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沒電視的家

太太和我其實極有可能在幼稚園的時候已經有緣相見。雖然我比太太年長幾年,但我們是讀同一間幼稚園的。這也是種福分,證明我們的兩位媽媽在選校和教育的思想上也方向一致,才能製造現今一對合拍夫婦。但始終是兩個不同的成長環境,當中也有顯著的分別,例如太太家中較為嚴厲,她到6、7 歲以後才可看電視,自小已經培養善用時間來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畫畫和寫字,所以成長後的她能夠很有效率地完成要做的事情,還能為家人和孩子們安排這樣那樣。我和弟弟卻在很早的年紀便接觸電視和遊戲機,在我求學的時期,幾乎沒有一天是不「打機」的,所以現時的我對富有地理空間感的複雜概念,如人體結構、生理形態,都會比較敏感。

2 歲以下不看電視

現在回看過去的光陰和閱讀了更多有關電子產品對孩子所能構成的負面影響,才知道原來2 歲以下的小童根本不應看電視。電視所展示的虛擬世界,不但混淆尚未心智成熟的小朋友對真實世界的認知,內裏的暴力片段或行為更可能直接影響日後的性格和行為。曾有研究指出,4 歲以下的小朋友每看一個小時電視,便會增加9% 他在日後入學後的欺凌行為。美國兒科學會更估計,社會中約有10 至20% 的暴力是歸因於視覺媒體內所展出的暴力行為。電視還會削弱孩子的專注力。研究指出,3 歲以下兒童每看電視一小時,他到7 歲的時候出現專注力問題的可能性達至10%。因此,每天看三個小時電視的學齡前兒童比沒有看電視的兒童,更有可能患上專注力問題高達30%。

 

別以為只開着電視而不讓孩子觀看便能解決以上問題。在測試實驗室中,研究指出閃爍的圖像和嘈雜聲音使孩子不能專注集中。美國兒科協會因此強烈勸喻家長不能給2 歲以下兒童看電視;雖然有些電視節目或兒童光碟是為2 歲以下兒童而設,但研究也提醒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看電視的時候賦予健康的直接互動,例如在旁提問、解釋圖像和給予一些身體的接觸,確保孩子腦部能在社交、情感和認知方面均衡地發展。

 

家長在選購兒童光碟的時候亦要細心研究內容是否真的對小孩有益。美國華盛頓大學曾經研究一套迪士尼《Baby Einstein》影碟,雖然該影碟標榜能夠提升孩子在入學前的認知表現,但研究結果卻令人失望。該套影碟不但沒有為目標受眾(十七至二十四個月大嬰孩)的詞彙帶來正面影響,而且還令他們的學字能力倒退─孩子每天每看該影碟一小時,便比同年紀的嬰孩少學了六至八個詞語。如此驚人的發現,最初被迪士尼否定,但在研究報告被刊登之後的兩年,即2009 年10 月,迪士尼終宣佈回收《Baby Einstein》系列產品,亦退款給曾經購買此系列產品的人士。往後,迪士尼在該系列的包裝上亦刪除了「具教育性」一詞。

適合5歲以上的孩子?

2 歲前的嬰孩一定不可看電視。但孩子到了5 歲以後,適量和適當的電視反而會增進腦部表現。但家長也要注意孩子選擇的電視節目,一些帶虛擬性或暴力的電視節目並不適合在這時候觀看。家長最好能和孩子一同看電視,多幫助孩子分析他們所看到的和真實世界的分別。同時也別把電視安裝在他們的房間中,以免他們自行決定哪個時候進行「電視放題」。房間裏有電視的小朋友,平均在數學和語言測驗上比那些電視放在客廳的小朋友低八分。

醫生爸爸在家怎樣做?

「怎麼你們客廳和飯廳沒有電視的!?」每一位曾到醫生爸爸家的訪客都會問這問題。我和太太一早已定下協議,不會在家人共處的地方擺放電視。客廳和飯廳本就是家人聚首、談天說地、互相了解該天的樂與悲之基地。不知道何時開始,每一戶人家的客廳中總會擺放一部電視,令家人之間的互動愈來愈少。香港地小人多,有些家庭會把電視放在客廳當中,一邊食飯一邊看電視,效率多高!但小孩若養成了只在電視前才肯進食的習慣,長大了只會把電視替換成手機,拿着手機當飯食,缺乏了用餐時與人溝通的訓練。

(本文摘錄自《醫生爸爸在家怎樣做?》)

 
 
 
 
作者:  王欣浩醫生、吳嘉汶
出版商: 中華教育
出版日期:2020-07-13
ISBN:    9789888676095
裝幀:  平裝
頁數:  192
分類:  醫藥衛生
 
 
 
孩子每有病痛時,父母總立即求教醫生;當醫生下班後,其實也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他們照顧孩子的方法,又會否與別不同?本書以「醫生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為切入點,以生理科學、心理健康和神經科學三大範疇,結合作者個人經驗及專業知識,分享正確的健康育兒方法,同時能讓家長一窺醫生平日在會診室內沒有說明的育兒「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