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文史書房|奇人夏曾佑和他的「半部書」
兼綜九流能說佛,旁通四鄰善談天;
紅燈夜百回爐話,累我明朝似失眠。
黃遵憲所作的這首詩,用誇張詼諧的筆法,對一位朋友的知解和口才表示推崇。得到他推崇的,就是本文要介紹的夏曾佑。
夏曾佑字穗卿,號碎佛,常用筆名別士,浙江杭縣(今杭州)人,曾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第一任社會教育司司長、京師圖書館館長。他一生好學深思,對今文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學者、詩人、政論家、思想家,被梁啟超推許是「晚清思想界革命的先驅者」。
關於夏曾佑的學問,1984年1月25日的台灣《中央副刊》上曾經刊登了俞大維口述的「給女作家陳荔荔的一封信」,其中提及——
陳寅恪1912年第一次從歐洲回國時,去拜見他父親陳散原先生的老朋友夏曾佑。夏曾佑對他說:「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高興你懂得很多種文字,有很多書可看。我只能看中國書,但可惜都看完了,現已無書可看了。」陳寅恪當時感覺很吃驚。
這則掌故後來被金克木先生在一本書裏所引用,書名乾脆就是《書讀完了》。
夏曾佑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夏鸞翔精於算學、繪畫及詩歌,與同邑李善蘭、戴士詢並稱為杭州算學三大家。母親是著有《三家詩考證》和《漢書地理志校勘記》的著名學者汪遠孫之女,飽讀詩書,頗有才學。
1876年,14歲的夏曾佑考取杭州府錢塘縣秀才,踏上科舉仕途,26歲時中舉,與汪大燮、汪康年、汪詒年、吳調笙等多有交往。28歲時赴京參加會試名列二甲,賜進士出身,入翰林院,授禮部主事。1891年,自命要「為國家效命,知天之哲,盡人之愚」的夏曾佑,在北京結識了梁啟超、譚嗣同等經常在一起切磋辯難,上至軍國大事,下至治學心得,無所不談。梁啟超說,「十次有九次我被穗卿屈服,我們大概總得到意見一致。」
夏曾佑與梁啟超等在上海創辦《時務報》,次年7月份到孫寶琦所創辦的天津育才學堂教授文史,又與嚴復、王修植創辦報紙《國聞報》旬刊,任主編,主持日常工作。兩報都鼓吹變法圖存,成為有廣泛影響的報紙。
▲時務報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軟禁光緒帝,變法失敗。梁啟超逃往日本前夕,夏曾佑專程赴塘沽與梁啟超道別。由於夏曾佑沒有參與具體的政治活動,倖免於難。他先後辭去育才學堂教職和《國聞報》職位,第二年冬被選授安徽祁門知縣。上任後,他工作十分勤勉,政績突出,被當地百姓稱頌為「數十年無此好官」,得京兆尹陳璧保奏引見,特旨以直隸州知州用,遇闕即補。
1902年母親去世,他丁憂居上海,次年應張元濟之邀,為商務印書館撰寫《新編中學歷史教科書》。1904年1月,應汪康年邀請任《中外日報》主筆。1905年載澤等五大臣去外國考察,夏曾佑以隨員身份赴日,歷時兩個多月,其間會見了梁啟超、蔣觀雲等。回國後,他又任過學部二等諮議官、安徽廣德直隸州署理知州等職。夏曾佑不喜諛附,作官無所幹求,升沉聽之。
▲載澤(前排居中)參觀倫敦大都會鐵路車輛廠
辛亥革命後,夏曾佑短暫地擔任過浙江省教育司司長,後應蔡元培之邀出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凡四年,遷調北京圖書館館長。
1921年11月,北京大學國學門成立,59歲的夏曾佑被聘為導師。國學門前身中國文學研究所,主要研究科目有文字學、文學、哲學、史學、考古學。擔任導師期間,他對於求教者無不殷殷誘導,無德色,無倦容。
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學問修養,夏曾佑在教子方面也卓有成效。長子夏元瑮(1884—1944)是物理學家,曾任北京大學理科學長、物理系主任、同濟大學校長等職;次子夏元瑜(1909—1995)曾任北京萬牲園(動物園)園長,後赴台灣,著作頗豐,被時人譽為「幽默大師」。
1924年4月18日,夏曾佑病逝於北京,終年62歲,後歸葬於杭州靈隱韜光寺。晚年的夏曾佑「束書不觀,隻字不寫,蓋已讀遍群書,最後喜究內典,嘗自謂無書可讀,無事可談,唯沉湎於酒。」
這部在中國史學界有廣泛影響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是夏曾佑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的成果之一,也是他傳世的唯一專著。
雖然這部原計劃分五冊的書只寫了前三冊,實際上只算得上是半部書,卻依然成為中國近代「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嚴復兩次致信夏曾佑高度評價此書,並就「古人之史」「政府之成」「自由」等對書的內容進行了評析。
夏曾佑說:「本編亦尊今文學者,唯其命意與國朝諸經師稍異,凡經義之變遷,皆以歷史因果之理解之。」這句話反映了他分析歷史過程變化的立足點,即致力於探尋深層動因。例如《孔子以前之宗教》敘列了許多「鬼神術數之事」,然後解釋古人相信鬼神的原因,在於對人類自身知覺及某些自然現象的不理解,能給人以啟迪。另外如《孔子之異聞》講「諸說之由來」,《三家總論》解釋老孔墨三家興衰原因,都是依據歷史聯繫的思想加以解釋,有其獨到之處。
夏曾佑對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所謂的史前社會),提出了全新的見解。他認為包犧氏時,歷史離開漁獵社會進入到遊牧社會,從「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狀態演變為家族,並且始制嫁娶。神農氏時,社會由遊牧社會改變為耕稼社會,歷史又有了一大進步。夏曾佑認為這樣的歷史階段是「萬國各族所必歷」,只是時間上有遲速而已。本書在剪裁史料上頗有特色,夏曾佑並不對所有歷史對象都不分輕重緩急地予以敘錄,而是按照個人理解,有選擇、有側重地選擇歷史對象。
✦閱讀推薦
作者:夏曾佑
ISBN:9789624592870
第一部以近代史觀分階段地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曾得到胡適、魯迅等人的稱讚,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有相當大的影響,開創了以新的章節體載撰寫通史的先例,成為20世紀中國史學家編寫史書的主要體裁。在夏曾佑之前,國內已經有人用新觀點、新體裁寫出了新式的中國通史,但此書影響更大,在史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近代的「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