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城市地標 | 定格西式建築,觸摸我城往昔

中國的名城古都大多經歷千百年的演變,香港與此相比,不論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層面上,過去百多年的發展規律與這些城市均截然不同。在百多年的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中,加上罕見的地理環境,香港漸漸孕育出獨特的面貌,不論城市景觀或社會結構,都具有多層面的特徵和文化脈絡。

文物建築是城市的標誌,亦是歷史的活見證。今天香港僥倖留存下來的文物建築已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但隨着城市發展,它們大多隱沒於高樓大廈之間,被人遺忘。本書作者陳天權投入本地史、文物建築和宗教節日的研究近二十年,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導師和導賞員,希望透過《城市地標》,引起大眾注意這些在英治時代興建的地標,從而了解香港如何走過這百多年的路。

本文將概略介紹過去百多年不同時期之際,在香港形形色色的西式建築。

——「殖民地式建築」 ——

香港開埠初期即有西式建築出現,當時尚未有建築師,只靠皇家工程師或測量師興建。他們以英國喬治時期的古典復興式房屋為藍本,因應亞熱帶地區的炎熱潮濕氣候而作出改動,並加入香港本地工藝和物料,統稱為「殖民地式建築」(Colonial architecture)。殖民地式建築以花崗石(麻石)和磚建造,簡樸實用,立面加了寬闊遊廊(verandah),窗門裝上木質百葉簾(wooden shutters),防止陽光直射室內。房間按照英國傳統設置壁爐,上接煙囪。屋頂多為金字形,鋪上中式雙筒雙瓦。

經過時間洗禮,香港只有少數殖民地式建築留存下來。屬於19世紀的有三軍司令官邸(1846年)、美利樓(1846年,2000年在赤柱重置)、中區警署營房大樓(1864年)、天文台(1883年)、水警總部(1884年)、華人精神病院(1891年)和高街精神病院(1892年,只保留立面)等,大部分現已改作其他用途。

20世紀初的殖民地式建築,可見於鯉魚門軍營(今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域多利軍營(今香港公園)和威菲路軍營(今九龍公園)所留下的舊營房。

▲前鯉魚門軍營始建於19世紀末,其中第十座有長長的遊廊,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 維多利亞時期 ——

提起英治時代的建築物,都喜歡以「維多利亞式」來形容。「維多利亞」是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她於1837年登基,1901年逝世,在位64年。期間興建的樓房有「古典復興式」(Classical Revival),亦有「哥德復興式」(Gothic Revival),兩種風格互相競爭。前者又稱「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回歸希臘和羅馬的美學原則,結構對稱,講求比例;後者又稱「新哥德式」(Neo-Gothic),仿效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裝飾豐富,利用尖拱和尖塔達至向上飛升的效果。

香港的哥德復興式建築多見於教會物業,例如香港墳場聖堂(1845年)、聖約翰座堂(1849年)、伯大尼修院(1875年)、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1888年)和納匝肋修院(1896年)等,都在維多利亞時期落成。

耗時12年建成的最高法院(1912年),由英國建築師以古典復興風格設計,左右對稱,中央有一個優美的圓拱頂,讓人感到法院的莊嚴。大樓四周圍以遊廊,有數十支高聳的圓柱和方柱貫通上下兩層。法院前面和後面均有開揚空間,令建築物更顯氣勢,可與同期在歐洲落成的建築物媲美。

▲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採用哥德復興式設計,擁有尖拱、尖塔和飛扶壁等特色。

—— 愛德華時期 ——

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於1901年接任英國元首,在位只有九年,1910年逝世,期間所建的樓房可統稱為「愛德華時期建築」。他的繼任人是喬治五世(George V)時期的建築物也被歸入愛德華時期。

愛德華時期的建築物多採用「新巴洛克」(Neo Baroque)風格,仿效巴洛克年代(17至18世紀),衝破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規律,令建築物豐富多變,外牆可見複雜線條和曲線裝飾,香港大學本部大樓(1912年)的塔樓和灣仔郵政局(1913年)的山牆便是其中的例子。

外牆使用大量紅磚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例子有訊號塔(1907年)、陸軍醫院(1907年)、北約理民府大樓(1907年)、甘棠第(1914年)、中央裁判司署(1914年)、尖沙咀火車站和鐘樓(1915至1916年)、英皇書院(1926年)和聖保羅男女中學(1927年)等。

愛德華時期也有些建築物使用紅磚與白灰泥交錯的裝飾,以營造色彩效果。例如九龍英童學校(1902年)、聖安德烈堂(1906年)、上環街市(1906年)、中區警署總部大樓(1919年)等,外貌奪目。

中區填海工程完成後,新海旁冒出一批華麗的大型商廈,富有巴洛克特色。部分大樓的屋頂可見洋蔥頂或圓拱頂塔樓,附以小尖塔裝飾,結合印度伊斯蘭和英國的建築特色,被稱為「印度撒拉遜」(Indo-Saracenic)風格,屬於「折衷主義」(Eclecticism)一種,例子有香港會所(1897年)、皇后行(1899年)和太子行(1904年)等。

▲舊上環街市利用不同顏色物料來增加裝飾效果。

—— 包浩斯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築美學出現轉變,不再執着於花巧裝飾,以減輕成本,同時大膽使用新技術和新物料,為20世紀的現代建築注入生氣活力。期間形成兩種主流風格,一種為「包浩斯」(Bauhaus),另一種為「裝飾藝術」(Art Deco)。

