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西西:童筆創作,凡物見生趣

美國作家塞林格(J.D.Salinger)號稱文壇「頭號隱士」,人隱,連成名作《麥田守望者》面世後的其他作品,也和人一起隱而不發表。張愛玲也是位文壇隱士,1995年亡故後數天,才被人發現臨終時是孤零零地躺在公寓的地上。

 

香港文壇也有隱逸之士。人成名之後,有新作面世不舉行發表會,不演講,幾乎不接受採訪,不擔任評判,不在文藝界活動中亮相,除了與極少數「知音」往來外,幾乎不與文壇中人交往;這樣的作家,有西西。奇怪的倒是西西作品表現的,既非反叛意識,亦非蒼涼境界。西西的《我城》傳達的資訊是人要彼此溝通,人間要有善意、溫情、趣味。

 

塞林格成為隱士後,寫了多部作品,但因為迄未發表,我們不知道其內容為何、成就如何。張愛玲在美國成為隱士後,也創作無多。西西這位文壇隱士或半隱士,則小說、詩、散文一部接一部出版。

 

西西寫作之外,就是讀書、旅遊,她交遊的是文字,是世界各地的山川風土。這位隱士或半隱士,既「離群索居」卻又關愛地球人類,她從成名作《我城》起,為華文讀者貢獻出眾多出色的作品。

 

《我城》強調的是,人要自己活得快樂。而快樂之道,在於能否把平常事物看得生趣盎然。比如搬家這樣的尋常事,西西卻能道人所不曾道,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搬家就是「把最難看的,最瑣碎的,最奇怪的,最雞肋的,最不復憶起的事物翻出來,也放進他們帶來的籮裏。」「搬家又是:看別人來表演雜技,兩條猿臂移去一個衣櫃,一個虎背肩去一個冰箱。」「不過,搬家可以減肥,我減了兩磅,我的家減了一百五十磅。」如果只說「搬家可以減肥,我減了兩磅」,那是誰都會寫的,是庸筆;加上一句「我的家減了一百五十磅」,那就是妙筆,童話式妙筆。

 

《我城》中有一個城市下了大雨,市民合力儲水的場面。「有一組十眾的人,乾脆把整條街的雨端以大力萬能膠一封,喝一聲『起』,即把街整個抬了回家。」更異想天開的是:「有一座私人的巨型圖書館,則搬了《四庫全書》到天台上去砌了四堵牆,成為一個最具文化氣質的水庫。」《我城》中的電視新聞評述員,在報導儲水的事情後,這樣表示:「他從來不曾見過別的城市發揮過類似的同舟共濟精神,因此很是感動,同時,他忽然對人類、世界,重新充滿信心。」

 

作家不宜叫空洞的口號,更不應作違心的宣傳,但作家多少總應該對人類有信心。艾略特在《荒原》裏力陳現代人的迷惘空虛,但最後還是表達了一些正面的意念:「奉獻。同情。克己。/了解後的和平」。艾略特呼籲世人要如此,才能得救。西西比艾略特樂觀,她認為人類有希望。

 

西西的《我城》寫的是香港。書中的「肥沙嘴」就是尖沙咀,「動物報」則為馬經報,前者為香港地名,後者為香港特產。「我城」也可指深圳、上海、北京以至世界任何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