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飛行印記|飛機票

自1936年香港的民航空中運輸服務開始提供機票。機票銷售的數量正反映本地航運活躍的程度。當時民眾若欲購買機票,除到航空公司購買外,亦可到其代理商辦理,或到機場離境層的航空公司枱位訂購。當時的機票是實體紙張,全由人手填寫及處理,並且需要寫上各項資料,包括乘客姓名、出發地、目的地、航空公司、航機班次、機位等級、出發日期、起飛時間、機票失效期、可攜帶之行李重量、票價條件及限制、機票淨價、香港機場稅價、當地機場稅價、機票總票價等等。

1936年3月24日,香港民航服務正式開展。圖為一架國泰客機康維爾880(Convair CV880)型飛機停泊在啓德機場停機坪上,前景為國泰航空的美麗空中服務員,攝於1960年初。

由於預留機位的資料及訂購名單全靠人手聯絡及處理,若有任何改變及航班延誤或改變,最初填好的機票便要取消及重新填寫。再加上實體機票涉及多張正副本,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在填寫的時候需要使用適當力度,才確保字體能印到最底的紙張。萬一弄錯字體或數目,卻不可使用塗改液更改,須重新開立新機票再寫,可謂浪費不少人力物力,今天看來既耗時又不環保。

 

但實體機票還有其好處一面,航空公司可利用機票頭頁的正面及尾頁的底面大加設計,以獨特的圖案、鮮豔的顏色及顯著的文字以吸引顧客。機票設計有些以該公司的新型號飛機作宣傳,有些以該公司的標誌作設計,更有些以國旗作封面部分。還有一樣是電子機票至今不能取代實體機票的,就是那份昔日的回憶,手寫紙機票能勾起我們那些年買機票乘飛機的情懷!

- 實體機票 -

飛機票簡稱「機票」,是人們乘搭飛機的一種憑證。機票實行實名制,即訂購機票的人需要向航空公司或其代理商提供乘機人的真實姓名、護照號碼或身份證號碼、簽證和其他所需資料,舊日還需提供防疫針注射記錄(俗稱「黃針咭」)。航空公司機票票價一般分為頭等艙、商務艙及經濟艙三類。每個艙位的大小、座位的長寬度及提供的艙務設施也不一樣的。現今是講求快捷、便利及電子化的年代。假如你持有智能身份證,便可通過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以自助方式在「e-道」出入境,非常方便及節省不少時間。這都有賴現今高尖科技,將繁複及花費人手處理的事情變得簡單及電子化。電子機票亦是在這高科技年代應運而生,取代傳統實體機票,帶來現代人類方便、環保及安妥。

 

機票不管是舊日紙張方式或是現今電子模式,兩者除要遵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的規定,包括航空公司名字及艙位代碼標準,還要符合於1929年9月12日在波蘭華沙簽訂的《華沙公約》(Warsaw Convention)所列出的規則,其中包括航空運輸的業務範圍限制、運輸票證、承運人的責任、行李遺失及損害賠償等等。對於實體機票的長度、闊度、顏色、頁張及印製標準等等,都要符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要求,再加上紙機票涉及多張正副本和過底紙,實際用紙量遠超過一張A4紙,並不環保。

和諧式超音速飛機(The Concorde)被稱為「空中的鐵達尼號」,曾於1976年11月5日初次來港,成為首架超音速民航客機降落啓德機場。圖為英航和諧式超音速飛機的登機證樣式。

- 電子機票 -

電子機票是將傳統機票的各項需要資料,全輸入及儲存在航空公司的電腦資料庫中,省卻開立紙張機票的步驟。此外,由於電子機票省卻印製機票的紙張與成本,對環境保護及減少碳排放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協會所屬超過250間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機構,由2008年開始已全面以電子機票取代紙質機票,每年省卻超過四億張紙,並為航空業每年節省多達三十億美元,更可挽救五萬棵樹。

 

現在購買電子機票非常方便,只要透過網站、智能電話或航空公司進行預訂手續及電子付款,憑着有關訂單編號或旅行證件前往機場,便可直接辦理登機手續,從而避免因機票丟失或遺忘携帶而造成不能登機的尷尬、麻煩及困擾。

- 香港航空公司 -

香港航空公司(簡稱「港航」)於1947年由英國海外航空公司BOAC(即英國航空的前身)創立,主要經營香港往返上海及廣州航線。採用的民航客機主要為道格拉斯DC-3型,以應付當時繁忙的中港航線。1949年港航與國泰競爭劇烈,港府訂下了南北航線安排,港航只獲准持有前往香港以北航線牌照,包括中國內地、台灣、日本,及韓國等地。相反,國泰航空則准許前往香港以南航線牌照,專營東南亞及澳洲等地。

1948年6月1日刊登於上海《時與潮》半月刊雜誌上的香港航空公司廣告,以大字體「到香港去」作宣傳,並印有「上午十時上海起飛,下午三時抵達香港,不須早起」。

1949年中國政權變動,中港兩地通航受到影響,依靠中港航線為主的港航,自然首當其衝,經營困難,最後英航將大部分股權讓與渣甸洋行(即今怡和洋行)。渣甸洋行執掌初期,棄用高成本的DC-3客機而採用租借飛機,以減少營運資金,可惜生意也未如理想,年年虧損。1954年,渣甸洋行將昔日股權賣回給英航,令英航重新入主港航。英航銳意改革一向的經營模式,改起用兩部最新式及最先進的維克斯.子爵式(Viscount)噴射螺旋槳引擎飛機,經營馬尼拉、東京及漢城等航線,以一洗頹風。可惜港航也逃不過上天給它的宿命安排,1958年國泰航空收購港航,香港航空的名字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1957年香港航空公司舊機票,右上角處可看到「0541」及「0948」兩組阿拉伯數字, 其中「054」是代表香港航空公司名稱的代碼。

