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劉智鵬、劉蜀永合著香港史讀本
港英當局求助中方解決香港水荒
香港水資源匱乏。戰後香港民間流傳着一首民謠:「月光光,照香港,山塘無水、地無糧。阿姐擔水去,阿媽上佛堂,唔知幾時沒水荒。」戰後香港經常鬧水荒,港英當局束手無策,不得不求助於中國政府。香港中華總商會和工聯會也曾多次向廣東省反映香港的供水困難。
▲1963年香港出現六十年來最嚴重水荒。圖為市民排隊輪候取水。
1960年11月15日,香港政府與廣東省寶安縣人民委員會簽訂協定,每年由深圳水庫向香港供水50億加侖,水費為每1,000加侖人民幣1角。
1963年,香港發生嚴重水荒。6月13日,香港政府出台「制水」(用水管制)政策,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供水四小時,350萬香港市民苦不堪言。為落實「制水」政策,港英當局關停居民家中的自來水設備,只在街頭開設極少數供水站。水荒給香港的經濟民生帶來巨大的危機。因缺水,紡織業減產三至五成,農業損失1,000多萬港元,旅遊業損失大量遊客,飲食業無法維持。超過130個行業因停工減產損失近6,000萬港元。
廣東省政府一方面同意香港政府用輪船從廣東運送淡水救急,另一方面積極尋求長遠解決香港淡水供應不足的問題。當年5月24日,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提供了一個解決香港水荒的長遠之計,就是興建一條輸水管,將東江水送到香港。
東江—深圳供水工程
中英雙方多次接觸之後,周恩來總理下令修築東江—深圳供水工程。1963年12月8日,他聽取廣東省水電廳廳長劉兆倫關於工程方案的匯報後指出:「香港居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我們自己的同胞,供水工程應由我們國家舉辦、列入國家計劃,不用港英當局插手。向香港供水問題,與政治談判要分開,不要連在一起。供水計劃可以單獨進行。」他僅要求工程建好後,採取收水費的辦法,逐步收回工程建設投資費用。水費應該實行經濟核算,每一噸收一角錢(人民幣)可定下來,不要討價還價。
▲圖為1965年2月27日,廣東省副省長林李明在東江—深圳供水首期工程竣工典禮上剪綵。後排右起: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王寬誠、香港工聯會會長陳耀材、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高卓雄。
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翻山越嶺,工程量大,中央政府考慮到香港同胞的需要,集中人力物力確保工程順利完成。1964年工程建設初期,中國經濟尚未復興,但國家仍然從援外資金中撥款人民幣3,800萬元。首期工程於1965年2月27日竣工,同年向香港供水6,000萬立方米,佔當時香港全年用水量的三分之為了滿足香港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1970年代到1990年代,東江—深圳供水工程耗資逾人民幣20億元,分三期擴建。1994年底,第三期擴建工程完工後,對香港的供水能力增至每年11億立方米。
香港回歸以後,為向香港提供優質穩定的水源,廣東省累計投資76億元人民幣,進行了東深供水改造工程。2000年8月,改造工程啟動,運用了同類型最大現澆預應力混凝土U形薄殼渡槽等前沿技術。改造工程完成後,供水系統升級為封閉的專用水道,徹底實現清污分流,水質全面提升。
▲改造工程建成旗嶺、樟洋、金湖三座現澆無黏結預應力混凝土U型薄殼渡槽,在世界同類型渡槽中規模最大。圖為旗嶺渡槽。
閲讀 · 推薦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