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地下財富——鮮為人知的香港礦藏

香港從一個小漁村蛻變為國際金融中心,已是耳熟能詳之事。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香港的採礦業曾經相當蓬勃。香港志系列自然卷《自然資源與生態》記錄了本地各種礦物資源,以及它們的開採歷史。

金屬礦物資源

香港具有經濟價值的金屬礦物主要有鉛、鎢、鐵等。

香港規模最大的鉛礦位於東北的蓮麻坑,於十九世紀已被發現,初期由葡萄牙人開採。二十世紀初是礦場最興盛的時期,一度有2000名礦工工作。二戰爆發後,礦場在1940年暫停運作。日佔期間,日軍為獲得製造子彈頭的鉛,曾經進行過小規模開採。二戰結束後,礦場重新運作,但主要設備大多被拆除或破壞,最終於1962年初關閉。

香港最大的鎢礦場位於沙田針山,1935年開始被大規模開採,礦場在日佔期間仍然運作,在1950年代達至高峰期。到了1960年代,鎢的價格下跌,採礦活動隨之式微,針山鎢礦亦在1967年停止開採。今日所見的城門隧道上方,正是已荒廢的針山礦場。

馬鞍山是最大的鐵礦開採點。礦場自1906年開始開採,戰後安裝了一間全機械化的選礦廠以提高效率。1960年代初,礦場的年產量超過20萬噸,最蓬勃的時期曾養活近萬名礦工及其家人,直至1976年才停產。後來礦場和相關建築經過活化,讓公眾了解這段歷史。

▲《香港志》收錄馬鞍山鐵礦床的照片。(圖片來源:《香港志:自然 自然資源與生態》)

非金屬礦物資源

香港具經濟價值的非金屬礦物資源中,以高嶺土、海鹽及花崗岩比較為人熟悉。

高嶺土常用於製造陶瓷。大埔碗窰村曾開採高嶺土,最早可追溯至明代。當地後山現稱「打泥洞」一帶蘊藏豐富高嶺土礦,加上海路交通方便,令陶瓷生產工業得以發展,成為香港早期重要工業活動之一,碗窰村更有「海濱瓷都」之稱。碗窰村的生產活動一直持續至二十世紀初,於1930年代才停產。現今上碗窰村設有「碗窰展覽」,介紹相關歷史。除了碗窰村外,茶果嶺、赤鱲角、青衣等地都曾經開採過高嶺土。

鹽是其中一種最普遍的礦物。香港產鹽歷史可追溯至西漢,在宋代進入全盛時期,現今大嶼山及九龍東一帶設有官辦的鹽場。元、明時鹽場逐漸被撤廢或合併,清初遷海後鹽田荒廢。英佔後,在港府鼓勵和發展下,大澳鹽業興盛,以至市區有一半面積是鹽場,直至二戰後才式微。昔日鹽田分布於觀塘、西貢、沙頭角、大埔、屯門和大嶼山等地區,遺址現今只見於大澳及西貢,經活化後作教育及旅遊用途。

花崗岩是常用的建築物料,亦是香港石礦場主要開採的岩石。香港打石業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間,遷海導致鹽業沒落,一些人投身打石業。英佔初期,由於需要大量石材建設維多利亞城,因此港府開發多個石礦場,港島筲箕灣、石塘咀及摩利臣山,以及九龍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及鯉魚門等石場發展起來。城市建設促成石礦業日漸蓬勃,直至1960年代港府實行火藥管制,影響生產成本,導致石礦場陸續關閉,現時還在運作的只剩下藍地石礦場。

▲《香港志》收錄鹽民採鹽的照片。(圖片來源:《香港志:自然 自然資源與生態》)

  閲讀 · 推薦  

作者:香港地方志中心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60791

 

本卷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介紹香港的自然資源,包括水土礦石、再生能源資源;另一部分介紹生物,大至大型哺乳類動物,小至微型真菌,提供最新的物種清單。大自然的浩瀚,文字符號難見全貌,本卷引領讀者返回現場,一睹香港原生態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