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City Walk|第三站:西營盤
在City Walk系列的前兩站,我們遊覽了香港的核心——中環。這次,我們來到與中環僅兩個地鐵站之隔的西營盤。雖然它的發展不像中環那樣繁盛,但區內同樣保存着許多香港開埠早期的歷史痕跡,它與最近的中元節和盂蘭勝會也頗有淵源。
一、歷史沿革
西營盤範圍內的主要地名非常好記。縱向而言,東面有東邊街,西面有西邊街,兩街之間為正街;橫向而言,北面濱海,地勢自下而上為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高街。
▲西營盤早期街道規劃(圖:網絡)
其中,正街是香港斜度最高的道路之一,有「長命斜」之稱,過去曾發生過不少交通意外。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接下來應該是第四街,原本也是這樣設置的,但據稱「四」與「死」諧音,不吉利,故改名高街。高街(High Street)是英語系國家常見的街道名字,歷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紀。
香港開埠早期,英軍在今佐治五世公園至水街一帶駐兵,時名「西營房」(Western Encampment),西營盤由此得名。1850年代,太平天國之亂使得許多難民遷入香港,港府劃出此地供他們居住。自此以後,西營盤逐漸由軍營演變為市鎮。穿行在今日的西營盤,海味舖、藥材店、雜貨舖林立,熙熙攘攘,依稀還能見到各種老式民居的細節,煙火氣撲面而來。
二、醫療建築群
香港開埠早期,因應夏季炎熱多雨的氣候,加上港府對華人居住環境缺乏周詳規劃,此地很容易爆發疫症。又因當時西營盤地價遠低於中、上環,故西營盤興建了不少醫療與公共衛生的歷史建築並留存至今,如前國家醫院(今西營盤分科診所)、高街精神病院、性病醫院、舊贊育醫院等。
◆ 前高街精神病院
1892年落成,經歷近百年滄桑歲月,於1998年重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它曾經歷火災,內部結構燒毀嚴重,現在只有花崗岩外墻保留下來,稱為「舊精神病院立面」,2015年被評為香港法定古蹟。這座建築大量採用早期巴洛克式細節,包括寬闊的拱形遊廊和下方的粗琢花崗石塊。
不過,它最廣為人知的名字卻是「高街鬼屋」。傳說在香港淪陷時期(1941-1945年),高街精神病院曾經成為日軍行刑場地,對面的香港佐治五世公園則淪為亂葬崗。高街精神病院1971年停辦門診服務,荒廢近30年,反而更吸引年青人入內尋幽探密,屢屢傳出各種靈異故事,故「鬼屋」之名不脛而走。
▲(圖1)前高街精神病院、(圖2)香港佐治五世公園
▲前高街精神病院走廊
▲電影《江湖》中,張學友飾演的「左手哥」出場鏡頭即攝於前高街精神病院走廊。
◆ 舊贊育醫院
由於舊時醫療條件差,母嬰在生產過程中都很容易發生意外。西比醫生(Dr Alice D. Hickling)是香港首位來港的女西醫,在她的努力爭取下,全港第一間專為華人婦女而設的婦產醫院——贊育醫院於1922年正式啟用,二次大戰前平均每年接收7000個案。1955年,別址的新贊育醫院開幕,舊贊育醫院建築群轉作其他政府部門使用,1973年被改為西區社區中心,現有不同社福公益團體在此辦公。舊贊育醫院主樓在2009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舊贊育醫院
除了醫療建築群外,西營盤還保留着不少其他類型的戰前建築:
▲英皇書院,1926年落成,201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般咸道官立小學,前身之一為拔萃書院,孫中山曾於1883年入讀於此。2021年被評為法定古蹟。
