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原來,古人所過的中秋與我們如此不同……

中秋是日,唐有賦詩奏樂,宋有飲酒狂歡,明有女子拜月。

唐代劉禹錫寫過一首名叫《八月十五夜玩月》的詩,宋朝的吳自牧在回憶錢塘盛況的《夢粱錄》裏記載,「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一個「玩」字得意又灑脫,好似天上之物入了眼也入了囊,中秋圓滿之喜上了眉梢也上了心頭。

今天,請諸君暫時擱置關於五仁餡兒的爭議,讓我們一起潛身回到中國古代的中秋現場,尋尋中秋節以及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之肇端

月亮崇拜、月亮神話與中秋祭祀的習俗,在周代以前就產生了,但僅憑這些元素,並沒有形成中秋節。

在漢代,月亮祭拜基本為皇家壟斷,之後一直到唐代,都極少見到普通民眾拜月的記載。

中秋節形成於唐初,在那個特別愛好月亮的年代,唐朝的上流社會興起了在月色最好的八月十五賞月的風尚。至中晚唐,中秋賞月已是全民習俗。

月餅是從什麼時候成為中秋節標配的?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狀似菱花的餅食。《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是樓台賞月,飲食則以新鮮水果為主,月餅還沒有成為節日必備之物。

遲至明代,月餅才開始流行起來。明代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一書中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劉若愚的《飲食好尚紀》云:「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月餅餡料的變遷

「胡餅」稱得上是月餅的原型,它是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才逐漸於中原地區發展起來的。最開始的餅都是素的,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人們才開始在餅中加入餡料,比如乾棗、核桃仁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勒就非常喜歡吃這種餅。另外,當時用來填入圓餅的餡料不止素菜,羊肉也是備受歡迎,這就跟現在的羊肉餡餅十分相似。

到了唐宋時期,餅裏填充的餡料越發講究。北宋文豪蘇東坡就在自己的詩歌《留別廉守》裏提到過,「編萑以苴豬,瑾塗以塗之。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這種小餅餡料的主要成分是「酥與飴」,即酥油和飴糖,大概能想像出東坡嘴下香脆甜美的餅食滋味。

中秋節為什麼與桂花、焚香、科舉有關?

中秋節與桂花:古人賞月常伴桂花,中秋節前後正是桂花盛開的時節,坐在桂花樹下,呼吸着氤氳醉人的香氣,觀賞光輝皎潔的明月,實乃一件雅事、樂事。

中秋節與焚香:古人把中秋焚香祭拜月神的習俗稱為「熏月」。所用的香料,常常是眾香之首——沉香。因沉香「聚天地純陽之氣而生」,被認為能夠用純陽之性溝通三界,上感於天,其香氣不僅怡人,還能辟邪祛穢、安和身心、調和情志,讓人們在歡慶節日之餘不忘養生、養性。

中秋節與科舉: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還與我國自隋朝開始施行的科舉考試有着極其微妙的關係。封建社會開科取士,遴選人才,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有了「月中折桂」與「桂冠」登科之說。

本文摘錄自《中國歷史常識》

《中國歷史常識》(典藏本)

主編:吳晗

出版社:開明書店

出版日期:2022-06

 

《中國歷史常識》由史學巨擘吳晗領銜主編,全書精煉近300個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識,詞條式閱讀,既貼合教科書的課程脈絡,又延伸點到即止的教材內容,夯實歷史認知。

本書知識點廣泛扼要,科學性與趣味性並重,深入淺出、形式活潑,是一部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概況的經典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