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中國的大一統政治傳統從何而來?
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回望人類歷史長河,中國作為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一一個歷史延綿不斷的國家,如今依然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並展現出勃勃生機。追根溯源,固然有諸如經濟、地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繞不開的原因正是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大一統政治傳統。
錢穆先生在其《中國文化精神》一書中曾經指出,「中國未失掉的東西:一是文化的生命,二是大一統之中央政府,這是我們不該變的大傳統。」可見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進程中,大一統的思想觀念對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一直發揮着深遠而積極的影響。這既是華夏民族的文化宿命,也被視為「中國之治」的歷史邏輯起點,其對於中國文化、中華文明以及中國之治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意義。
▲錢穆先生像
「大一統」的觀念源自先秦時期。「大一統」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春秋》開篇即為「元年春王正月」,《公羊傳》中寫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其中,「大」可以解釋為「尊」、「貴」的意思,乃「重、推崇」之義;「統」則解釋為「始」,「一統」乃「元始、根基」之義。因此,「大一統」就是「尊一始」,也就是說,「大一統」和簡單意義上的「大統一」並不相同,內在強調的是「重一統」,而這也是其最初的涵義。
事實上,早在炎黃時代的部族聯盟中,中華文化兼容並包的文化基因就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這一時期,不同文化之間合理共存,互相借鑒,在以人們的血緣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部族之間,更多呈現出的是一種和諧共處的整體秩序。
而到了殷商時期,在一定程度的法統秩序結構下,「大一統」已經具備了「一統」的萌芽形態。此時的商王處於中心地位,商朝自然也成為了「協和萬邦」、「天下共主」的國家。這使得商朝的「一統」不再是以血緣為基本單位的聚合關係,而是已經初步具備了超越這種血統聚合關係的特徵。
到周朝建立時,王朝的統治疆域一步一步逐漸擴大,在其強盛時期統治了黃河和長江中下游流域的廣大疆土,以周天子為中心,建立了宗法分封制度,將國家分封給大大小小的諸侯,形成一種法統秩序狀態。這種以分封為標誌、以共主為特徵的分封制,讓周天子得以確立其「諸侯之君」的地位,周朝整體疆域已__經初步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左傳.文公十八年》中提到,「先君周公制周禮曰: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這充分體現了西周社會崇尚禮樂的文化認同觀念。而以「崇禮」為中心的文化一統思想,則使得周禮文化在西周的文化格局中,成為了可以統合其他地域文化之「多」的具有主體性、原始性和根本性的「一」。因此,西周在文化上也實現了一統的格局。西周末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雖仍然貴為天下共主,但天子勢弱,羣雄割據,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甚至發生了諸侯王「問鼎中原」之事。此時的社會從中原王朝一統天下轉變為羣雄並起、相互競爭的局面,使得思想文化領域進入百家爭鳴、異常繁榮的時代。先秦諸子大多有大一統的思想,他們認為人類社會中的大一統是符合天道的。此時的「一統」思想展現出了「超國家」的意味,並在這一文化大融合的歷史時期迅速發展壯大,為此後「大一統」思想的孕育萌發打下了基礎。
正是在以「周禮」維繫的政治秩序被徹底打破之時,孔子撰寫了《春秋》。在這種情況下,孔子明確地指出「天子」應該是「天下」的核心,應當「尊王」,將「政治權力」統一於天子,實現「一匡天下」。因此,《春秋》公羊學派在對《春秋》的闡釋中,才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大一統」的概念。《公羊傳》強調的重點有三,一在於「統」,二在於「王」,三在於「一」。此後,儒家基於「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禮記.坊記》)的認識,呼籲「四海為一」(《荀子.議兵》)強調天下偕同,不論及異國、異族,「四海皆兄弟」(《論語.顏淵》)。正如康有為所述,「有撥亂世,有升平世,有太平世。撥亂世,內其國而外諸夏。升平世,內諸夏而外夷狄。太平世,內外遠近大小如一……此孔子之作所以大也」在康有為看來,孔子所謂的「大一統」是對政治發展規律和政治秩序的遵循。事實上,對大一統政治制度的建立貢獻最多的思想流派是法家。在《韓非子.揚權》中,韓非子認為,「一棲兩雄」、「一家二貴」、「夫妻持政」是引起禍亂的原因,他看到了「道無雙,故曰一」。