▲1894年香港鼠疫爆發後,港英政府認為必須改善華人的衛生環境,遂於1903年開始在中西區建設公共浴室,包括第二街的公共浴室。這幢公共浴室於1925年進行重建。直至今天,公共浴室仍然運作開放。
三、盂蘭勝會
盂蘭勝會,或稱盂蘭盆會(佛教)、中元節(道教)、鬼節、七月半。其正日有二說: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盂蘭勝會起源於篤信佛法的南朝梁武帝,其後盛行於民間,漸漸由供僧變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靈。
◆紮作
香港開埠後,上環至西營盤一帶廣福義祠(供奉亡魂的廟宇)、東華醫院和義莊陸續建立,葬儀和紙紮業亦應運而生。1939年的統計顯示,港九紙紮店舖共有132間,其中西營盤就有11間。
一般人誤以為傳統紮作技藝等同於「死人嘢」,其實不然。第二代「生和隆美術紮作」負責人梁金華師傅指出,紮作分為一般紮作及美術紮作,前者多用來祭祀先人並通常會火化,如紙紮洋樓、車和童男童女;後者則多用於賀誕,如龍、獅、花炮。從前,兩種紮作類型各有專門的師傅負責,後來紮作技藝難以維持生計,分工的界限逐漸消失。
▲「生和隆」三個字在業內無人不識,它於1952年創立,其創辦人梁有錦是紮作界的殿堂級師傅。
盂蘭勝會也會用到很多紙紮祭品。1856 年,香港就有報紙報道農曆七月西營盤的盂蘭勝會。當時,香港紮作行業仍屬萌芽階段,大型節慶及祭祀活動主要依靠內地紙紮舖承辦紮作擺設。
◆三角碼頭盂蘭勝會
香港的潮籍人士約120多萬,旅港潮人舉辦的盂蘭勝會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西營盤原有三個潮人盂蘭勝會,佛教三角碼頭盂蘭勝會是其中之一,據說其起源與日據時期祭「好兄弟」有關。佛教三角碼頭盂蘭勝會會長陳運然指出,日軍不時濫殺無辜,但不會干涉盂蘭節祭祀。這些災難記憶無形中令佛教三角碼頭盂蘭勝會在戰後茁壯成長。
▷ 2022年三角碼頭盂蘭勝會虛擬導覽:https://yulanvrtour22.hksyu.edu/
◆常豐里老福德宮
作為一個華人聚居的老區,西營盤卻並沒有一座具規模的廟宇,唯巷里內供奉土地和伯公的神壇。西營盤的土地神像亦用神像來供奉,老街坊們每天上香,祈求出入平安,每逢初一、十五更帶備香燭、神衣祭祀,其中較大規模的算是常豐里老福德宮。其實際興建年份已不可考,但可確認的是早在1909年前就存在了。過去,每年農曆七月初八至十一,常豐里老福德宮會舉行盂蘭勝會,超度當區孤魂野鬼,追悼已故會員,發揚慎終追遠的孝心。近年來,西營盤陸續出現大量舊式樓宇收購及重建,一些老善信搬離或去世,新住戶則對傳統信仰活動沒有認識,老福德宮信仰式微,盂蘭勝會亦已停辦。
▲老福德宮位於常豐里,具有過百年的歷史;2011年,常豐里老福德宮舉行盂蘭勝會。
◮ 閱讀推薦 ◮
作者:黃競聰
ISBN:9789888807611
日落西邊,歷史在時代的下產生巨變,地區的發展亦然。西營盤作為一個充滿歷史文化痕跡的舊區,老而不老的情味處處,居民生活的變遷就隱匿在紅磚白屋中。作者以歷史研究者與地區觀察者身份,結合近年紮根西營盤工作經驗,著成本書,是以記錄西營盤的由來與變遷。
◮ 延伸閱讀 ◮
作者:黃競聰、李凌瀚
ISBN:9789888860227
本書分歷史、技藝與文化三個篇章,從不同面向介紹香港紮作技藝。除了簡介紮作基本原則與技巧,輔以九種傳統紮作品的製作說明外,也從文化傳統、行業變遷、行會組織、出口貿易,以至官方對外宣傳活動,述說香港紮作技藝的種種故事。
作者:潘啟聰、施志明
ISBN:9789888573257
本書以人文科學的角度探討志怪傳說、地方鬼故和災難述異的意義,本着學術精神,從文獻、歷史、田野等方法入手,旁徵博引,將傳說的來龍去脈加疏理說明。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