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藍屋|延續一抹藍
回看藍屋歷史,它是平民建築,而不是輝煌的代表,「但平民建築也是香港的一個面貌。」負責藍屋活化的建築師謝錦榮表示,「它代表着香港某個年代的集體回憶。」
藍屋實則是1920 年代的唐樓,設計上居下舖,是香港餘下的百多棟唐樓中,保留較完整且家喻戶曉的少數。謝錦榮最初對藍屋的印象是讀書時期途經此處,「記憶停留了在那個時候,當我出來工作後回到這裏,才發現它已經變成藍色了。」
一次參加石硤尾舊公屋的導賞,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兩位聖雅各福群會的社工。「當時他們想申請地舖做『灣仔民間生活館』(現「香港故事館」),給居民聚腳,增加居民的歸屬感,我是從地舖開始做的。」
那時藍屋還沒被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謝錦榮完成了「灣仔民間生活館」不久後,就聽到有消息說,市建局和房協想收購這裏。一來二去,謝錦榮與街坊、社工和關心這個社區的人逐漸混熟,對這個地方也多了一層感情。於是,他便和聖雅各福群會的社工一起跑城規會,做計劃書,幾經波折下,最終收購變活化,「那時就好像做義工一樣,直到和聖雅各一起參與『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贏取了投標,才稱得上是出師有名的項目。」
藍屋之得名,皆由傳說中一段小插曲而流傳至今。根據古建築專家林社鈴建築師所引述,由於當時政府負責維修保養的單位有剩下藍色的漆油,在貪方便底下而把整幢唐樓塗成藍色,成為坊間佳話。藍屋地下的華陀醫院是聞名廣東的黄飛鴻師傅徒弟林祖顯的一所藥局,憑此歷史脈絡成為政府當局認為要保留藍屋的一個考慮因素。
「We 嘩藍屋」(藍屋建築群)獲得2017 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大獎」,是香港首次獲得此級別的文物保育項目。而讓藍屋家喻戶曉的,想必不只是它的歷史與標誌性的藍色外牆。作為香港首個「留屋留人」的活化計劃,藍屋將活化的「活」體現得淋漓盡致,與此同時,它亦是香港少數由下而上,就連街坊都可以參與設計的保育項目。
藍屋有百年歷史,歷四代人居住,「初初接觸藍屋居民時,大概還有十幾戶住在這裏,有些想走,也有些人想留下。」如果說一個地方承載着某種情感與故事,那必然與人息息相關。走進藍屋單位中,還可看見一些板間房的間隔,「就好像粵語殘片中的七十二家房客,在五百呎的空間住了十幾伙人家,是會感觸的。」
謝錦榮心目中的好建築是能夠承載一種情感與回憶,「現在很多標誌性的建築只是一種張狂的表達,其實沒有內涵,也沒有意思。」儘管在歲月的洪流中,很多東西都正在消失,但謝錦榮正在用他的微薄之力留住一些東西。「過去十年間,我做設計時,經常會滲入一些正在消失的東西,有時可能只是一些很細微的部份,比如說天星小輪的扶手、水磨石等,但如果連這些細節都忽略了,這些東西只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本文摘錄自《你所不知的香港建築故事》
你所不知的香港建築故事
作者:馮永基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07444
此書收錄逾七十位香港建築師的作品,附大量精彩照片,透過訪談,分享這些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到人生經歷,以感性的文字訴說藏於城市一隅「你所不知的香港建築故事」。全書按地區分為七章,每章附詳細導讀,幫助讀者了解各區不同建築的巧思和美學。讀者隨文字遊走,可從建築、藝術及生活中,領悟「縱非主流,無阻細水長流」的涵義。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