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新書推介|另類金庸:武俠以外的筆耕人生

「老生常談」的金庸? 

考考讀者,金庸有哪些著作?任何金迷,甚至不是金迷,答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另加《越女劍》。」似乎當然是一百分的標準答案。且慢,嚴格來說,這個答案只適合回答「金庸有哪些武俠小說著作?」一問。

 

「除了武俠小說,金庸寫過些甚麼?」或答:「《明報》社評。」

 

不錯,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說法:金庸兩手各執一支筆,一手寫武俠小說,一手寫社評,用以回答上面的問題,似乎再正確不過了。事實上,這個說法用以回答他創辦《明報》(1959年)至連載《鹿鼎記》完畢(1972 年)的時期,可說答對了九成以上。但是,1959年以前呢?1972年以後呢?甚或這段時期之內可有其他著作呢?

 

於是,續問:「除了武俠小說和《明報》社評,金庸還寫過些甚麼?」這個問題可不是一般金迷能夠回答的。

 

要知道金庸除了武俠小說之外還有甚麼文字著作等資料,參考《金庸傳》之類的書籍必不可少。然而,據知金庸對任何一部《金庸傳》都不感滿意,起碼沒有一部《金庸傳》是經金庸口述生平而由他人筆錄而成的,《金庸傳》的多位作者都只是從多方渠道搜集資料,敷陳成章,甚至是互相抄襲而成。

「大海撈針」的資料搜集?

金庸曾在訪問回應:「所有的《金庸傳》,最近出的(還沒有詳細看過)和以前出版的,都絕非授權……。我這一生經歷極複雜,做過的活動很多,興趣非常廣泛,我不相信有人能充分瞭解我而寫一部有趣而真實的傳記。」雖然缺少傳記主人口述而成的《金庸傳》,似欠說服力,但畢竟並非全無參考價值。

 

《另類金庸──武俠以外的筆耕人生》一書作者大約二十年前起,更開始收藏金庸小說的不同版本,其後,收藏興趣便延伸到金庸所有的文字著作,始知「另類」金庸原來是一片更廣闊無垠的天空。

 

從茫無頭緒至理順脈絡,作者推薦「二書二文」。

 

「二書」之一是冷夏的《金庸傳》,這部書以金庸生平時序分六十章,每篇一個小主題,文字易讀,簡明利落。雖然冷夏跟金庸不認識,但此書由明報出版社出版,內容相信還是非常可取的。「二書」之二是傅國湧的《金庸傳》。金庸對此書很多不以為然,主要在於傅國湧對他的一些看法和評論,但不能抹煞傅著的《金庸傳》,是資料考證功夫下得最深最大的一部。

 

「二文」之一是趙躍利一篇題為〈金庸筆名知多少〉的文章。趙躍利抽絲剝繭,搜集資料既深且廣,考證嚴謹翔實,無出其右。「二文」之二是李以建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金庸卷》中的一篇導讀〈金庸的話語世界〉,李以建1995年以後擔任金庸秘書,「負責查閱收集並編輯他的文章和著作。……金庸早期曾翻譯英文著作、為報刊撰寫影評專欄、文藝批評,創作電影劇本及歌詞;創辦《明報》後則負責撰寫社評、『明窗小札』專欄文章、『自由談』及時評政論,同時從事翻譯,乃至撰寫學術論文,而且這些各各不同的創作都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堪稱一絕。」 李君以獨特身份,得以在金庸指導下親自編輯整理金庸武俠小說以外的文章著作,因此這篇〈金庸的話語世界〉,堪稱「獨家秘聞」,萬萬不能錯過。

脂粉市場(1951-12-18)

明窗小札(1968-2-19)

「有條不紊」 的筆耕人生?

用「海量」形容金庸在武俠小說以外的文字著作,絕非誇大之辭,更何況沒有人知道這個「海量」盡處的「彼岸」究竟在何方。《另類金庸──武俠以外的筆耕人生》要把海量資料理順,說出個所以然來,作者用了兩種方法:按「(載)體」索驥和按「名」索驥。

 

本書目錄分兩層綱領:先以文字媒體(以報紙雜誌先排,書籍後排)為綱,羅列出金庸發表文章的文字媒體;次以筆名為領,方便統整。

 

以媒體為綱之中,又以報紙雜誌先排,書籍後排。究其原因,金庸的文字著作,除了《献給投考初中者》一書,其他都是先在報紙雜誌發表的,而且當中有很大篇幅是從沒輯錄成書的。換了另一角度說,金庸出版的所有書籍,除了《献給投考初中者》外,都是先在報紙雜誌發表,然後結集成書的。

南光版獻給投考初中者封面

至於以筆名為領,金庸曾經用過的筆名繁多。不同的筆名,很多時都「各司其職」,某類文章用某個筆名。如署名「金庸」是寫武俠或與之相關的文字,有時兼及文史題材;如署名「查良鏞」,那一般是嚴肅待之的政論文章;如署名「林歡」是關於電影的等等。金庸是有意識地用不同的筆名將文藝創作、評論、政論和翻譯加以區別,既通過撰寫不同類型的文章來扮演不同的角色,也不斷提醒自己必須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周圍的世界。 

 

按作者所言,金庸有些筆名,甚至在使用當下刻意隱瞞身份的,如「徐慧之」和「黃愛華」,前者在《明報》的一個名為〈明窗小札〉的專欄寫了歷時近六年,後者在《明報》〈自由談〉專欄寫了一個〈論祖國問題〉系列,共六十四則。由刊登至完結,金庸一直沒有表露過其作者身份,甚至是刻意隱瞞。

 

以上述兩種方法為全書綱領,足以讓讀者稍為清楚領略金庸的「另類人生」。

論祖國問題封面

「報人金庸」的小彩蛋

金庸的文字,不論是否武俠小說,既然大多都先在報紙雜誌發表,本書當然蒐集了大量剪報,讓讀者能原汁原味地閱讀不同時期、不同身份、不同視覺的金庸。金庸自少年時代已與報刊結下不解緣,在考慮本書裝幀時,設計師也做了兩個小彩蛋,向報人金庸致敬。

 

其一,在封面外包裹特大書腰,以金庸在各種報章曾刊載過的專欄文字,拼湊一份只屬「另類金庸」的懷舊報紙,含影評、歷史隨筆、時事議政、翻譯著作、文化評論、輕鬆笑料、讓讀者在一份報章內閱讀多面金庸。

 

其二,隨書贈送一張貼紙,截取金庸歷年來在報章曾寫過的部分專欄版頭小圖標,極富藝術感和時代氣息;也有金庸不同時期的專欄親簽筆名,小小的心思,深深的緬懷。

東南亞周刊

各個方向探討金庸的武俠小說大不乏人,但似乎武俠小說之外的金庸著作,談論的卻極少。《另類金庸──武俠以外的筆耕人生》揭開重重面紗,欲領讀者一睹這位文學巨匠的側影。

 

正如為本書寫客序的鄭明仁所言:《另類金庸──武俠以外的筆耕人生》稱得上金庸武俠小說以外的百科全書,喜歡金庸或查良鏞作品的讀者,不容錯過。

本文剪輯自鄺啟東著《另類金庸──武俠以外的筆耕人生》自序,有刪節、增補及改寫,標題為小編自擬

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