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最美夜景的前世今生——維港填海故事
維多利亞港經歷多次填海,以配合城市發展,造就了世界上最燦爛的夜景之一。二十世紀後期,人們重新思考填海的局限性,更加重視保護維港,香港志系列自然卷《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探討了政府和社會為此採取的行動。
維港的概況
維港位於香港和九龍之間,因港闊水深、終年不結冰,有利船隻航行;加上兩面環山,是優良的天然避風港,也是世界三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與美國三藩市和巴西里約熱內盧齊名。清代文獻將維港稱為「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61年英軍佔領九龍半島南端後,將香港島與九龍之間的水域,正式命名為「維多利亞港」。維港在英佔初期頗為廣闊,當時兩岸俱為天然海岸線。現今維港面積約為41平方公里,估計為原來天然海港總面積的59%。
▲《香港志》收錄的維港照片。(圖片來源:《香港志:自然 自然環境》)
維港填海的狀況
英佔初年至十九世紀後期,港府從維港兩岸的平地開始發展市區,該區目前仍是香港都市的命脈所在。
1852年,港府於中環海旁進行填海工程,新海旁命名為文咸東街,是香港首個正式填海工程。1867年,港府亦開始在九龍進行填海工程。自此移山填海成為本港開拓土地,推動城市發展的一個主要途徑。歷年來,不論擴展維港兩岸,或興建新市鎮、新機場等,填海造地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社會亦鮮有顯著的反對聲音。
1984年,港府公布《海港填海及市區發展研究》結果,提出有需要在香港島北岸的中環及灣仔進一步填海。港府其後於同年發表的《全港發展策略》、1991年《都會計劃》和1996年《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亦重申相關計劃。踏入1990年代,大眾環保意識日漸提升,加上港府先後在維港兩岸的西九龍、中區等地填海,社會對填海造成維港逐漸收窄、海岸景觀受損及影響航行安全日趨關注,逐漸出現反對填海的聲音。
1995年11月,保護海港協會成立,是本港首個以保護維港為宗旨的社會團體。1997年6月30日,港府頒布《1997年保護海港條例》,訂明維港「中央海港」範圍內不准填海。特區成立以後,政府回應了社會對填海問題的關注,其中行政長官發表的《施政報告》和城規會發表的宣言先後重申對保護海港的關注,並在1999年12月頒布經修訂的《1999年保護海港(修訂)條例》,將不准填海的範圍擴大至整個維港。保護海港協會先後就灣仔北填海工程(2003年)、中環填海計劃第三期(2003年)及中環灣仔繞道填海工程(2007年)提出司法覆核,希望暫停相關工程。保護海港協會在三次官司雖然非全部勝訴,其間多次引發社會討論,而特區政府縮減了填海規模以符合法例要求,亦承諾不會在維港內開展新填海計劃,並建立以共建維港委員會為首的諮詢架構,邀請社會不同持份者加入及提出意見,完善海港規劃。2011 年起,特區政府開始探討維港以外填海的可行性,而社會對填海及城市規劃議題的討論,往後仍未休止。
▲《香港志》亦記錄了改善維港水質的工作,讓照片中的體育盛事維港渡海泳得以順利舉行。(圖片來源:《香港志:自然 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閲讀 · 推薦
作者:香港地方志中心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60807
本卷共分七方面:行政管理架構、自然保育、環境保護規劃與政策、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環境教育、生態事件與環保運動、企業環境責任,介紹政府、環團、商界、其他民間人士,透過行政管理、立法、教育、倡議、約束等手法,所取得的歷年環保工作成果,包括空氣、水質、噪音、廢物、環評等範疇的規劃、監測、立法和政策;大型保護區的建立(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地質公園等),以反映香港在商業和金融中心外的另一面向。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