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新書推介 | 《眾志成城:灣仔、東區與南區學校的故事》

那些年,香港華仁書院的校園生活

香港中華書局與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博物館攜手於每年書展期間推出「香港教育故事」叢書,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系列中《承教.城傳:九龍學校的故事》及《林蔭下教育:新界和離島學校的故事》均先後獲得備受香港學界矚目的「十本好讀」獎。在九龍和新界後,系列再度回歸香港島,在今年出版的《眾志成城:灣仔、東區與南區學校的故事》中,編著團隊走訪了灣仔、東區與南區歷史悠久的學校,採訪師生校友,細談香港教育與城市發展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昔日的校園和社區生活。

下文為香港華仁書院校友譚廣亨教授(現任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高世章先生(音樂劇及電影作曲家)及陳偉倫博士(現任香港華仁書院校長)的訪談節錄。

香港華仁書院歷史

香港華仁書院(下稱「華仁」)是香港第一所由華人開辦的英文學校,創校過程十分低調,卻盡顯博愛。1910年代末,徐仁壽先生眼見許多適齡學童流連街頭,乃毅然於1919年12月16日創立「華仁書院」(Wah Yan English School),為華人男孩提供中學教育,校名中的「仁」字即取自其名。

華仁最初設址於中環荷李活道60號二樓,只有一間教室、一名老師和四名學生。其後學生持續增加,先後幾次遷校址。由於成績卓著,華仁於1922年成為第一所由華人辦理的政府補助學校。1927年,華仁開設學生宿舍,申請人數甚多,宿位由起初50個,到1936年增至150個。經過短短十年,華仁於1929年已有逾1,200名學生和45位老師了。

早年位於羅便臣道的校舍。(圖片來源:香港華仁書院)

1930年代初,徐仁壽先生有感私人辦學難以進一步發展,乃於1932年將學校轉交予愛爾蘭耶穌會接辦。將華人掌管的學校移交西方宗教團體管理,當時曾引起議論;不過,時任校長嘉利華神父(Fr Richard Gallagher, SJ)引進更多課外活動和社會服務,並在學術上有出色表現,終於以其個人魅力和優質管理,贏得師生信任。嘉利華神父為學校撰寫的禱文一直沿用至今,反映學校以信仰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精神。

1955 年,學校遷至灣仔皇后大道東現址。(圖片來源:香港華仁書院)

二戰期間,學校停課,被徵用作難民營;1942年,華仁以“Wah Yan Chung Hok”名義繼續授課。1945年二戰結束,學校重開。1955年,學校遷至灣仔皇后大道東281號現址。一個世紀以來,華仁人才輩出,培育了無數成就超凡、才華橫溢的學生。

一個舊教室 訴說一段段歷史情懷

1W教室是全校最特別的教室,至今仍然沿用1950 年代的紅木書桌。陳偉倫校長介紹說,隨着歲月流逝,華仁校舍的桌椅家具已多番更換,但校方希望把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物保存下來,因而在1W教室保留了學校搬遷至灣仔校舍時使用的書桌。兩位校友故地重遊,睹物思情,多年前的回憶片段,不禁一一湧上心頭。

「午飯團」味蕾上的回憶

學生時代,大家翹首以待的,就是午飯時間;而至今難忘的,更是蘊藏其中的同窗深厚情誼。譚廣亨教授開心地分享道,他們一行八人,曾組成「午飯團」,一起外出談天說地。他們經常光顧銅鑼灣的金雀餐廳;想吃中菜時,大夥兒就會去跑馬地松竹樓。儘管畢業後各有發展,每逢同窗聚會,大家總會到金雀餐廳或松竹樓緬懷一番;可惜,兩家食肆現已結業,只能在腦海中追憶當年的味道了。

高世章先生最喜愛的,卻是學校飯堂的免治牛肉飯。上學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買飯票,而飯票與華仁校褸竟同是藍色的。偶爾不想在校內吃飯,他就會和同學一起到灣仔「覓食」。

1930 年代的華仁書院學生宿舍啟事。(圖片來源:香港華仁書院)

男生的成長歲月

譚教授笑稱,華仁是「和尚學校」(編案:即男校),成長中的男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這也是他們外出午飯的原因之一。午飯時能與附近女校女生眼神交會,就足以樂上半天。當年,他們通過學生團契等聯校活動,與港島區瑪利諾中學、聖保祿學校、嘉諾撒聖心書院和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等天主教女校,建立密切聯繫。多年後,大家仍會經常提起聖誕舞會那一年一度的盛事,以及其他派對;當中也曾撮合過不少對「華仁仔」與「華仁嫂」成為終身佳偶呢!

