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國際茶日|「綠色黃金」的歐洲奇遇記

🍃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

 

大約在1606年,第一批茶葉運到荷蘭。這被認為是茶葉第一次作為商品進口到歐洲。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檔案裏有一封信,是該公司的職員威克漢(R. Wickham)於1615年6月27日在日本寫給在澳門的同僚伊頓(Eaton)的,他在信中要「一包最醇正的茶葉」。這是荷蘭有關茶的最早記錄。到1637年的時候,茶葉已經被大規模地進口了。

 

在1790—1800年這1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從中國進口的茶葉總量為2.89億磅。到了19世紀,英國的茶葉進口量又有了驚人的增長。1830年是3000萬磅,在1879年則上升到1.36億磅。

 

英國東印度公司依靠茶葉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它的全盛時期,它掌握着中國茶葉貿易的專賣權,操縱着茶葉買賣,限制茶葉輸入英國的數量,控制着茶葉的價格,壟斷了茶葉的國際市場。英國東印度公司不僅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專賣制度,也是茶葉宣傳最早的原動力。

 

宣傳促成了英國的飲料革命,使英國人放棄咖啡而變成嗜好飲茶。通過茶葉貿易,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及後來的各大商行賺取了巨額利潤,英國政府也從中獲得了巨額稅收。茶葉進口稅成為英國財政收入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的最後幾年,茶葉帶給英國國庫的稅收年均達到330萬鎊,佔國庫總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茶葉被稱為「綠色黃金」,茶葉貿易「開始了歐洲貿易史的新篇章」。

 

茶葉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 🍵

 

持續了3個多世紀的茶葉貿易,把數量巨大的中國茶葉運抵歐洲,為那些從事這種遠程貿易的歐洲各國東印度公司以及其他商人創造了超額的巨大利潤,積累了前所未有的財富。

 

但是,從事這種遠程貿易,需滿足兩個條件,首先是在中國有巨大的貨源,同時還要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即茶葉要成為深入到歐洲人日常生活中一種普遍的消費需求。飲茶,不僅僅是消費一種飲料,而且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普遍流行的民間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近代西方大規模的茶葉貿易,正是中華文化傳播的一種特殊方式和渠道。然而正如布羅代爾所說的:「茶傳入歐洲的過程既漫長又艱難:必須輸入茶葉、茶壺、瓷質茶杯,然後引入對這一異國飲料的嗜好。」

 

在歐洲最早開始飲茶的是荷蘭人,時間大約是在17世紀初。茶葉在歐洲最初不是被當作飲料,而是被視為藥物放在藥店出售,藥師會在茶葉中加上珍貴藥材,例如糖、薑、香料,成為當時的成藥。茶的價格也相當昂貴。到17世紀後半期,茶葉已經成為荷蘭食品雜貨店中的商品,而且不論富人或是窮人,都可以隨時買得到,也買得起,因而流行起來了。很多人家專闢茶室品茗啜茶,將此當作一種高尚的消遣。

 

荷蘭開始流行飲茶之後不久,這種飲料就傳到了鄰國。在法國,1650年,當時法國宮廷的首席大臣馬札林主教(Cardinal Mazarin)開始養成了飲茶的習慣,於是,飲茶在法國變得流行起來。路易十四從1665年開始喝茶,他以為喝茶有助於痛風的病情,更有趣的是,他聽說中國人和日本人從來不曾罹患心臟病。

 

幾經宣傳和實踐,激發了法國人對中國茶的嚮往和追求,使法國飲茶從皇室貴族和有閒階層中,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評論說,中國茶葉在巴黎所受的歡迎程度,就好比巧克力受到西班牙人愛好一樣。

 

在歐洲最為流行飲茶的是英國。前文指出,從事茶葉貿易最突出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他們控制了全球茶葉貿易的形勢,從中獲取了空前的高額利潤。也正是因為東印度公司的大力宣傳和推廣,飲茶習俗在英國廣泛流行開來,甚至創造了「下午茶」這種獨特的英國茶文化。

