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奧卑利街的監獄始於1841 年,初稱「中央監獄」。後因香港人口急增,治安變差,1860 年代加建監獄,包括設立昂船洲監獄和監獄船(在1874 年風災中損毀);又在奧卑利街東面、贊善里北面建造更具規模的監獄。
域多利監獄位處中區警署後方,不同年代的囚倉圍繞操場而建。
當時以倫敦班頓菲爾監獄(Pentonville Prison)的放射型囚倉為藍本,但因要預留土地給警隊興建營房大樓,最後只採用半米字型,五翼呈半圓扇狀伸展,中央為監控樓,看守人員站在高處可以一眼關七。同時落成的還有獄長樓(Superintendent’s House),樓下用作監獄的主要出入口,後來封閉改成室內空間。
域多利監獄B 倉建於1910 年,裏面保留當年的設計和間隔。
監獄警衛原隸屬警隊,1879 年自成一個部門,由監獄長全權管理。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監獄擴建,拆去監倉其中兩翼,形成T 字。1900 年易名「域多利監獄」,以紀念英女皇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登基60 周年。
域多利監獄D 倉樓上牆壁繪有卡通人物,此處曾為在囚人士託管子女。
由1910 年起,域多利監獄再加建多座監倉以紓緩擠逼壓力,直至荔枝角監獄(1920 年代初)和赤柱監獄(1937 年)落成,人滿之患問題才暫時得以解決。
域多利監獄後來為應付在囚人士增加,把F 倉二樓改為大囚倉,以鐵網分隔六個空間,放滿碌架床。
太平洋戰爭期間,監獄大部分建築物遭受炮火轟炸而嚴重損毀。戰後重開後,有部分樓房需要拆卸,T 字形監倉只剩下一翼,即今天的D 倉。E 倉後面的更樓自1850 年代落成以來,外貌沒有太大改變,可說是最原汁原味的建築物。1984 年改作中途宿舍,供獲釋而須接受監管的女性入住,讓她們重新投入社會,「紫荊樓」(Bauhinia House)的名稱便在此時出現。
位於亞畢諾道與贊善里交界的紫荊樓(更樓),是大館最古老的建築物。
70 年代,域多利監獄改為收押將被遣返或遞解出境的人士。1980 年港府取消抵壘政策,實施即捕即解,此處接收大量非法入境者,同時收容越南船民。原是手作工場的F 倉,樓上改為大囚室,用鐵網分隔六個空間,各放置二十多張碌架床,專門囚禁女性非法入境者。
中央裁判司署地牢的拘留室,用作扣押準備上庭的疑犯。
2005 年12 月23 日隨着最後一批懲教署人員、入境處人員和在囚人士遷出,域多利監獄停止運作。這個曾經發生許多悲歡離合故事的地方,亦告落幕。
馬會保育活化
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 年發表施政報告,宣佈將中區警署建築群交由香港賽馬會活化為文化綜合場地。馬會委託瑞士建築事務所「赫佐格和德默隆」(Herzog & de Meuron)、英國保育建築師事務所Purcell,及香港的許李嚴建築事務有限公司共同負責設計和修復工作,並以「大館」作為營運名稱。
馬會最初計劃拆卸靠近奧卑利街出入口的F 倉,在監獄操場興建一座160 米高的竹棚式建築物。但此方案受到民間反對,認為喧賓奪主。其後馬會進行公眾諮詢,2010 年公佈修訂方案,改為興建兩幢各25 米高的建築物。另外商用面積由最初的54%降至27%,作為文化用途的面積則增至37%。
F 倉約建於1931 年,最初用作工場給囚犯工作,70 年代樓下改為犯人入冊和親友探監的地方。古蹟辦曾指F 倉沒有保留價值,有意把它剔出歷史建築名單之外,但民意支持保留,終於逃過一劫。馬會接收大館後決定保留F 倉,只拆去沒有評級的建築物。
位於檢閱廣場一端的警察宿舍B 座,1864 年落成,頂層有懸臂式陽台。
警察宿舍B 座在2016 年5 月突然倒塌,有待修復。
馬會原先預計大館可在2014 年底營運,但由於工程龐大,加上2016 年5 月B 座警察宿舍突然倒塌,因此要重新檢視各建築物結構,令開放日期一再延遲,至2018 年5 月29 日才開幕,距離政府宣佈由馬會活化有十年之久。至於投放金額,亦由最初估計的18 億元增至38 億元,預計將來每年營運約需8,000 萬元。
賽馬會在域多利監獄兩側各建一幢25 米高的建築物,用作舉行文化和表演活動。
變身文化場所
大館未活化之前,曾有團體申請在裏面舉辦展覽和活動。香港建築中心受當局委託舉辦導賞團,那時我擔任導賞員,經常在裏面流連。大館開放後我重遊舊地,第一個觀感是外貌比以前亮麗,加了不少新設施。但域多利監獄的藍色大閘卻變成了綠色,總部大樓外牆的藍色亦由米色取代,因為保育建築師認為要還原最初的顏色。
最大的變化是在監獄操場兩側各建一幢25 米高的建築物,即今天的賽馬會藝方和賽馬會立方,用作舉行大型文化和表演活動。為了疏導人流,又打通亞畢諾道和奧卑利街部分石牆,以擴大門口;另外在半山行人電梯旁搭建一條行人天橋連接總部大樓後方的檢閱廣場,方便遊人出入。營房大樓中央開了一條新樓梯,穿過大樓內部通往域多利監獄,避免遊人繞經狹窄通道。
F 倉地下原是還押室和會見室,過去參觀者來到此處特別興奮,紛紛模仿囚犯站在有高度標示的牆身拍照,又進入會見室嘗試透過對講機與另一邊的人通話。今天F 倉雖然免於拆卸,但裏面的間隔已經拆除,重新佈置成展覽廳了。F 倉二樓亦看不見碌架床,連同女囚友在床板上所寫的感想文字也灰飛煙滅。
大館現在是一處富有生氣的文化場所,處處滲透着現代藝術,又開設不少餐飲設施和商舖,人流暢旺。周邊雖被密集的商業大廈和住宅樓宇包圍,但身處其中,仍可感受舊建築所透射出的魅力。另外大館亦提供不少文化活動和展覽,但當中有多少可反映香港的執法和刑法歷史?有待大家親身入內參觀。
今天的大館已活化為富有生氣的文化藝術場所,並提供商舖和餐飲設施。
本文摘自《城市地標:殖民地時代的西式建築》
《城市地標:殖民地時代的西式建築》
作者:陳天權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 S B N:9789888571949
文物建築是城市的標誌,亦是歷史的活見證。今天香港僥倖留存下來的文物建築已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但隨着城市發展,它們大多隱沒於高樓大廈之間,逐漸被人遺忘。回歸前後,社會上掀起本地史熱潮,市民對舊建築擁有一份情懷,特別是滿載集體回憶的地標;政府亦意識到要保育有集體回憶的歷史建築,推出活化閒置歷史建築的計劃,令它們得以重生。 本書以香港歷史發展為脈絡,串連殖民地時期各主要地區的主要西式建築,包括行政、軍事、法治、醫療、商廈和會所等不同類別,當中絕大部分是法定古蹟或評級建築,目的是希望引起大眾注意這些地標,從而了解香港如何走過這百多年的路。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