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東周列國志》為什麼是一部可「作正史看」的歷史小說?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正值歷史小說創作的高潮時期,春秋戰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成為創作者看好的題材。《東周列國志》應運而生。
《東周列國志》的藍本是明代余邵魚的《列國志傳》,共226節,不計回數,每節隨事立題。從商紂到秦皇統一天下,較為全面地記載了列國歷史。
到了晚明,通俗文學大家馮夢龍(1574—1646)在《列國志傳》的基礎上,改編成108回的《新列國志》。馮氏字猶龍,筆名有龍、子猶、墨憨齋主人等,是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就小說創作而言,他編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是明代著名的短篇小說彙編。馮夢龍參考《左傳》《國語》《史記》等二十餘種著作,對《列國志傳》人物、敍事謬誤以及制度失考、詩詞韻文堆砌綴餘、詞句欠妥處一一改寫,使之血肉豐滿,成為108回的《新列國志》,於明末刊行。
清代乾隆年間,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蔡元放繼續修訂並加評語,並改名《東周列國志》,通行至今。
「東周」即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第一個羣雄並起、風雲更迭的年代。《東周列國志》長達80萬字,氣象恢宏的敍事始自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以宣幽無道、平王東遷為開篇,止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以秦併六國、設郡立縣為結局,前後五百六十餘年,中間經過春秋五伯爭霸、戰國七雄爭強等大的歷史進程,也穿插吳、越等小國的興亡。在寫法上,它注重故事前因后果的点染虛構,增添必要的故事情節或細節描寫,使人物事件更加豐满。
正史理微義奥,一般人難窥堂奧,這就給了演義小說「羽翼信史」的空間。而《東周列國志》信守經史,聯綴書史成文,恰恰是「羽翼信史而不违」的經典代表作。它以史實雜參虛構的筆法,寫五百年春秋與戰國的紛亂時代裏,王權的喪落和諸侯的興滅,讓讀者重返一個大時代的複雜環境,看清每位歷史人物生發的位置狀態,然後明白歷史發生的緣由,體會歷史人物的限制與突破。在這個過程中,它沒有多費筆墨解釋東周「世衰道微」的原委,而讓讀者從故事情節中讀出「衰微」的沉重,它沒有分析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背景成因,而是講述他們在什麼環境下做了什麼決策,產生了什麼影響,讓讀者自然而然得出自己的結論。
《東周列國志》生動地體現了「勝敗興亡之分」何以「歸咎於人事」。儒家尚賢,提倡賢人政治。縱觀春秋戰國歷史,用賢則興,不用賢則亡。春秋中期,百里奚明於料事卻不能用於虞,虞公因貪晉寶,不聽諫而亡國,後百里奚作為晉媵來到秦國,秦穆公知其賢,用之而霸。而賢人治國的反面是佞人覆國。戰國末期,郭開受賄,先後譖言廉頗、李牧於趙王,使兩將不得用,秦兵圍邯鄲之時,又獻城送款,賣國於秦,最終使得趙國淪為秦之一郡,「細人」誤國,令人唏噓。
《東周列國志》敍寫了許多著名的兵爭,如魯齊長勺之戰,秦晉韓原之戰,宋楚泓水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秦趙長平之戰等,皆條理清晰,緊張生動。而兵爭中重要的指揮者是軍事家,書中一大批智謀之士先後出場,各施手段。曹劌「以一鼓而勝三鼓」,助魯贏齊;孫臏「欺」龐涓於馬陵,助齊贏魏;王翦「非六十萬人不可」將兵,助秦滅楚。種種奇謀,變化無窮,展現了中國古代戰爭之「明爭暗鬥」所在。這也使《東周列國志》成為一部蘊含經驗與教訓的軍事教材。
除政爭軍鬥之外,《東周列國志》中很多生活故事也寫得頗為曲折有趣。比如齊襄公兄妹淫亂的故事,《左傳》只有一百餘字記載,《史記·齊世家》稍詳,都從文姜嫁魯桓公開始敍述,前因交待不明。而馮夢龍在第九回則首先虛構齊襄公在作公子時就和异母妹文姜一起「同行同坐,戲耍頑皮」,雙雙長大後,情竇初開,遂生戀情,只為兄妹,不得配合成雙。然後大加渲染文姜嫁給年長的魯桓公,更加思念已為齊襄公的异母兄,以致偷情通姦。魯桓公發生懷疑,齊襄公便令公子彭生殺死魯桓公,又嫁禍彭生,令人殺彭生以滅口。這些渲染和虛構,使簡短的史實一變而為複雜的陰謀与愛情的故事,故事發展合情合理而又發人深省。
再比如《左傳·桓公十五年》載鄭厲公患祭仲專權,暗令祭仲之婿雍糾殺之,雍糾回家告知妻子,結果雍糾反被祭仲殺掉。一般來說,雍糾將要謀殺岳父却又告訴妻子,完全不合生活邏輯,所以馮夢龍在小說中虛構一筆,寫雍糾回家以後言行异常,其妻勸他飲酒,待醉酒後方說出欲殺祭仲之事。这样不仅使情節發展更加曲折細密,也更符合人情常理,人物形象也更加鮮明突出。
《東周列國志》現存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清嘉慶年間桐石山房藏板本,現藏英國博物院;清乾隆十七年(1752)金閶書業堂刊本,現藏上海圖書館;清咸豐四年(1854)經元堂藏板本,現藏首都圖書館;清咸豐四年(1854)書成山房刊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掃葉山房石印本,現藏英國博物院。其中經元堂藏板本分23卷,共108回,校印質量較好,本書以經元堂藏板為主校本,並以《新列國志》明末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為旁校本,進行整理校勘排印。同时,我们對小說中的生僻字詞作了註音和釋義,對部分人名、地名等作了訂正,正文中穿插清光緒十四年(1888)點石齋刊本《東周列國志》中的人物繡像,在書中附上清末明初楊守敬編繪的《歷代輿地沿革圖》中的春秋列國圖、七國形勢圖、秦三十六郡圖,以幫助讀者理解故事背景,增加閱讀趣味。鑒於整理者才疏學淺,疏漏和錯誤在所難免,還請讀者們指正。
閲讀 · 推薦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