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天階夜色:從七夕到「星之祭」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在農曆七月初七那天的晚上,牛郎和織女渡天河相會,故事浪漫而感人。這個神話後來發展成為社會習俗起源,人們並且為節日賦予不同的意義和內容。

 

《詩經》之中有牽牛織女的篇章,將兩顆星擬人化為兩人墮入愛河,致織女織不出布,牛郎駕不出車,後世遂發展為二人一年一度相會的傳奇故事。西漢司馬遷撰《史記.天宮書》說:「織女,天女孫也。」織女是仙女,後世說她是七仙女,尊為「七姐」,因此七夕節又叫做「七姐誕」。

 

《淮南子》佚文謂「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有了一道鵲橋,織女就可以渡河與牛郎相會。東漢末年成詩的《古詩十九首》,就有一首歌詠牛郎織女故事,詩云: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東漢班固等編撰的《漢書.藝文志》說:「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粵地亦作越,婺是古星名,即「女宿」,舊時應用作對婦人的頌辭。民間流行的七姐誕,便將美好願望與牛郎織女的傳說結合起來。到了晉代,雙星就成為人們心目中求福的神靈。三世紀時周處《風土記》說到,在七夕夜晚,人們擺設酒會於牛郎織女相會時祈求富貴或兒子。在乞富、乞壽、乞子之中,只能選擇一項,不能兼求。

 

後來七夕又變成「乞巧節」。民間風俗中,婦女向織女乞求智考,希望自己也有一雙善於女紅的巧手。大約六世紀中葉,南朝梁的宗懍撰寫了一本《荊楚歲時記》,介紹中國南方荊楚地方每年行事,當中有以下記載: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七孔針」是用黃銅製成的細針,婦女以五色細針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便是「得巧」,於是七夕節就變成「女兒節」。如果供品上有蜘蛛巧妙結網便是靈驗了。不過古代的乞巧,不獨在七夕,正月和八、九月都可以乞巧。

 

無論如何, 牛郎織女相會的主調是最感人的。唐代杜甫的《牽牛織女》詩云: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時至今日,七夕仍被很多人視為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的風俗傳入日本是在奈良時代(七一〇——七八四年),很快就被日本化,加入了「棚機傳說」,節日的儀式也與中國有些不同。據日本七一二年成書的《古事記》所載,古代的日本農村裏,有一個巫女用紡織機紡織祭祀的衣物,這個紡織機叫做「棚機」(tanabata),巫女就是「棚機津女」,亦即「織女」的意思。七夕讀成tanabata 即源於此。

 

每年到了七夕,日本人用彩色的長紙條(叫做「短冊」),寫下願望和詩歌,掛在竹子上,祈求手藝精進,願望成真。日本人「乞巧」除了縫紉以外,還包括書法、珠算等技藝。七夕當晚預備的「風向袋」,袋裏裝着供奉給織女的織線,還有紙鶴以祈求長壽,包巾則寓意財運亨通。

 

當晚吃素麵,據說吃了不會生病,在雪白的掛麵上面,放些小星星、小黃瓜、紅蘿蔔做點綴,樣子看來有如星空裏的銀河。人們參加「七夕祭」時穿着傳統服飾載歌載舞,各地多有自己的特色,以愛知七夕祭最為有名。

 

一八七二年,即明治維新初年,日本改採太陽曆,自此很多傳統節日都改在新曆的相應時間舉行。例如慶祝新曆新年的情況與舊曆新年相若;端午節改在新曆五月五日舉行,變成男子節,祈祝男孩健康成長,前程似錦。有男生的人家會在戶外懸掛「鯉幟」,即用布做的鯉魚旗,並有吃年糕、粽子等習慣。

 

與男子節相應的,是新曆三月三日的女兒節,稱為「雛祭」或「桃花節」,家長在這天為女孩慶祝節日。關西一帶還有「流離」的習慣,將小人偶放入河中,隨水漂流,沖走惡運。其實這個節日亦源自中國,唐詩中就有這兩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指的就是女孩子在當天出外遊玩,可能後來觀念改了,強調女子三步不出閨門,三月三日的女兒節就流行不起來了。

 

日本的「七夕」改在新曆七月七日舉行。但當晚怎會看到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情景呢?舉頭眺望,天上盡是星星,所以七夕又叫做「星之祭」,意即「星星的節日」;到了新曆八月十五日就是「月亮的節日」了。時至今日,日本有少數地方仍然沿用舊曆,稱為「舊七夕」。每逢到了七月,商店街就會懸掛星星之類的裝飾,持續一個半月,就可以新舊兼顧了。從七夕文化可以看到中日兩國風土習俗的淵源和異同。

閱讀推薦

主編:區志堅、葉映均、潘志賢

ISBN:9789888676170

 

七夕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慶,早自先秦時代的《詩經》已有記述天上牛郎星及織女星,日後更演變成為七夕節。自二○○六年,國務院把七夕節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一九年,廣州市道教協會與香港泓澄仙觀首次攜手合作,聯合主辦「穗港七夕文化活動」,推進七夕道德文化的全面保育及推廣。為了讓各界人士能進一步了解七夕節日,加強對七夕文化的關注,本書編者邀來多位海內外學者撰寫有關研究七夕文化的論文,並大致可從道教文化、節日文化的演變、女性的形象和地位,以及不同地區的七夕文化異同四個方面探討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