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鏡中帝王:三段凝固的王朝興亡史

鏡子,從古至今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鏡,不僅以之映照妝容、裝飾居所,還用它來寄託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來比擬人物、譬喻德行。可見,鏡子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不但有實用功能,更具精神層面上的特殊意義。

如果將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銅鏡連在一起的話,無疑是一條歷史的長河,或浩浩蕩蕩、波濤洶湧,或低吟淺唱、細水長流,演繹着銅鏡發展的精彩與無奈,直至悄然謝幕。

歷史學家蒙文通引用孟子的話「觀水有術,必觀其瀾」,來說明治史的關鍵所在:

須從波瀾壯闊處着眼。浩浩長江,波濤萬里,把握住它的幾個大轉折處,就能把長江說個大概;讀史也須把握歷史的變化處,才能把歷史發展說個大概。

▲明代《聶勝瓊持鏡圖》

中國古代帝王與鏡子的逸聞很多,較為典型的便有三例。

第一例是秦始皇,以鏡照宮人。

公元前206年,劉邦領兵長驅直入,進到咸陽宮中。巡視大秦庫府時,他發現了一面奇異的大方鏡,人立鏡前,影則倒見,還能照出五臟六腑,病灶所在,有女子邪心者則能明察,膽張心動者斬之。

面對這件寶物,劉邦閉庫封門,等待項羽的到來。後來項羽命人將府庫中的所有珍寶包括這面大方鏡全部運往楚地。至於這面寶鏡的下落,唐人的一段記述或許能夠滿足讀者對神奇方鏡去向的好奇心。

秦鏡,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餘,照人五臟。秦皇世號為照骨寶,在無勞縣境山。

這段故事流傳久遠,影響至深,甚至被作為銘文鑄於隋唐銅鏡之上。

無論是「賞得秦王鏡,判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還是「阿房照膽,仁壽懸宮」「銷兵漢殿,照膽秦宮」,鏡銘中的「秦王鏡」「阿房照膽」「照膽秦宮」等詞句,都是這一傳奇故事的濃縮。

▲清代《對鏡梳妝》

第二例是隋煬帝,要談的是迷樓鏡屏與引鏡自照。

隋大業年間,煬帝不惜動用全國之力修大運河,並乘坐龍舟從東都洛陽南下揚州江都宮。建迷樓,鑄銅屏,以供其享樂,過着奢華糜爛的生活。天下大亂,他無心理政,借酒消愁,更加荒淫無度。

嘗引鏡自照,顧謂蕭后曰:「好頭頸,誰當斫之!」后驚問其故,帝笑曰:「貴賤苦樂,更迭為之,亦復何傷!」

這段文獻似可反映出遭遇亂世煬帝的悲觀情緒。大業十三年(617年),在譁變軍將的威脅下,煬帝自縊而亡,結束了可悲的一生。

▲清代《裘裝攬鏡》

第三例是唐太宗,他擁有三面寶鏡——銅鏡、古鏡與人鏡。

大臣魏徵去世之後,太宗親臨慟哭,為製碑文,自書於石。

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

這是後人耳熟能詳的一段佳話,還被白居易引入詩作《百煉鏡》:「太宗常以人為鏡,鑑古鑑今不鑑容。」

對於李唐王朝而言,隋朝滅亡就是一面發人深省的鏡子。貞觀十一年(637年),魏徵上疏曰:

夫鑑形之美惡,必就於止水;鑑國之安危,必取於亡國。故《詩》曰:「殷鑑不遠,在夏后之世。」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臣願當今之動靜,必思隋氏以為殷鑑,則存亡之治亂,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思其所以亂,則治矣;思其所以亡,則存矣。

此聖哲之宏規,而帝王之盛業,能事斯畢,在乎慎守而已。

魏徵文中所用「殷鑑」這一典故,亦作「殷監」,意為殷滅夏,殷商子孫應以夏代的滅亡為鑑戒。

北宋司馬光用了19年的時間主編《歷代君臣事跡》一書,進獻朝廷,宋神宗當面賜御製序。其在序中用典「殷鑑」,意在以史為鑑,「鑑於往事,有資治道」,所以神宗將書名改為《資治通鑑》。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即以已知推導未知,彰往察來。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質。

秦始皇、隋煬帝及唐太宗三位皇帝的用鏡所為,各不相同。

秦始皇常以大方鏡照宮人,膽張心動者斬殺之,一統華夏的大秦朝二世而亡。隋煬帝年輕時欲效仿始皇,開疆拓土,創立偉業。年過半百卻心灰意懶,迷樓鏡屏,為所欲為。天下大亂,無力回天時,覽鏡自嘲,竟然想到誰人來取項上人頭。唐太宗勵精圖治,常保三鏡,遂有「貞觀之治」,坐穩大唐基業。

以上三段銅鏡故事映照出三位皇帝的不同態度,三個王朝的兩種結局,從中可以看到銅鏡折射出中國歷史的精彩片斷。鏡子已從普通的梳妝照容器具,上升到了關乎王朝興亡的層面。

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是一段凝固的歷史,可照容顏變化,可鑑國家盛衰。

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