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新書推介 | ​香港志:自然 ‧ 建置與地區概況 人口

《香港志》共分十個部類,共65卷,是首部以香港命名的志書。作為香港最浩瀚的文史工程,通過尋根、記載、承傳的方式,記述香港千百年變遷,配合多方面推廣,讓香港人更清楚自身的文化根源,瞭解香港與國家、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血脈親情,以及不可分割的共同命運。

 

最新一冊《自然 ‧ 建置與地區概況 人口》於今年香港書展面世。本冊是兩個基礎卷目的彙集,宏觀介紹「香港地」和「香港人」演化。其中《建置與地區概況》卷內容包括境域變遷、歷朝沿革、行政區劃變化、十八區地情概況,介紹香港如何由寂寂無聞的「南蠻之地」蛻變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卷內容包括人口總量與分佈,人口的變化流動、結構、素質和管理,闡述香港怎樣從「百越之地」擴展至海納百川的移民社會。《人口》卷更是歷來首部全面及系統性地記述香港人口演變的著作,大家萬勿錯過!

從「南蠻之地」到香港特區

香港地區納入國家行政區劃,始於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自此,香港先後隸屬番禺縣、寶安縣、東莞縣及新安縣。英國佔領香港後,採用一級政府管治模式。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特區延續一級政府格局,與內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同級。

 

現今香港分為18區,此基層區劃模式始於1980年代,大體沿襲之前港九10個民政區及新界8個理民府。民政區及理民府可追溯至英佔初期港府把香港劃分為不同的「約」,「約」又是借鑒元代至清中葉在廣東地區實行的鄉里制度。追源溯本,可見基層區劃的彈性和延續性。

 

1842年以前,香港各處先後出現規模不一的水陸社區,經濟上以漁農業、鹽業、香木業、打石業等為主。英佔以後,港九與新界各區發展步調不盡相同。二戰後,在城市化、工業化、市區重建的過程中,地區差異逐步減少。惟各區歷史發展脈絡不同,仍保留着文化多元的獨特個性。

從「百越之地」到移民社會

新石器時代晚期,原居於五嶺南北的嶺南古越族遷入香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攻打百越地區,部分民眾遷移到香港。秦始皇征服百越後,將大量中原人士遷至嶺南地區,嶺南古越族逐漸與漢人融合。自此,來港開村立業者不絕。

 

香港與中國內地山水相連,長時間沒行政關卡,兩地人民可以自由來往。1949年後,港府雖然在邊境設下人為的行政關卡,但內地民眾仍然持續湧入,令香港人口不斷大增。歷代來港的移民基本上以定居和繁衍後代為目的,英佔初期的移民則多視香港為謀生賺錢的暫居地。自1950年代起,新移民大多選擇在香港長期居住,1970年代初港府給予居港滿七年移民擁有永久性居民的身份,這安排強化了扎根香港的本土意識。

 

自1840年代起的大多數時間,香港人口的自然增長雖然長期處於負增長,總人口卻持續攀升,此特殊現象的成因主要是移民不斷湧入。在1960年代前,本地出生人口一直少於移民人口,這種國際都會才會呈現的特殊人口結構,在香港同樣突出,且影響了主流文化與共同價值的建構。移民人口乃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故香港亦長時期被稱為移民社會。

 

一直以來,流入香港的移民為香港的產業與社會發展帶來新動力,例如現今的新界氏族自宋代南來,投入發展農務、興學弘教。英人佔領後發展貿易,吸引各方人士來港,為各行各業發展注入力量。其中,華洋移民各以本身連結中外的優勢,促進香港作為貿易中轉站的發展。二戰後,香港轉口貿易萎縮,但擁有資本、技術和設備的人士南來,加上龐大數量的移民提供了勞動力,推動香港經濟成功轉型,走上工業化道路。這不但改變了香港的經濟或產業結構,亦改變了人口的就業形態、行業選擇、薪酬水平、職業類別及地區分布。

本文剪輯自《香港志:自然‧建置與地區概況 人口》,有刪節、增補及改寫,標題為小編自擬

閱讀推薦

香港志:自然 ‧ 建置與地區概況 人口

香港地方志中心 編纂

ISBN:9789888860364

 

本書是《香港志》自然部類首冊,由《建置與地區概況》及《人口》兩卷組成,介紹香港的地理特點及其與周邊地區之異同,以及記述香港人口規模、流動、構成、素質等多方面的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