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新書推介|香江飛鴻:黃飛鴻傳奇與嶺南文化

今天,在大中華地區,黃飛鴻的名字幾乎無人不識,這與自一九四九年十月八日以來在香港上映了超過一百部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不無關係。《香江飛鴻:黃飛鴻傳奇與嶺南文化》透過文字和黃飛鴻相關紙本藏品,包括書籍、電影特刊、戲橋、相片等,分六個章節,將黃飛鴻傳奇的誕生、傳承和演化過程,一一呈現。

 

但在此之先,讓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黃飛鴻,究竟是何許人也。

黃飛鴻的武術源流

黃飛鴻,並非虛構人物,他實實在在存在過。

 

他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生於一八五〇年(另外有一八四七年和一八五六年的說法)農曆七月初九,出生地為南海西樵,現在屬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具體地點位於嶺西管理區綠洲村西隆社黃甲坊(另外有生於佛山鎮的說法)。

 

黃飛鴻六歲開始跟隨父親黃麒英(一八一〇至一八八六年)習武,十二歲起父子兩人在佛山、廣州、順德等地表演武術和售賣跌打藥等。據稱黃飛鴻年紀小小已能掌握五郎八卦棍法,不但揮灑自如,更能將棍法精要說得頭頭是道,令圍觀途人讚歎不已。

左圖為黃飛鴻哲嗣第十子黃漢熙,曾被錯以為是黃飛鴻;右圖為二〇〇五年廣州博物館人員在香港發現的一幅據稱是黃飛鴻本人的照片,據稱其背面書有「黃飛鴻像 鄺祺添」之字樣,真實性仍待進一步考證。(右邊聲稱為黃飛鴻照片,由廣東博物館所藏)

嶺南武術源流,至今仍有不同說法,黃飛鴻所習的,主要屬於洪熙官創始的洪拳,據說是清初自福建莆田少林傳入嶺南。相對於嵩山北少林,莆田少林亦稱南少林。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南少林僧人及洪熙官等俗家弟子因參與反清復明,令莆田少林寺遭官府燒毀,至善禪師等五名高手(少林五祖)逃脫。至善來到南方後,曾匿藏粵北山區(另有棲身廣州河南海幢寺的說法),那時候將武術傳給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陸阿采。陸阿采原名黃喜才,廣東清遠連縣星子鎮人,後來也從師兄洪熙官處學習武術。

 

黃麒英師承陸阿采,是直接傳授還是透過黃麒英父親黃泰(約一七八二至一八六七年)再傳,有這兩種說法,待考證。黃麒英在武術界名氣不小,被譽為晚清「廣東十虎」之一。十虎分為前五虎和後五虎——前五虎是鐵指陳(陳長泰)、鐵橋三(梁坤)、澄可大師、蘇黑虎和黎仁超;後五虎是蘇乞兒(蘇燦)、周泰(一作鄒泰)、譚制軍(一作濟均)、黃隱林和黃麒英。

 

黃飛鴻從父親那裏學會了工字伏虎拳等多套洪拳,十三歲時因救助鐵橋三的徒弟林福成,又從林身上學會了鐵線拳和飛鉈等絕技。後來,又在洪拳原有的虎形手法的基礎上,吸收佛家羅漢拳的鶴手,發展出虎鶴雙形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和鐵線拳,合稱「洪拳三寶」。

 

一八五〇年出生的黃飛鴻,在鴉片戰爭後的社會動蕩年代成長,見識和武術皆長足發展。一八六六年,那年他才十六歲,已練就一身好本領,而且老成持重,一個機遇出現在他眼前——在廣州的銅鐵行工人,集資在西關第七甫水腳(即碼頭)附近開設武館,邀請他成為教頭。他於是離開居住多年的佛山,前往廣州,向基層工人傳授武術。

 

一八六九年,黃飛鴻未滿十九歲,一名十四歲在昌隆銅鐵器店當學徒的男孩來拜師學藝,他外號「鐵釘寬」,來自廣東梅縣,一口客家口音的白話(粵語),在學習武術時悟性奇高,他就是黃飛鴻的得意門生——梁寬(一八五五至一九〇〇年)。

在電影《黃飛鴻正傳》(一九四九年)的劇照中,梁寬下跪向黃飛鴻拜師(分別由曹達華和關德興飾演),牆壁上掛着「藝宗少林」牌匾,表示黃飛鴻的武術承傳自少林。另外有四幅畫像,最右是南少林至善禪師,其餘三位,相信是陸阿采、黃泰和黃麒英。(圖片由吳貴龍先生提供)

根據《西關武林舊事》,梁寬後來在廣州沙面對面塘魚欄大街開設武館,正廳高掛少林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畫像,牆壁左右掛上黃飛鴻手寫的對聯:

達摩西來入粵華林開教禪拳一體同心見性吾輩乃承衣缽

至善從閩蒞穗海幢授法南傳少林脈繼有人齊尊師老為祖

真實的黃飛鴻

究竟真實的黃飛鴻是個什麼模樣的人?他武功造詣如何?如何成為眾人景仰的一代宗師?

