿在紅磚白屋中。作者以歷史研究者與地區觀察者身份,結合近年紮根西營盤工作經驗,著成本書,是以記錄西營盤的由來與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