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面對荒誕的世界,文學何為?

1941年,劉再復出生於福建南安碼頭鎮的劉林村。
 
劉再復的童年是在飢餓中度過的。自他出生開始,便是從抗戰到內戰漫長的八年,這八年裏,中國的鄉村處於近代史裏前所未有的大變局當中。對於劉再復一家而言,更是困難重重:當他七歲時,作為家中頂樑柱的父親不幸病逝。
 
父親病逝後,留下了劉再復兄弟三個,母親守寡養育他們,當劉再復開始上小學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在新舊社會交替,尚沒有實行義務教育的年代,當地的小學只實行一種獎勵辦法:全班第一名免除學費。
 
‌「讀第二名都不行,讀第二名我會哭的,期中考第二名我就會哭,一定要期末得第一名,否則下個學期沒法讀了。」時隔半個多世紀之後,劉再復言及當時‌「做不了第一就會失學」的恐懼感,仍然心有餘悸。有一次期中考試,劉再復考了全班第二名,自己偷偷地哭了一場,母親知道後,用柳條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

 

 

 

 

 

 

 

 

 

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劉再復先生

童年的磨難鍛煉着劉再復的意志,逐漸長大的他,體會到了母親的不易與艱辛,也逐步形成一種不怕吃苦、不屈不撓的的性格。讀初中時他每星期帶着一罐鹹蘿蔔去學校,周末再把空罐子帶回家,如此往復,便是他每天的菜肴。但他仍然堅持苦學,絲毫不懈怠。15歲時,免考‌保送入高中的劉再復因品學兼優被選為少先隊輔導員,整個中小學階段的劉再復,受到了學校、老師格外地關愛。
 
「讀大學的時候又碰到困難時期,大飢餓時期,當時的浮腫病,醫生給我按下去這個肉都彈不上來。所以青少年時代,我最深刻的體驗就是飢餓的體驗。」劉再復如是感歎自己的青春歲月,但對於自己的國家、民族他依然充滿了大愛,他說基督教徒的良心是對上帝的記憶,而‌「我的良心是對底層工農的記憶和對童年的記憶,在童年記憶裏包含着很多良心的內涵,父老鄉親那麼艱難,那麼困苦,自己的母親那麼艱難,那麼困苦。」

在這樣的苦境下,一路拿獎學金、靠學校扶助的劉再復考入了廈門大學中文系,並於1963年被選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建設》編輯部後轉入文學所。相對於大多數同齡人來說,劉再復依然是幸運、順利的,他將這一切歸於新中國對他的培養。在2005年的一次訪談中,他發自內心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完全是我們共和國,把我培養長大起來的,所以我當然是充滿感激之情,肯定是這樣子的。」

‌「一要說真話,二要維護人的尊嚴價值」

 

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劉再復,遭遇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茫然。
 
與許多四十年代出生的知識份子一樣,‌「文革」成為了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政治運動開始了,讀書、學術研究、寫作全被‌「凍結」。而他所就職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又偏偏是‌「大革命」的重災區。
 

「你想文學研究所多少名人,全社會科學院多少名人,一個一個地自殺,有的撞火車,有的喝敵敵畏,有的甚至在暖氣管上吊死。」面對自己尊敬的師長如此慘烈地走向不歸之路,劉再復至今都感到悲慟不已,而年輕的他在遭遇這一切時,又顯得如此的無力,‌「我真正在這個時候要替老師說一句話都那麼難。所以,維護人的尊嚴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這個‌「茫然」,持續了整整十年,但也讓劉再復變得更加清醒,對於人的思考,他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每天無休止的高音喇叭、大字報、批鬥會乃至武鬥層出不窮,‌「揭發」‌「批判」成為了家常便飯,殘酷鬥爭使得人的倫常體系與道德底線全部分崩離析。這些浩劫,劉再復看在眼裏,想在心上。
 
我們知道,人文學者研究的對象就是人,就是社會。‌「十年浩劫」為青年劉再復,提供了一個反思社會、重構人性的絕好機會,時代的不幸,卻提升了學者劉再復的質疑能力和批判視野。
 
‌「穿越『文化大革命』,就像穿歷過煉丹爐一樣,我覺得,在此之後我整個思想變化非常大。」劉再復感歎自己在這十年裏的精神歷練為他今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使我這種乖孩子覺醒了,大徹大悟了,從此之後我一定做到,一要說真話,二要維護人的尊嚴、人的價值,為這最基本的東西而奮鬥。」

▲「文革」結束後,全國科學大會期間,與會的中科院學部委員和中科院領導在友誼賓館科學會堂前合影

「八十年代畢竟是非常重要的時代」

 

浩劫結束,萬象更新,劉再復重新回到科研崗位,此時的他,不再是彼時剛從飢餓中走出的年輕人,而是一個即將接近不惑之年的中年學者。
 
「十年浩劫」的末期,一些言論、思想逐漸被放開。劉再復開始從事魯迅研究,通過對魯迅的研究,劉再復闡釋了民主、科學等啟蒙內涵的歷史意義。但是在當時那個特殊的語境下,劉再復只能嘗試着表達自己的觀點,未能盡興。
 

1979年之後,劉再復開始思考一系列重大的文學問題——‌「典型論」對不對?‌「反映論」對不對?文學的黨性原則與個性原則是什麼關係?作家的‌「現實主體」與‌「藝術主體」是什麼關係?‌「世俗視角」與‌「超越視角」是什麼關係?文學的‌「時代審判」與‌「自我審判」是什麼關係?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為什麼是模糊的組成?文學如何真正地成為‌「人的文學」?

 

帶着這一系列的思考,八十年代的劉再復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重要刊物集中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與其他靈魂開始復甦的知識份子們一樣,劉再復開始用自己的勤奮、多思來彌補‌「十年無成」的歷史缺憾,但他又憑藉着自己十年的自我反思,成為了‌八十年代知識份子的領軍人物。
 
時至今日,知識份子們一旦論及‌「八十年代文學」,腦海裏第一個冒出的名字,多半是‌「劉再復」。這一點劉再復自己也感覺到:‌「在八十年代的變革大潮中,我是潮流中人,是『弄潮兒』。處於40歲前後的中青年時代,充滿生命激情,覺得可以開點新風氣。」
 
「八十年代畢竟是非常重要的時代,經歷過八十年代,跟沒有經歷過八十年代真是不一樣。」劉再復如是感歎,‌「今天對八十年代的看法可能還會有不同,但應當承認,它留下一種文化遺產,這就是中華民族再次閃光的、擁有活力的靈魂。」
 
 
 
 
作者:  林崗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5-29
ISBN:  9789888675586
裝幀:  平裝
頁數:  270
分類:  中國文學
 
 
 
 
在現代中國思想史研究領域,名滿學界的劉再復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名字,無論是早年的魯迅研究、人學研究還是後來在思想啟蒙與傳統文化等議題方面的著作,都曾經洛陽紙貴。
 
本書作為對劉再復人生、思想、學術和散文創作的一個系列探討,內容有較好的文化學術價值。同時作者林崗的學者身份及其與劉再復的朋友關係,更突出研究內容的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