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分類
大澳棚屋、漁業發展與變遷、社區儀式、端午龍舟遊涌細節,一一在本書披露。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大澳的龍舟遊涌活動,最少有百多年的歷史。每逢端午節,大澳居民迎請四所廟宇的神像巡遊大澳所有水道,請求神明的庇佑,同時也有聯繫凝聚社區的意義。然而,由於財政緊縮及人手缺乏,龍舟遊涌的延續與傳承出現了困難。2011年,「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大澳傳統龍舟協會組織、居民的參與,以及各方支持下,龍舟遊涌活動漸漸回復成為大澳社區的周年盛事。本書結合文獻與口述材料,講述大澳龍舟遊涌活動的歷史、文化及社會意義。
廖迪生,文化人類學者,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榮休副教授、前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專研香港與華南地方社會文化;研究興趣包括:民間宗教、文化傳承與保育、食物與全球化、族群認同、家庭與親屬關係等。著作包括《香港廟宇》、《大時代中一位老香港的足跡:何銘思口述史》、《香港天后崇拜》等。
詳細資料
作者:廖迪生
叢書系列: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年9月25日
ISBN:9789888913749
裝幀:平裝
頁數:222頁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