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我港理學》:來一趟香港科普深度遊

談起科普讀物,你會聯想到給學童看的STEM課本或參考書?以大自然如動植物為主題的圖書?抑或翻譯自歐美日本的科普書籍?若收窄至以香港為主題的,好像只有觀鳥圖鑑之類?若是這樣,相信《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這本融匯本土人文與科普的著作或可一新大家耳目!

《我港理學》為第二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科普組獲獎作品之一。

別急着打開《我港理學》,先褪下透明膠片護封,欣賞香港畫家Vivian Ho何博欣筆下充滿超現實魔幻風格的封面,可愛圖畫均源出書中內容,大家可以辨認到多少個香港景點或事物?科學園的金蛋、電車和大澳棚屋最易辨認;跟着是看字識圖的M+、新光戲院和蓮香居,右側有科大「火雞」標誌;至於最矚目的噴火怪獸……原來象徵着鰂魚涌的「怪獸大廈」!

褪下膠片護封再180度攤開本書,欣賞畫師Vivian Ho如何重新詮釋我港景點。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共收錄了三十一個本地景點及文化習俗,再歸納為「昨日香港」、「今日香港」和「明白香港」三大篇章,分別聚焦本地傳統事物(包括古建築、舊習俗或已消失的東西)、當代景緻(一些現存建築或人文景點),以及未來發展(包括新規劃如明日大嶼、應對氣候變化和城市發展等),並結合科普社群Inscie不同成員的科學知識,從較微細層面以淺顯有趣的方式分享箇中原理或新資訊——


「香港仔隧道內藏神秘實驗室」究竟在研究甚麼,為何要特別興建在車流量大的隧道內?「黃大仙祠香火旺」原來潛伏着健康危害隱患?科學界又有沒有應對方法?「同屬電動車家族的叮叮電車與Tesla」,兩者具體有何分別?至於去酒樓飲茶時注重水滾茶靚,當中含有哪些科學道理?又例如因應垃圾堆填區快將爆滿現象,科學界對於廢物處理又有何新發現?

大家到黃大仙除了上香求簽,不妨看看廟方和科學家們如何為減輕香火危害出一分力。

雖然叮叮跟Tesla的面世時間相距過百年,但兩者同屬電動車家族,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景點背後的知識,個別文章亦會介紹相關科研領域內有建樹的香港科學家,希望讀者可了解本地學人在科學發展上的貢獻,盼鼓勵有志的年輕人投身科研。事實上,科學並非高深莫測,更不只是存在於實驗室或學校裏,而是切實圍繞在大家身邊,觸手可及。

香港仔隧道內封印着一所實驗室,是本港科學家為粒子物理學研究作出貢獻的鐵證!

閱讀推薦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

作者:Inscie

出版商:非凡出版

ISBN:9789888809486

 

昨日港史,今日港事,明日港建,身為香港人的你,有沒有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大小事?《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作者與攝影團隊親訪30+個本港名勝景點或地標建築,希望將「香港特色地標景點乃至今昔未來事件」跟普及科學知識緊扣起來,讓讀者明白背後涉及的科學原理。

 

全書內容由〈昨日香港〉、〈今日香港〉和〈明日香港〉三大篇章組成,分別以多篇圖文並茂的科普散文講述這個城市的傳統事物、當代事件,以及未來發展中所潛藏的「微科學」——即有別於硬科學,比軟科學易入口,且不為人察知的細節。

 

本書目標之一是讓讀者知道,其實科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無處不在,而且跟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終極願望是大家能夠帶着這本書,一邊遊歷香港,一邊理解科學奧秘。

 

本書為第二屆「想創你未來 -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科普組的得獎資助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