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跨洋傳情「僑批」是什麼?

潮汕是全國著名僑鄉。潮人出洋,歷史悠久,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印尼街頭的華人小販,約攝於1886 年

唐宋年間,潮州已跟外國貿易往來,明中期以後,更留下了潮人出洋的記載。但在明、清兩代大部分時間裏,朝廷閉關鎖國,實行海禁,潮人的海外貿易活動,被視為海盜甚至叛國行為,故這時期,潮人出洋的人數不可稱眾,且一般到達僑居國,便很難再回唐汕了。

 

乾隆十二年(1746 年),清政府特准沿海商人領照到暹羅採購大米和木材,正式解除了外貿海禁。之後,潮人開始從樟林港乘紅頭船到暹羅經營商貿或打工。1860 年,隨着汕頭的開埠,潮人出洋更方便了,出洋人數亦逐年增加。同治六年(1867 年),汕頭開始有汽船進港,其時德國新昌洋行、英國德記洋行和太古怡和洋行等,皆有輪船往來,停泊於汕頭海面,汕頭成為粵東對外最大的商貿集散港和潮人出洋必經之地。

1920 年代的汕頭郵政總局

據資料記載,汕頭港自通汽船後,同治八年(1869 年),移民暹羅、新加坡等地人數就達20824 人,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每年出洋人數增至九萬多人。

 

潮人出洋,主要是出賣苦力賺錢寄回家鄉以贍養親人。僑批,便是海外華僑通過自辦的民間信局寄給家鄉親人的銀信。

 

初期的僑批都是由水客帶送的。慢慢的,隨着收寄批信這一行業形成,有了專門為華僑收寄批信的批局,大部分批信就通過批局收寄了。華僑出洋,大都是聚羣而居,親戚朋友、同鄉同族的人,多聚攏在一起。批局的形成,最初就是因這些族羣的擴大,寄批的人越來越多,這種需求已經可以形成產業。因此,一些大的水客也就把它當成一種行當來經營,但是一些地方出洋的人不多,國內投遞批局沒有設點到那裏,就只能仍由水客帶送了,如梅州的一些山區,就一直是由水客帶送批信的,直至1949 年後還是如此。

 

早期水客帶回的僑批,批封上往往只有寄批者寫的收批人名址、批銀數額,沒有批局印章和郵政戳記。後來,水客帶批也需要登記了,在國外,水客攬收批信後,因為沒有經營許可證,只能委託有許可證的批局代寄至國內,再由水客自己領出來投送。1949 年後,人民政府為了吸收外匯,仍然允許水客經營僑批,只要在國內登記,水客就可以領取到「水客證」或「僑批員」的證件,然後,水客在海外攬收的批信,通過委託海外批局寄入國內後,便可由其在國內自己投送,但批信都得通過郵政寄入,批銀必須通過中國銀行結匯。

 

批局形成後,批封上當然就多了批局的一些管理痕跡了,如蓋有批局印章,寫上列字及編號等。

 

當然了,這只是批局因批信寄遞及運作管理需要而留在批封上的印記而已。隨着批局經營的發展、批局與批局之間的經營競爭需要,使得批封(信封)、寫批信的信紙等日益專業化之外,亦趨於美觀大方,各式各樣圖案的批封及信箋應運而生。批局利用這些印有濃烈中華民族色彩、地方文化色彩的批封及信箋供華僑使用,一方面吸引華僑到自己的批局寄批,另一方面也是海外赤子有意無意的一種思鄉情結的表達。

僑批文化史:下南洋與僑批的興衰

作者:曾旭波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叢書系列:銀信傳情

ISBN:9789888808519

 

僑批,是近現代海外華僑通過華僑自辦的民間信局,寄回國內的銀信,俗稱「番批」。它興盛於晚清至民國,最終於20世紀70年代為現代金融業所取代。

 

僑批有着深刻文化內涵和較高的史料價值,堪稱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