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City Walk | 第五站: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以第13任香港總督彌敦(Matthew Nathan,1862–1939)命名,南北走向,全長3.6公里。它始建於1860年,是九龍的第一條路。

▲彌敦像

提起彌敦道,也許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是粵語歌曲《彌敦道》:「街邊太多人與車,繁華鬧市人醉夜……」的確,彌敦道貫穿的油尖旺區(油麻地、尖沙咀、旺角),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段之一。

▲1888 年的九龍半島地圖。圖中可見現今的彌敦道,當時仍稱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

鳴謝:Stanford’s Geographical Establishment

香港資深藝術行政人員茹國烈將香港十八區按「城市文化密度」量化排名,結果顯示,油尖旺區高居首位,連最早被開發的中西區都屈居榜眼。論面積,油尖旺是香港最小的一區;論人口,它只排第十三;論貧富,居民收入只屬於中等。但是,跟宗教、教育、飲食、時尚、閱讀和藝術有關的數字,油尖旺卻遙遙領先。

▲香港十八區文化密度指標比較

本次City Walk,小編就來帶大家沿着彌敦道從南漫步到北。這一帶的亮點數之不盡,篇幅所限,本次只能介紹部分地標。

一、尖沙咀

天星碼頭與前九廣鐵路鐘樓

說起天星小輪,無論是本地居民抑或是外地遊客,總有不少難忘的記憶與話題。天星小輪亦見證了從香港到世界歷史的重大變遷,例如九廣鐵路火車站的落成啟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省港大罷工、天星小輪加價風波、紅磡海底隧道落成等。

▲今日的尖沙咀天星碼頭與前九廣鐵路鐘樓。

天星小輪成立於1898年,一直提供兩條往返尖沙咀至中環及灣仔的航線,對「過海」的人士提供極大便利。乘天星小輪遊維港,更獲《國家地理旅遊雜誌》譽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

▲第一代尖沙咀天星小輪碼頭,約始於1888年建成。

天星碼頭旁邊的鐘樓以紅磚及花崗岩建造,高44米,在維港蔚藍水波與岸邊棕櫚樹的映襯下,十分引人注目。為何此處會有一座鐘樓呢?原來,以前九廣鐵路香港段的總站就在尖沙咀,後來火車站大樓拆卸了,保留了鐘樓。

 

1910年,九廣鐵路(英段)落成啟用,為香港首條重型鐵路,首班火車由尖沙咀開出,翌年華段通車。鐘樓則於1915年竣工,1921年開始運行至今。1990年,鐘樓被評為香港法定古蹟。

▲1914年底,尖沙咀總站及正在興建的尖沙咀鐘樓。(圖:網絡)

重慶大廈

重慶大廈雖然只是一棟樓,卻有「地球村」的威名。2007年5月出版的美國《時代》雜誌發表一份名為亞洲之最(The Best of Asia)的評級選舉,重慶大廈評選為「亞洲最能體現全球一體化的例子」。大廈中大約六成人(包括旅居者)是外籍人士,他們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和非洲等。曾有學者在此實地考察一年,發現竟有129個國家的國民曾居於此。大廈亦被稱為「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

▲重慶大廈舊照(相片由許日彤先生提供)

▲今日的重慶大廈

重慶大廈前身是一個外方內圓的市場,稱為「重慶市場」,建於1941年。現在的重慶大廈則於1961年落成,有17層樓高,內有100多間賓館,共計1000多間客房。此外還有300多間店舖:食肆、找換店、手機店、雜貨店……應有盡有。

 

大廈多元而詭秘的氛圍為文藝從業者者們帶來許多創作靈感。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就以此地為主要拍攝地,張曼玉、黎明主演的《甜蜜蜜》也曾在此取景。

▲重慶大廈內部有各式各樣的小店。(圖源:網絡)

▲《重慶森林》劇照(圖源:網絡)

香港天文台總部

1874年9月22及23日,香港受到颱風吹襲,損失慘重,死亡人數達二千多人,大多是漁民,史稱「甲戌風災」。當年香港未有天文台,更沒有颱風警告之設,是次風災促使港府認真考慮設立天文台。經過周詳考慮,政府決定在尖沙咀中部的伊利近山上設天文台,認為該地適合進行科學監測。港督麥當奴爵士 (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原打算剷平此座山崗,以興建夏季別墅,後來改變主意,選擇在太平山頂興建。

 

1883年,天文台正式設立,服務香港至今,已有140年歷史。天文台的位置為北緯22.30度及東經114.17度,這也是香港的標準方位。尖沙咀香港天文台具維多利亞殖民建築風格,樓高兩層,呈長方形,外牆經過粉飾,拱形窗和長廊別具特色,於1984 年列為法定古蹟。

▲1913年的天文台。(照片由天文台提供)

▲今日的天文台。(照片由香港天文台提供)

The One

坐落於彌敦道100號的The One於2010年開幕,樓高23層,是香港目前層數最高的純零售用途建築物。關於The One的命名還頗有一段坊間奇談,在此先按下不表。