到了以法家思想為基礎建立的秦朝,丞相李斯則提出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與之不同的道家則以自然為宗,主張「抱一為天下式」。老子認為,宇宙的本質是「一」,統一能解決一切問題。他提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他在《道德經》中明確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對萬物源一、萬物歸一的最早闡述。墨家提倡兼愛、尚同,墨子主張建立一個絕對君主專制的大一統國家,在《墨子.尚同》中,他提出「天子壹同天下之義」。其政治夢想是建立一個層級鮮明、紀律嚴厲、絕對整齊劃一、消滅個性和多樣性的社會,這樣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使國家富強安定。還有《呂氏春秋》,其中明確提出:「王者執一,而為萬物正。一則治,兩則亂」,認為「亂莫大於無天子」。
諸子百家的這些觀點,雖然是對國家政治秩序「大一統」觀念的不同表述,但是他們都強調自上而下的政令統一。「大一統」成為了一種以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為表現的道統秩序,這反映了思想家們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對於實現統一的迫切願望。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實現了「席捲天下、併吞八荒」的壯志宏圖,完成了規模空前的疆域統一,定尊號為「皇帝」。秦始皇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將「大一統」的理念變成了現實,開創了中國『大一統』的嶄新局面,完成了夏商周以來劃時代的偉大變革。從秦始皇開始,「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不同於周朝「封建的一統」,秦朝以「郡縣的一統」為基礎,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創建皇帝制度,在統一的疆域內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社會改造;對外鞏固國防,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真正實現了「王道一統,治權一統,文化一統,民族一統,政令一統」,也就是國家的統一,由此奠定了此後中國社會兩千餘年政治體制和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秦朝國運短暫,但實現「大一統」的思想從那時起已深入人心,成為中國歷史上無數有雄心抱負的政治家們畢生的治國理念和政治追求。
得益於儒家「大一統」理論的提出和實施,不同於歐洲的「一盤散沙」,中國的「大一統」思想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到了漢代,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在其看來,《春秋》所述的大一統是天地古今之道,是不可改變的。
▲董仲舒像
《漢書.董仲舒傳》中提到,「一統者,萬物之統皆歸於一也」。也就是說,董仲舒認為,「統」表達了權位和權威在傳承中的正當性,「大一統」就是要實現君主政治的高度集權以及國家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支配。他深知,有了大一統的國家,就必須要有能夠適應這種大一統國家的統一思想;只有上下統一,才能保證法制號令規章制度的暢行。董仲舒這種以「一元論」為基礎的「大一統」學說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成為主流,並逐步建立起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意識形態體系,這使得《春秋》的大一統思想得到了真正系統的發揮,最終創造出長達數千年的「大一統」政治統治。
綜上所述,通過對「大一統」觀念歷史沿革的回顧,不難看出,發源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大一統」政治傳統,在其概念內涵的發展演變中,展現出了一種從以血緣為基本單位的血統,到以法令制度為規範的法統,再到以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為基礎的道統的政治秩序觀。不同時期,「統」的表現形式雖然並不相同,但它們都作為「大一統」的一種符號,在歷經數千年之後,一方面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民族基因之中,另一方面也貫通於國家統治、政治體制、文化思想諸方面。這就意味着,大一統國家形態實際上深刻塑造着當代中國的領土空間、族羣結構、價值觀念和治理模式,我們無法無視或忽視「大一統」作為一種政治秩序對當代中國政治邏輯建構所產生的內在影響,而應當對「大一統」給予客觀的歷史評價並充分運用好這份寶貴的歷史遺產,為當代中國國家治理提供重要的思想資源和歷史參照。
閲讀 · 推薦
古君 蘆鈺雯 著
ISBN:9789888861040
本書介紹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的運行機制和發展邏輯,考察當代中國政治的具體實踐,以把握當代中國政治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基本特徵,並揭示其在21世紀的最新發展,是理解當代中國政治生態的重要參考。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