1957 年香港航空公司另一款舊機票。

上圖為超過半世紀的港航舊機票,由台北一間港航代理旅行社於1957年3月18日發售給一位外籍人士,機票存放在一個印有港航紅色雙翼獅子標誌的封套內。機票長175毫米、闊90毫米,共有6頁,全以人手填寫。

 

機票上寫有1957年3月19日上午7時35分由台北乘搭HKA863號班機到香港,當時機票票價為美金70元,以當時匯率1美元等於5.714港元計算,這張機票售價為當時港幣400元。再加上政府及機場稅項,如要購買一張由台北到香港的機票大約需要港幣430元。以1950年代生活指數來計算,該機票價格昂貴,非一般市民所應付。

1954年香港航空公司旗下的維克斯.子爵式(Viscount)噴射引擎飛機。

- 國泰港龍航空 -

1985年,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華商,於香港組成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並成立港龍航空公司。同年7月,港龍以一架波音737營業,開啓了一段傳奇的香港航空故事。當時第一個航點在馬來西亞亞庇,內地首個航點則在廈門。

 

圖為1994年的港龍航空機票,主要以金、紅、黑三種顏色設計。機票靠左位置上印有一條紅色呈S形的五爪金龍,活靈活現非常突出。根據中國古代帝皇要求,只有天子的衣服和隨身物品上才能夠繪製五爪金龍,以代表皇帝才是真龍,而其他有龍形的地方則使用四爪金龍來區分。機票的右上角處,可看到「043:4100:031:685:1」五組阿拉伯數字,其中「043」是港龍航空公司的名稱代碼,「4100」代表表格號碼,「031685」代表機票序號,最後「1」字則代表核對號碼。

1994 年港龍機票,印有紅色五爪金龍的公司標誌。

- 國泰航空 -

國泰航空公司於1946年9月24日在香港正式註冊。成立初期,開辦往返香港、馬尼拉、曼谷、新加坡至上海的客運及貨運包機航班。圖為國泰旗下的DC-3 客機,註冊號碼VR-HDI,正全速飛行中。

國泰第一代至第六代(左至右,上至下)舊機票,於1946至1990年代使用。

左上白底藍字的機票為國泰第一代實體飛機票,使用於1946至1950年代。該機票中間位置印有國泰最早期的機構標誌,以一個地球、一個三角形及三個英文字CPA所組成,簡單整潔。機票的右上角處,可看到「1602」及「87250」兩組阿拉伯數字,其中「1602」代表表格號碼,其前三個數字即「160」是國泰航空公司的名稱代碼,而「87250」則代表機票序號。第二代國泰機票票面則印有地球圖案,以藍白黑三色設計,圖案富有動感。機票的右上角處,印有「1601」及「346117」兩組阿拉伯數字。

 

前身為澳華出入口(Roy Farrell Export-Import Co., Ltd.)的國泰航空公司,於1946年9月24日在香港正式註冊。國泰在創立至2008年(由電子機票全面取代實體機票)這六十二年期間,曾發行八款不同時期、不同設計的機票,每代機票代表着每個年代的光輝及進步。國泰於1946年成立初期,開辦往返香港、馬尼拉、曼谷、新加坡至上海的客運及貨運包機航班,利用分別註冊為VR-VHB和VR-VHA的兩架道格拉斯DC-3雙引擎飛機Betsy及Niki提供服務,首年載客量超過3,000人。

1950 年代國泰航空送予乘客的護照及機票套。

- 汎美航空 -

汎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簡稱「汎美」(Pan Am),成立於1927年3月14日,執行官(CEO)是航空達人胡安特里普(Juan Terry Trippe)。以「世上最有經驗的航空公司(World’s Most Experienced Airline)」為宣傳的汎美,最初在美國佛羅利達州提供水上飛機服務,1937年開始在香港提供民航服務,香港飛剪(Hong Kong Clipper)及中國飛剪(China Clipper)兩大水上飛機開通中港美三地空中運輸,寫下香港航空歷史新的一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胡安特里普創建了全球首個飛機經濟艙,航班票價比往日豪華艙降低了一半有多。

當時曾有報章報道:「有人類居住的地方,那處便有汎美航機!」汎美在最興旺的時期,航點遍及亞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全球超過160個國家。航線主要分為太平洋航線、大西洋航線及拉美航線,樞紐機場有三藩市國際機場、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邁阿密國際機場及休士頓洲際機場。

 

1959 年汎美手寫實體機票。

圖為1959年的汎美機票,設計主要以淺藍及白色兩種顏色設計,機票的右上角處可看到「026291641420」十二個阿拉伯數字,其中「026」是汎美航空公司的名稱代碼,「291」代表表格號碼,「641420」代表機票序號。機票中間位置上印有特大及淺藍色字體的汎美英文名稱,份外吸引。該機票的發行機構及使用者需要遵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及華沙公約(Warsaw Convention)的要求及規定。

1950 年代汎美航空公司(Pan Am)機票封套,圖案可見汎美水上飛機,盛行於1940 至1950 年代。

本文節錄自《從啓德到赤鱲角》,有刪節。

從啓德至赤鱲角

作者:吳邦謀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07888

 

本書透過三百多件文獻、舊物,以啓德至赤鱲角的機場歷史為主軸,分享香港逾百年的航空故事。收藏包括舊照、明信片、手寫機票、登機證、針卡、首航封、行李貼紙等,當中不少為首度曝光。

 

讀者除可從實在的史料考證和珍貴圖像,了解機場的前世今生,書中還附詳細圖表,講述不同類型飛機的分辨方法,全書兼備歷史和專業的飛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