▲The One,攝於2021年。

The One的前身東英大廈亦是大名鼎鼎。它建於1965年,樓高17層,是當時九龍半島最大的辦公大樓。它由著名的香港首富何東家族興建,並以何東及其原配麥秀英命名,以表紀念。

▲東英大廈,攝於1976至1980年間。(鳴謝:政府檔案處)

二、油麻地

裕華國貨

矗立在鬧市街口、紅底金字大招牌的裕華國貨,格外引人注目。

 

裕華國貨成立於1959年,是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專營國貨的公司,從最初的小型百貨店逐漸發展到今天具規模的零售集團。「裕華」,寓意「富裕中華」。裕華國貨及其創始人余碧友家族,除了是中國零售百貨業的重要象徵,更見證了中國手工業及輕工業的百年變遷及進步。

▲慶祝佐敦總店開幕及新廈落成,裕華國貨進行「新廈落成大酬賓」。攝於1977 年。(鳴謝:裕華國貨)

▲今日的裕華國貨。(圖源:網絡)

中華書局油麻地分局

現時提起油尖旺區的文化地標,大家不期然會想到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以至新一代的西九文化區的M+等,但其實在老一輩讀書人以及年青學人心目中,位處彌敦道450號的中華書局油麻地分局(簡稱「油中」),才是真真正正的油尖旺區文化地標。

 

創立於1979年、樓高三層的「油中」,自創立日起,已定位為人文社科專門店,當中尤以文史哲種類的書籍品種最為齊全,經典級的參考書籍如「二十四史」、《全唐文》、《十三經注疏》等全年不缺,而且每星期都會安排固定日子,把內地版新到書籍上架。

三、旺角

金魚街

1950年代,油麻地火車站(鄰近今日的旺角東站)附近有很多小販販賣金魚和紅蟲,其後轉至界限街及花墟道一帶。1970年代中期,金魚商販認為該處不准於白天販賣的規定不便,於是搬到固定的店舖繼續經營。他們選擇了旺角道至水渠道的一段通菜街作為他們的大本營。通菜街貫穿旺角道至水渠道及太子道西一段的店舖,因為坊眾喜愛養魚而以售賣觀賞魚為主,成行成市,逐漸形成「金魚街」,又稱金魚市場,成為旺角另一觀光購物點。金魚街店舖通常把各式各樣的魚全部掛在架上,只要沿路走過,就能看到不同種類的魚。

▲電影《歲月神偷》在金魚街取景。(圖源:網絡)

花墟

花墟(Mong Kok Flower Market),以批發價售賣各式花卉,是香港最大的鮮花零售集中地。內有花墟道(Flower Market Road),沿路多間鮮花盆栽店舖,道路東西走向。花墟的歷史十分悠久,據說在1889年就已存在。你可以在這裏找到來自荷蘭的鬱金香、美國的玫瑰、中國的菊花及盆景等等。此外,花墟亦供應齊全的園藝用品、種子及乾花。花墟的盆栽和鮮花,近八成來自內地,其次就是荷蘭。

油尖旺遊覽地圖

閱讀推薦

作者:鄭宏泰、周文港

ISBN:9789888760008

 

用港督名字命名的彌敦道(Nathan Road)乃九龍半島的大動脈,自修築至落成使用起,九龍半島日漸繁盛起來,成為車水馬龍的金光大道。

本書是關於彌敦道的故事,匯聚多位學者和歷史專家的文章,配以多幅歷史照片,從城市節奏、文化遺產、街角故事、衣食住行四個部份,呈現九龍半島特別是彌敦道的發展面貌、人情逸事及文化沉澱等方面一個多世紀以來的轉變。由尖沙咀地標東英大廈背後有關何東胞弟的謎團、新世界中心以至天星小輪的發跡故事,到彌敦道休憩公園東側防空隧道說起的懸案等等。走在彌敦道上,一步一故事。本書帶你重溫一遍金光舊夢,並藉此說明香港一路走來的不凡經歷。

策劃:余健強、李子建

主編:李子建、鄭保瑛、許景輝、區婉儀

ISBN:9789888807697

 

油尖旺區,在廣大市民眼中一直是散發魅力和活力的地方。這裏薈萃多元文化,充滿特色,是凝聚不同族裔的生活聚居地。本書嘗試從文化、藝術、商業、旅遊等多角度展現油尖旺的獨特性,並從地區連結國家的發展,建構對地區的印象。本書內容穿梭古今,既載錄宏觀的地區歷史發展,亦敘述不同人物對油尖旺區的看法,透過文字和視像紀錄,細訴他們的記憶和故事,讓讀者聆聽不同群體/個人的心聲。

作者:茹國烈

ISBN:9789888809738

 

城市是什麼?

文化是什麼?

城市如何文化?

本書探討城市文化,提出「文化系統」、「文化指數」、「文化地圖」及「文化空間」等概念,解構城市文化的各種要素。作者選取了十四個著名城市,深度考察它們怎樣成為獨特的文化都市。最後,作者走訪香港各區,探索各自的文化特質,對香港未來的城市文化發展規劃提出建議。香港如何「文化」?讀者可以透過本書,與作者共同思考未來香港的城市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