「包浩斯」的名稱源於1919年在德國創立的包浩斯設計學院,該校老師認為建築設計要乾淨利落,不加裝飾,表現工業時代的實用美學,採用最省力的方式,重視建築物的功能。由於這班建築師和設計師勇於挑戰正統權威,1933年受到納粹政府排斥,學校被迫停止運作,師生轉往美國和其他國家發展,因而影響世界建築潮流。二戰後許多城市進行重建,包浩斯設計獲得廣泛採用。

包浩斯建築屬於「早期現代主義」(Early Modernism),香港現存例子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二代大會堂(1962年),它分高、低兩座,中間以紀念花園連繫,各有不同功能, 讓人一目瞭然。

九龍窩打老道以西的加多利山住宅群,自1930年代起興建,1950年代大規模擴建,形成一組低密度的建築群,全是包浩斯風格,外牆髹以白色,在香港現代建築史上佔一席位。

▲加多利山洋房以白色為主,設計簡約,形成一批包浩斯建築群。

—— 裝飾藝術 ——

裝飾藝術風格流行於20世紀早期,建築物捨棄古典或哥德式風格,使用幾何形狀或放射式的重複圖案,流露出時人的審美觀。「裝飾藝術」的名稱來自1925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現代裝飾和工業藝術博覽會(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Modern Decorative and Industrial Arts),當時展示了許多走在潮流尖端的產品設計,引起社會注意。

這股風潮迅速影響歐美,繼而傳到香港。第三代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總行(1935年)由巴馬丹拿建築師樓設計,是典型的裝飾藝術建築。立面以垂直線條處理,樓身與頂部呈疊級形態,室內設有中央空調和快速升降機,被譽為「由開羅至三藩市之間最先進的建築物」,帶領中環商廈潮流。

這種時髦風格在1930年代的香港大行其道,因而出現九龍木球會(1932年)、深水埔公立醫局(1936年)、英皇佐治五世學校(1936年)、中華電力公司總部大樓(1940年)等建築。有些裝飾藝術建築保留較多古典元素;有些則減掉所有裝飾,轉向流線形設計,例如灣仔街市(1937年)。

二戰後,裝飾藝術風格仍然流行,香港大學校長寓所(1949年)、中國銀行大廈(1951年)等是當中較顯著的例子,過去有不少戲院也採用這種風格。

20世紀上半葉是包浩斯與裝飾藝術盛行的年代,兩者相似,喜用簡潔或流線形設計,常在屋頂加插旗杆。不同的是,包浩斯基本上沒有裝飾,建築物可以高低錯落;裝飾藝術則講求對稱設計,外表仍可保留少許裝飾。

▲香港大學校長寓所結構對稱,中央有弧形門廊和幾何浮雕裝飾。

—— 中西合璧 ——

香港在20世紀初開始出現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特點是採用西方技術興建樓房,但添加中國古典式樣,最明顯是有中式屋頂。它們多出自外籍建築師的手筆,後來由留學歐美回來的華人建築師接手,令本地建築大放異彩。

廣華醫院(1911年)、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所(1918年)和馬場先難友紀念碑(1922年),均在西式結構加入中式元素,以迎合華人觀感。此風格在1930年代頗為興盛,有富裕人家大宅,例如虎豹別墅(1935年)、景賢里(1937年)和龍圃(1950年代至1960年代);也有修院和教堂,例如華南總修院(1931年)等。此外,佛教的東蓮覺苑(1935年)和弘法精舍(1939年),以及儒家的孔聖講堂(1935年),也是以西式結構表現中式外貌。

戰後社區重建,舊廈換成高樓。商業大廈跟隨世界潮流採用長方體設計,使用鋼筋混凝土、鋼架和玻璃等現代物料,稱為「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隨着城市急速發展,戰後興建的大樓正陸續拆卸,新廈愈建愈高,風格不一,有些更呈現不規則或流水般的設計。它們能否持久並形成多人跟從的風格,有待將來建築界去作判斷。

▲景賢里是一座富有中式味道的西式結構建築

本文剪輯自陳天權著《城市地標:香港早期西式建築》,有刪節

閱讀推薦

作者:陳天權

ISBN:9789888809943

 

文物建築是城市的標誌,亦是歷史的活見證。今天香港僥倖留存下來的文物建築已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但隨着城市發展,它們大多隱沒於高樓大廈之間,被人遺忘。回歸前後,社會上掀起本地史熱潮,市民對舊建築擁有一份情懷,特別是滿載集體回憶的地標;政府亦意識到要加強保育歷史建築,推出活化閒置歷史建築的計劃,令它們得以重生。

本書以香港歷史發展為脈絡,串連英治時期現存的重要地標,類別涵蓋行政、軍事、法治、醫療、商業和會所等,絕大部分已成為法定古蹟或評級建築。本書初版面世後,反應不俗,作者遂在原有基礎上增補四篇新文,分別是九龍塘花園城市、太子道和窩打老道的地標、青龍頭園林大宅龍圃,以及香港現存最長的騎樓街,亦修訂舊作中已過時的資料,更換部分圖片,是原書增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