 

英國流行飲茶與查理二世國王的凱瑟琳王妃有很大關係。凱瑟琳(Catherine of Braganza,1638—1705)是西班牙國王胡安四世的女兒,1662年,她嫁給了查理二世。在她帶來的嫁妝中,有一箱茶葉。她使飲茶成為英國宮廷的時尚,在宮廷裏舉行茶會,不久飲茶習慣又從宮廷傳播到了整個英國上流社會。

 

17世紀後期以後,飲茶習俗已經在英國社會各階層中普遍流行了。

 

到了18世紀,倫敦的咖啡館實際上成了茶館。據說在1700年的時候,倫敦就有超過500家的咖啡店賣茶。在18世紀上半葉,倫敦大約有2500家咖啡館賣茶和提供飲茶服務。茶葉成為英國全民共飲的大眾飲料。

 

飲茶習俗的形成也帶動了中國瓷器的流行。當飲茶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飲茶所用的瓷器也就成了一種時尚的必需品。當時的一位英國作家描繪說,中國的瓷製茶具成了「每一位時髦女士的必須之收藏」。

 

「下午茶」的出現更促進了人們在茶具上的追求和愛好。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都想要至少一套精美的瓷器茶具。

 

18世紀以後,在英國的任何家庭,「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家外,茶葉都已成為英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飲茶成為英國社會中一種根深蒂固的生活習慣。飲茶已經不僅僅是上層社會的雅好,而且成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城的人都最喜愛喝紅茶,不論人們是穿的衣衫襤褸還是光鮮豔麗,都喜歡這美味的飲品,不管他們的階層差異,他們都會因為生活中有紅茶而幸福快樂。」

 

不僅如此,茶葉對於提高和改變人的身體素質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學者指出,在17、18世紀生活和醫療水平提高有限的情況下,英國人的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傳染病死亡人數的減少,與養成良好的飲茶習慣有莫大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有的學者研究指出,飲茶的普及還使英國的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甚至改變了英國人的民族性格。英國人在知道飲茶之前,少數上層人家可以享用咖啡、可可等飲料,多數人主要飲用杜松子酒、啤酒等,經常飲用這些帶酒精的飲料,使許多男人養成了好鬥的性格,舉止粗魯。習慣飲茶之後,英國人的性格氣質逐漸從好戰、尋釁轉變為較為溫和、較少的暴力傾向,養成彬彬君子之風,即紳士風度。飲茶還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節奏和飲食結構。原來中上等人家早餐要吃很多的肉和啤酒,而今改變為吃少量的肉,伴之以麵包、糕點和熱飲,尤其是茶;以前晚餐較早,而今加入了富有詩意和民族特色的「下午茶」(下午四五點鐘),晚飯一般推遲到了七八點鐘。

 

英國貴族賦予茶以優雅的形象及豐富華美的品飲方式,「下午茶」更被視為社交的入門、時尚的象徵,是英國人招待朋友、開辦沙龍的最佳形式。特別是對於女士來說,更是她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午茶」的發展也受到了英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以嚴謹的禮儀要求著稱的英國,「下午茶」逐漸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禮節要求與習慣,並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中每日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Alan Macfarlane)在其專著《綠金:茶葉帝國》中指出,英國「下午茶」發展成為一種類似日本茶道的儀式,並成為本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認為,對茶葉的禮贊怎麼高也不過分,甚至可以說「茶葉改變了一切」。

 

本文摘自《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

閱讀推薦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

作者:武斌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07123

 

中華文明道統不絕,歷幾千年而不衰,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屹立於世界,憑藉的是何種力量?

 

《文明的力量》是在全球視野下看待中華文明發展的梳理和思考之作。其從「物種與物產」「技術發明」「典籍與教育」「思想與藝術」等方面梳理中華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深度挖掘中華文化的精神基因,以文化傳播細節來講述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