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月滿中秋,情共此時
一年容易又中秋,年關難過年年過,賞過圓月綵燈,眨眼已是年末。年歲總是匆匆流逝,而那年中秋似乎更是感慨繫之。
二○一一年,維園綵燈特別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大型綵燈把已煙滅的荔園搭起來了,機動船、宋城牆匾、八爪魚、摩天輪、溜冰場,美輪美奐色彩繽紛,可到底是紙絹製造,不可碰觸。這也不妨礙人們拍照的興致,一張張笑臉,一點點緬懷,耳語中有人細數過去。那白箭牌香口膠攤檔圍滿了人,有人也真的把碎銀擲到階磚上,不忘告訴身旁小孩,那年頭可不是換Angry Birds 或者Hello Kitty 呀。如果還有碰碰車、咖啡杯、旋轉木馬就更美滿了。只是長頸鹿和大象天奴早歿了,或者真的去了鬼屋。大家還記得荔園在甚麼時候壽終正寢嗎?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結業之前,一連四天公眾假期,天氣乍晴乍雨,遊人如鯽。
這個城市真奇怪,一邊拆毀舊東西,一邊又在另個角落重構它們的模型。荔園之外,今年中秋綵燈還築起上海理髮店、舊式照相店、金行;上居下舖,店舖招牌上見綠邊窗框並置,其中一面,全給封上一條條啡色大交叉,毋庸多言,市區重建局收歸的物業是也,設計綵燈的人真夠心思。其他式微行業有街邊擦鞋、賣飛機欖,懷舊物如暖水壺、理髮店的紅白藍花柱、七十年代「衛生大隊長」垃圾蟲等等,都一一以綵燈紮出來。一時間,整個維園彷彿變身成一家「香港懷舊商店」。
中秋佳節,如是者,我過了懷舊一夜。我沒刻意懷舊,只是懷舊找上了頭。我也不刻意迴避,因為不知不覺間,也有點年紀。感謝將傳統綵燈手紮藝術傳承下去的師傅們。
本文摘自《消失物誌》,原標題為〈懷舊綵燈〉
閱讀推薦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