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分類
每個關心鄉村及個體命運的人,都能從本書發現時代巨變的軌跡和個人的心聲。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本書是一部關於當代中國鄉村的「史記」。作者以粵西梧縣「程村」為調查對象,通過書寫三代、六類人的人生史,呈現一個普通村莊從1949年到改革開放、再到21世紀的發展歷程,橫跨60餘年,描繪當地基層鄉鎮治理的轉型、半工半農結構的形成,以及鄉土人情、精神信仰等多個維度。
譚同學,湖南郴州永興人,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華南農村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出版專著《橋村有道:轉型鄉村的道德、權力與社會結構》《楚鎮的站所:鄉鎮機構生長的政治生態考察》《人類學方法論的中國視角》,並發表論文〈契約國家抑或民生政治:基於親、禮與非對稱互惠的思考〉、〈常民の視角から見る新農村建設運動〉、“The Ironies of ‘Political Agriculture’”、“Social Ties and the Market”等。
詳細資料
作者:譚同學
出版商: 開明書店
出版日期:2025年7月10日
ISBN:9789624593884
裝幀:精裝
頁數:472頁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