 

黃飛鴻的武藝絕對沒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那麼高強,他不能如郭靖般用「上天梯」的輕功登上襄陽城牆,也不能運用內力將石碑拍擊粉碎。

 

真實的黃飛鴻是一名武癡,少年時期對虎爪情有獨鍾,經常練習,被人稱為「虎癡」,後來才改用掌法。傳聞十二歲時他以四象標龍棍擊敗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被譽為「少年英雄」。

 

十九歲時在西樵官山墟某當舖夜宿時被賊人打劫,成功擊退一眾盜賊,在當地傳為佳話。

 

終其一生,黃飛鴻留下了一些實戰記錄,但不算太多,也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件,他主要的事業有兩大方面——武術教練和跌打醫師。

一九五六年《黃飛鴻沙面伏神犬》一片,將黃飛鴻在香港大笪地遇見洋人攜惡犬擺擂台事件,改為發生在廣州沙面。

他十六歲時受銅鐵行邀請往廣州,開始成為武術教頭,其後又被三欄行(果欄、菜欄、魚欄)聘請為教練。二十二歲在廣州西關迴瀾橋附近開館,首次自立門戶開館授徒,並經營跌打,而三欄教席則交由弟子梁寬接任。二十四歲娶羅氏為妻,婚後數月羅氏病逝。

 

二十六歲時被聘為廣州水師武術教練,是首次在軍中任職。

 

其後考取廣州將軍衙門「靖汛大旗手」一職。一八八〇年(光緒六年),順德人吳全美(一八二〇至一八八四年)就任廣東水師提督,負責改建虎門各水路砲台,加固廣東海防。據稱當時未滿三十歲的黃飛鴻經朋友推薦,受聘為吳全美的技擊教練。一八八三年,吳全美調任瓊州鎮總兵,一年後在任內染疫去世。兩年後的一八八六年,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過身。

 

黃飛鴻大概在父親去世後,在廣州十三行附近的仁安里開設跌打傷科醫館「寶芝林」。

一九四九年十月七日在《華僑日報》上刊登了半版《黃飛鴻傳》電影廣告,以硬橋硬馬的武術作為吸引觀眾的賣點,該片為黃飛鴻系列電影第一集,於十月八日起在國民、太平、好世界、勝利、光明及國際戲院上映。第二集於十月十二日上映。

有一個說法,一八八八年左右,黃飛鴻治癒黑旗軍將軍劉永福(一八三七至一九一七年)多年腿患,對方贈送刻有兩廣總督張之洞(一八三七至一九〇九年)題寫「醫藝精通」四字的木牌匾以示感謝,並聘請他為黑旗軍的醫官,以及擔任福字軍的技擊總教練。一八九四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劉永福遠赴台灣抗擊日本侵略者,那時候黃飛鴻是否也跟隨福字軍往台南,有待進一步查證。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後,七十多歲的劉永福被推為廣東民團總長,不久後退任。這段時期,黃飛鴻被劉聘請為廣東民團總教練。

 

一八九六年左右,黃飛鴻娶馬氏為第二任妻子,馬氏生下漢林、漢琛(一稱漢森)等子女後病逝。一九〇二年娶第三任妻子岑氏,生下漢樞、漢熙等子女,岑氏又病逝。幼子黃漢熙排第十,即黃飛鴻起碼有十名子女。

 

一九一〇年,六十歲的黃飛鴻娶十九歲莫桂蘭(一八九一至一九八二年)為第四任妻子(當時因為認為尅妻,因此以妾室的名義迎娶)。莫桂蘭是廣東下四府中高要齊海百排莫家村人,婚後沒有生育。

 

根據莫桂蘭的憶述,黃飛鴻為人謙厚,有人稱他為教頭時,他總會自謙說自己是「豆腐教練」,即「唔打得」。事實上,黃飛鴻第一次邂逅莫桂蘭時,發生了一次意外事件,被性格剛烈的莫桂蘭打了兩記耳光,但他仍然保持一貫的風度,沒有追究,反而對她的率直性格有點好感。

 

那天在佛山鎮附近的疊滘鄉正舉行二公廟寶誕,黃飛鴻受邀出席,並親自表演壓軸好戲「瑤家大耙」,六七十斤的大耙在接近六十歲的黃飛鴻手上揮舞起來,虎虎生威,舞到最後一式時,黃飛鴻將大耙向下冚落,並提腿一踢,腳底布鞋不慎飛脫,擊中台下一位少女的額頭。少女身材嬌小,但身手矯健,拿着布鞋飛登上台,將布鞋擲到黃飛鴻前面,接着一言不發就給他兩記耳光。

 

黃飛鴻非但沒有責怪的意思,反而抱拳道歉。後來有一天莫家派人過來寶芝林向黃飛鴻道歉,黃飛鴻就趁機提親。

 

莫桂蘭嫁入黃家前,已有家傳武術和醫學根底,尤其她也是武癡一名,每天跟黃飛鴻學武,進步神速。

莫桂蘭晚年練功照。(李燦窩師傅提供)

婚後莫桂蘭包辦寶芝林日常事務,包括一日三餐,兩圍枱的伙食,製藥、治病和教拳,但她樂在其中。

 

黃飛鴻喜歡去「飲茶」,多位徒弟接連邀約,一天內可以去幾趟。他邀莫桂蘭同往時,她往往因事務繁忙而推辭,所以經常叫他先去,一起飲茶的機會並不多。但黃飛鴻總會帶叉燒包回寶芝林給她吃。

 

在不少《黃飛鴻》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劇情是徒弟闖禍,最後需要黃飛鴻出來處理,黃師傅每次總是氣定神閒,通常會先去飲茶。這不是很像真實的黃飛鴻嗎?

《黃飛鴻三戲女鏢師》(一九五六年)電影特刊,封面關德興的黃飛鴻造型,顯得非常「滋油淡定」,與真實中的黃飛鴻極為相似。

本文節選自《香江飛鴻:黃飛鴻傳奇與嶺南文化》

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