另一樁令譚教授難忘的往事,是當時的校長狄恆神父(Rev Fr Alfred Deignan, SJ),每天早上八時上課鈴聲響起前,他總會站在學校門口歡迎學生。有一天,譚教授雖然抄小路回校,還是遲到,本來以為會給校長責罰,豈料校長只是莞爾一笑,告誡他不要再犯。這反而令他汗顏,自此學會自律和更加主動,這就是華仁師長讓同學自發改善自我的方式。譚教授表示,能在耶穌會神父的身教下成長,着實心存感激。神父們不僅包容學生,更關心他們的學習,不時鼓勵大家探索人生,曉諭哲理,讓學生思考如何對社會作出貢獻。陳校長指出,華仁提倡的「與君同行」精神,正是源自耶穌會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做人處事,必須顧及社會和他人,而非單為自己。華仁亦承傳耶穌會的辦學特色,着重全人教育。陳校長說︰「早年華仁有20多名神父,班主任均是由神父擔任。現在,校內仍有耶穌會一位神父和一位修士擔任教學工作,而校監亦是耶穌會神父兼華仁舊生。」

高先生在學年代學校還未有交響樂團,但校內的才藝活動已給了他一個舞台,讓他很早就得以展示自己的作曲才華。他唸中一時已寫成了一首器樂曲,而學校的音樂室便成為他第一次發表作品的地方:他彈琴,而同學則吹笛、打鼓。高先生深深覺得,如果沒有學校和老師的支持與鼓勵,他不可能踏上今天的音樂路。高先生更憑曲寄意,特別寫了We Are Men for and with Others一曲,紀念華仁的一百周年。

1933年,華仁推行社制比賽,一方面讓學生建立友誼,另一方面發掘學生運動潛能。(圖片來源:香港華仁書院)

別具一格的校服

談到華仁校服,陳校長說,自1950年代開始,巴烈德神父(Fr Cyril Barrett, SJ)特地從英國訂布料回香港,縫製學生的淺藍色校褸。淺藍色代表天空,希望同學有更廣闊的視野。譚教授補充道,在他的學生年代,華仁校褸就已是獨特的淺藍色,而其他大部分男校的校褸卻多為深藍色,因此非常突出。至於亦是藍色的學校領呔,則是1959年由一名華仁學生設計,別具意義。

香港華仁書院校史館於2022年底成立;圖為校史館內展示的校章和校呔。(圖片來源:香港華仁書院)

本文剪輯自《眾志成城:灣仔、東區與南區學校的故事》,有刪節、部分標題為小編自擬

閱讀推薦

眾志成城:灣仔、東區與南區學校的故事

李子建、鄭保瑛、鄧穎瑜、林蘇晗、姚依彤、高彥靜、戚紹忠、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教育博物館 編著

ISBN:9789888860005

 

教育向來緊扣經濟脈搏,為不斷演變的各行各業培養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來源。從教育的發展歷史,我們更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社會面貌。本書從人口增長、城市規劃和工業發展三方面,記錄港島灣仔、東區及南區的歷史進程,讓讀者一睹香港由小漁港發展成為大都會的經過。

此外,本書的編著團隊走訪了三區歷史悠久的學校,它們有些是由社會賢達或政府成立,有些則由不同辦學團體創立或營運,包括企業、宗教團體、街坊組織等。每所學校各有所長,也各具特色。師長校友親口敍述的往事,加上他們提供的珍貴舊照和文物,重塑了昔日的校園和社區生活,更反映他們對母校的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