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遊香港廟宇聽故事

本書內容主要是探討廟宇彩繪畫裝飾,另會表述彩繪磁磚畫、嵌瓷畫、陶塑、石灣陶瓷等。該等裝飾大多具有故事性,向前來參拜的善信縷述古典小說的故事情節、歷史人物事跡、宗教神話故事及文人逸事等。以下談談本港廟宇彩繪畫裝飾的幾個特點。

 

▲貝澳咸田村天后彩繪畫。

彩繪畫裝飾具有隨意性

彩繪畫的內容往往跟廟宇所供奉的神祇沒有太大的關聯,以天后廟為例,就筆者目前所見,只有茶果嶺天后宮的一幅天后娘娘拯救海上遇難者的彩繪畫,是與天后的生平事跡有關,其他天后廟彩繪畫題材均十分多樣化,與天后這位神明沒有產生任何關連,如筲箕灣天后古廟有「陶淵明賞菊圖」;大埔天后宮有「八仙過海圖」;銅鑼灣天后古廟有「商山四皓圖」;塔門天后古廟牌樓有葛玄「吐飯成蜂圖」;屯門后角天后古廟有「李白醉酒圖」及「東坡玩硯圖」;貝澳咸田村天后宮有「武松打虎圖」等。唯供奉關羽的關帝廟或協天宮及供奉張飛的張飛廟,其各類裝飾內容均會與三國歷史故事有關,如深水埗關帝廟有「桃園結義圖」、「關羽送嫂圖」、「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圖」;筲箕灣張飛廟有「張飛喝斷長坂橋圖」及「三英戰呂布」彩繪磁磚畫;荔枝窩村協天宮有「桃園結義」及「關羽送嫂」陶塑。

▲筲箕灣天后古廟「陶淵明賞菊圖」。

▲塔門天后古廟牌樓有葛玄「吐飯成蜂圖」。

彩繪畫裝飾達到勸世教化作用

廟宇彩繪畫的主題內容,很多時都是圍繞忠孝節義故事,藉着宗教信仰為媒介,達到勸世教化、教育人民的社會意義,並寄望美好祝願。《三國演義》故事乃是本地彩繪畫常見的題材,當中表述關羽故事更為普遍,皆因關羽兼備「智信仁義勇」,佛教尊為「伽藍菩薩」,儒教尊為「文衡聖帝」,道教奉為「伏魔大帝」、「蕩魔真君」和「協天大帝」等。除儒釋道三教外,民間對關羽之崇拜極為多元化,視他為戰神、武聖、武財神、驅邪神和不同行業的保護神等。由宋代開始,歷代統治者對關羽不斷加封及推崇。到了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故意對關羽這人物神格化,如虛構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表現了關羽的勇敢無懼。而羅貫中又把其他人的戰功,如殺華雄、斬文醜等,都歸功給關羽,《三國演義》裏關羽的故事逐漸深入民心,令崇拜關羽之風大盛。清代更敕封關羽為「關聖大帝」、「忠義神武關聖帝君」,歷代統治者藉關羽來宣揚忠君愛國的思想,作為統治百姓的手段。

▲深水埗關帝廟彩繪畫。

除了《三國演義》故事外,《封神演義》中「周文王渭水聘姜子牙」故事也是彩繪畫中很常見的題材,目的都是為了勸導大家要禮賢下士,又勉勵人生如遇時運不濟,千萬不要灰心沮喪,只要有真材實學,機會一來絕對可乘勢而起出人頭地。由此可見,彩繪畫並非以宗教為主題,而是傳遞正向價值觀與倫理教化意涵的社會通俗教材,它往往以傳統社會傳頌經年的小說或民間故事作為題材,以生動的方式加以詮釋,轉化成一幕幕的立體書頁。在早期學校教育匱乏的年代,廟宇中各種的藝術裝飾,就像一本本攤開於空中的書冊,讓人們在廟宇內外隨性閱讀,進而產生潛移默化導人向善的作用。

