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探秘香港九龍歷史遺跡
三十多年前,中英協商清拆九龍城寨,標誌着「三不管」的土地消失,雜亂無章的密集樓宇現已變成鳥語花香的開闊公園,但城寨記憶仍留在人們心中,未入過城寨的人則充滿好奇。回看城寨未拆之前,香港人對這個龍蛇混雜、藏污納垢的小社區卻避之則吉,只有外國人尤其是日本人有興趣入內一探究竟,為城寨後期面貌留下記錄和影像。
▲城寨是高度密集的小社區,三百多幢樓宇緊貼一起,住了三萬多人。
現今一般人所稱的九龍城寨,原名「九龍寨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即香港島開埠後六年,清廷有感英軍威脅,下令在九龍寨炮台加築城牆防禦。寨城內的主要建築有武官駐守的大鵬協副將府、文官駐守的九龍司巡檢衙署,以及由寨城官員開辦的龍津義學,提供教育之餘,亦作商討民眾事務的地方。
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受到新界村民反抗,英方指九龍寨城官兵在背後參與,脅逼他們撤離。之後寨城變成民居,港府將前九龍司巡檢衙署租給聖公會開設廣蔭院(Almshouse)。1930年代港府限令寨城居民遷出,但不得要領,1940年強行夷平民房,只剩下前九龍巡檢司衙署和龍津義學等大型建築。1942年日軍拆毀寨城全部城牆,利用石塊擴建啟德機場。
▲九龍寨城公園展示早期的寨城地圖。
戰後大批移民湧入這片面積6.5英畝(26,000多平方米)土地,寮屋相繼出現。1948年初港府入城清拆,引發中英外交風波。之後更多人遷居寨城,從事各種工作,包括黃賭毒等不法活動。1960年代寨城內人口激增,樓房陸續重建,由於不受香港法例規管(只受航空條例管制不能過高),房屋建得非常密集,屋內不見天日,衛生環境惡劣。港府採取不干預態度,只維持有限度巡視,令城寨儼如遺世獨立的自治社區。
城寨內有三百五十多幢十至十四層高的樓宇,據港府在清拆前統計,商住單位數目約八千五百個,住了三萬多人,人口密度堪稱世界之冠。城寨外圍也是一景,掛滿牙醫或診所招牌,港府統計有八十八間牙醫診所和七十六間西醫診所。他們都是由內地來港,因資格不獲港府承認而選擇在此無牌行醫。
我因工作關係在1990年多次進入城寨,儘管外面陽光猛烈,裏面卻暗無天日,甚至有水滴下。有次走上天台俯瞰城寨中央的老人中心,其前身是九龍司巡檢衙署,一直租予教會使用,是城寨內唯一沒有興建高樓的地方。
▲城寨外圍掛滿招牌,以牙醫和西醫診所最多。
▲1990年從城寨樓宇天台俯瞰老人中心。
城寨街巷狹窄曲折,不熟悉環境者容易迷失方向。1980年代有一位城寨居民走遍每個角落,手繪詳細地圖,原意是留給自己紀念。1987年1月,港府宣佈三年內分期清拆城寨,這幅地圖竟成為了當局的參考依據。
▲1980年代有城寨居民手繪詳細的城寨地圖,裏面的街巷有如八陣圖,每幢樓宇各有上落途徑。(九龍城寨福利會提供)
▲日本考察隊在1992年進入城寨記錄,之後製作銅鑄模型展現清拆前的城寨面貌,背景是當年龍津路的剖面圖。
古蹟辦視察城寨後發現六項古物,建議原址保留:
一、龍津路的老人中心,即1847年建成的九龍巡檢司衙署;
二、老人中心內一面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刊刻會議」石碑,記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事項;
三、老人中心外面兩尊嘉慶七年(1802年)古炮;
四、龍津義學舊址的門額、門聯和石獅;
五、天后古廟內兩塊由大鵬協副將張玉堂以拳頭書寫的「墨緣」和「壽」字石碑(原置於張玉堂於1859 年捐建的敬惜字紙亭內);
六、老人中心的官井、大井街和龍津橫巷的街坊井。
▲擺放在龍津路旁的兩尊嘉慶古炮,獲古蹟辦建議原地保留。
▲城寨後期有兩間廟宇,一間是1951 年興建的天后古廟,另一間是在外圍搭建的福德古廟。
九龍寨城最初有武帝廟,在1930年代因日久失修而倒塌。與此同時,港府清拆附近的沙埔村以開闢道路,海邊的天后廟亦受影響。坊眾將天后像遷出,1951年在城寨東北角建廟。隨着城寨清拆,管理廟宇的團體獲政府賠償,在打鼓嶺道購置單位供奉天后,現今每年天后誕都迎請神像到亞皆老街球場的戲棚觀戲。
城寨於1994年4月完成清拆,古蹟辦隨即進行考古工作,發現了九龍寨城東門和南門的牆基,並清理出一條排水溝和石板通道。最大收穫是在南門(正門)舊址找到兩塊石額,分別刻有「九龍寨城」和「南門」,前者為「九龍寨城」正名,也顯示了道光二十七年的建城年份,下款有三位負責建城的官員名字,他們是廣東巡撫黃恩彤、兩廣總督耆英及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城寨被夷平後,建築署在此興建九龍寨城公園,以江南園林式設計,1995年底開放。南門遺址作公開展示,前九龍巡檢司衙署修葺後改為展覽館,門外放置兩尊嘉慶七年古炮,裏面介紹九龍寨城至九龍城寨的歷史,並展示張玉堂兩塊拳書石碑、「刊刻會議」石碑和一對小石獅。
▲龍津義學門聯現嵌在九龍寨城公園「魁星半亭」的月洞口兩側。
1847年建成的龍津義學,戰後在火災中焚毀,只留下門額和門聯,現放在原址展示。門聯刻了「其猶龍乎,卜他年鯉化蛟騰,盡洗蠻煙蛋雨;是知津也,願從此源尋流溯,平分蘇海韓潮」,可見當時九龍被視為蠻煙之地,官員建校是教化村民。今天我們遊覽九龍寨城公園,除了欣賞園林景色,也要留意小徑名稱,那是按照城寨街巷命名,另外還有三口古井。1995年古蹟辦維修衙署後廳時發現另一支古炮,又找到1953年胡文虎捐資擴建廣蔭院的石碑,現放在公園展示。建築署在四處設立太湖石,紀念五位曾為城寨居民作出貢獻的傳道人,他們是聖公會的鄺日修牧師、中華傳道會的劉知三牧師、聖士提芬會的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韋麟趾(Richard Willans)和韋真示東(Jean Stone Willans)夫婦。
閲讀 · 推薦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