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社交媒體強迫症」你中了幾條?

Time to check my social media

To see who loves me online

 

這首背景樂在短視頻平台爆紅,反應了當下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早晨睜眼第一件事打開社交軟件,查閱未讀信息和朋友的狀態更新。

 

以上這種狀態,可能是「社交媒體強迫症」的表現,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社交媒體,是指人們用來分享生活、經驗、轉發他人帖子和網絡資訊的工具與平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第一代的多用戶電腦面世,九十年代,互聯網的出現讓全球的用戶可以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取得同樣的資訊。最初設計互聯網的Tim Berners Lee 是一名英國科學家,寫互聯網程序的原意也是為了與其他物理學家相互交流,他曾經說過:「我的初衷就是要把它設計為社交媒體。」

 

二○○二年,作為一個交友網站,Friendster 的誕生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有別於早期的博客,Friendster 鼓勵用戶的朋友寫「推薦」,讓朋友的朋友看見並有所接觸、連結和互發訊息。到二○○三年五月,Friendster 的用戶已多達三十萬,而全球用戶亦都開始熟悉這種主動參與交流和溝通的網絡文化。後來哈佛大學生Mark Zuchkerberg 在二○○四年創建Facebook(臉書)讓哈佛的學生使用,首一個月已吸引一半的哈佛生加入。最後在二○○六年九月,Facebook 公開開放給十三歲以上的用戶,至今全球擁有超過二十二億的活躍用戶,而另一社交媒體YouTube的活躍用戶也達十五億(Standage, 2013)。

 

「社交媒體化,媒體社交化」,隨着社交媒體的興起,與大眾對聯結(connectedness)的需求,社交媒體滲透了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

 

朋友生日我們會在WhatsApp 群組祝賀、把自己的生活公佈在網上等待朋友回應及讚好、在社交網站看到食物樣子精緻的餐廳會立即轉發、商店有優惠就標籤(tag)朋友一同分享,以上種種皆是我們社交的日常,不用見面也不需直接對話,我們也可以更新大家的近況、了解彼此的喜好、交流對事物或旅遊的心得。

 

社交行為由四維的空間,轉移到網絡,更新訊息流(news feed)就可得知世事,日常交流何用大費周章寫信、打電話、約見面?傳統媒體亦順應潮流,發放資訊之餘還要顧及「吸睛焦點」、留言和轉發率,才能保持人氣,增加點閱率。「社交媒體化,媒體社交化」令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倚賴網絡媒體,而隨之而起的,便是過度倚賴網絡媒體的病症——「網絡成癮」。網絡成癮是近年開始備受關注的心理障礙,意指病態地使用網絡,情況就如病態賭博、病態購物,過度沉迷並不能自控地使用網絡,令當事人本身的生活功能,如工作、上學、人際關係或吃飯休息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損害。

 

其中,社交媒體強迫症是一種過度倚賴網絡媒體的表現,用者會按捺不住每隔數分鐘就看一看手提電話,檢查自己上傳的照片和帖文有多少人、甚麼人按讚和留言,即使看過的帖子或影片還是忍不住重看,遇到精緻的食物、新鮮的體驗或心情的寫照,便忙於以最佳角度拍照,再打卡分享,並很執着於立即上傳。他們長期手握電話,無時無刻指尖也需要快速在各個社會媒體的版面上滑動,好友每一個更新的動態都不能錯過,不看不舒服。假若有「通知」時腎上腺素立即上升,要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查看是誰有動態,生怕和世界斷了聯繫。

 

明明不是做營銷,但為了圖片或帖文有更多人欣賞,扭盡六壬要找一些精緻的地方、攝影師級的角度、光影對比絕佳的方位去拍照放上社交網站。傳統媒體和名人與眾同樂,一起擺生活照、開直播和回覆粉絲留言,把社交媒體的交流力推向另一個層次,只要有人氣,人人在網絡上都可以是明星。

 

大費周章投資心機、時間在鋪排和營造社交身份是為了甚麼?有些人為了商業推銷,但更多的是為了被別人認同。這種心理認同欲望讓人不自覺地愈陷愈深,不斷手握手機、找不到手機時會異常緊張、每天即使沒事也常常不自控地滑手機、不斷更新社交媒體的資訊、即使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也非常着緊地了解他們的更新、過分着重網絡世界的人對自己的留言與評價、在社交媒體的時間比專注在現實的時間多、少看一眼手機會感到焦慮不安。以上種種皆是社交媒體強迫症的展現。

 

小總結:由社交媒體走到現實世界,我在執筆之時,主要想探討由社會現象所引發的爭取「認同」的病態心理。

 

追本朔源,發現人們還是渴望被關注,以至討好別人以強化自我概念和自信。這本書記錄了不少我和個案在治療室的光陰,還有更多的自我反思;心理治療是一個找尋愛、成長和蛻變的過程,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和接納那一部分不完美的自我,就可以在心理上真正的成長。

 

社交強迫症小測試

請看以下情景,能夠反映你的現狀態:

○ 每隔數分鐘就看電話

○ 常常檢查相片的留言及like 數

○ 看過的相片還要重看

○ 有新鮮事馬上拍照打卡

○ 電話有「通知」便馬上放下工作

○ 拍照時花很多時間構圖

○ 開直播與跟隨者對話

○ 長期握着手機

○ 找不到手機時會異常緊張

○ 專注在網絡的時間比現實多

如果你有三項或以上情景,注意可能已有社交媒體強迫症喔!

 

▲本文節選自《圖解呃Like心理學:擺脫認同成癮的勒索》

 

《圖解呃Like心理學:擺脫認同成癮的勒索》

作者: 方婷 

出版社:非凡出版社  

ISBN:9789888571963

出版日期: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