彩繪畫裝飾的價值

由於本地廟宇多於清代建成,故彩繪畫往往保留清代民間工匠的繪畫風格。雖然畫中人物、花卉、喜鵲、松樹、自然風光等景物的藝術造詣、水平不太高,但也可體現歷代藝匠的智慧創作,能從中得到美的啟迪。

本港廟宇多以磚石為建築材料,故無須以彩繪、顏料作為手段以保護建築物,對比於內地及台灣,本地廟宇彩繪畫無論在數量上、題材上、藝術技巧上,都會稍遜一籌,如廣東肇慶德慶縣悅城龍母祖廟,單是大殿內已有達二十幅彩繪畫,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柳毅傳書」、「桃花源記」、「岳母刺字」、「八仙過海」、「牛郎織女」、「渭水聘賢」、「廉頗負荊請罪」等。但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總能察覺本地廟宇彩繪畫具有一定的特色,以位於港島西的魯班先師廟為例,它可說是港島華人廟宇之中彩繪畫數量最多的一間,單是廟外已有十三幅彩繪畫,如「張騫泛槎圖」、「風雨歸舟圖」、「夜遊赤壁圖」、「蝴蝶水仙圖」、「訪友圖」、「達摩渡江圖」、「八仙之一鐵拐李」、「倚石仕女圖」、「雙龍圖」等。另外,尚有不少花鳥、書法作當中的點綴,集中一併來欣賞,也有其可觀性呢!

▲魯班先師廟「倚石仕女圖」。

▲魯班先師廟「訪友圖」。

廟宇的裝飾也有助旅遊業,要知道豐富的歷史文物,有利促進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又能利用文物資源,吸引海內外遊客。當經過廟宇時,可看到不少外地旅客在拍照,他們對廟宇上的彩繪畫及雕飾甚有興趣,尤以銅鑼灣天后古廟及油麻地天后古廟是最多遊客前去參觀的廟宇。

彩繪畫裝飾的突破

華人廟宇委員會於2010年重修深水埗關帝廟,漫畫家李志清被邀請為《超凡入聖關雲長》一書繪畫插畫;共繪畫了十二幅。後來其中三幅拓印在深水埗關帝廟主殿外牆上,這三幅作品包括「桃園結義」、「關羽千里送嫂」及「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均突顯了關羽義薄雲天的個性。廟宇彩繪畫破天荒由漫畫家所繪製,希望能吸引年輕一輩更了解關羽事跡,是極具意義之舉。

彩繪畫裝飾的挑戰

由於彩繪畫是由顏料繪製,在大氣中被有害的物質侵蝕,能保持鮮艷美觀,最多不過數十年,之後則需重繪。由於年代久遠,現在人們對原來畫作的模樣不大清楚,所以不敢以主觀臆測來進行重塑或復修,為翻新彩繪畫帶來重重障礙。更可惜的是廟宇在維修後,原本的裝飾有機會被消失,以西貢天后古廟為例,原本「天后古廟」匾額上是「羲之籠鵝」彩繪畫,今已改為「竹林七賢」雕塑。維修時必然要面對的,是經費不足的問題,以西環魯班先師廟為例,該廟於1949年進行大規模維修,而2000年也有對外牆進行維修,然而廟內的彩繪畫卻沒有修復。廟祝表示彩繪畫時會剝落,就所見畫作皆是黑黑沉沉,只隱約看到畫中的內容主題。廟祝敘述以往二三十年前尚有建築工人住在廟宇附近,他們閒時則義務對廟宇進行維修,但到了現在,即使畫作有塵埃也不去打掃了,他慨嘆財政緊絀是彩繪畫未能修復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西貢天后廟,原先為「羲之籠鵝」彩繪畫。

▲西貢天后廟,重修後為「竹林七賢」雕塑。

  閲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