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忙?還是匆忙?

忙,並不是一件壞事,說明有事可做,能讓人感到充實。但是,當一個人忙得來不及思考,暈頭轉向,連現實也看不清時,這種令人暈眩的忙,就變成了一種病——「匆忙症(Hurry sickness)」。

 

匆忙是機械性、令人疲於應付的忙,它會把活生生的人變成機器,令人們喪失最寶貴的激情和創造力;至於真忙則是在聚精會神之中忙碌,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激情和創造力。

 

著名導演托尼.帕爾默說過:

 

「匆忙是對生命毫無意義的消耗,而真忙是對生命意義非凡的創造。沒有人一方面處在匆忙的狀態中,一方面還能創造出好的作品。偉大的作品之所以偉大,不是在不假思索的匆忙中一蹴而就,而是在靜靜思考中逐漸形成的。」

 

現在,隨着無線網絡科技的突飛猛進,都市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海量資訊流動的世界中,人們難以避免遇上顛簸、碰撞和擠壓,也不得不變得匆忙。下表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傳統和網絡世代的交替

2000年
工作是一個地點
工作很穩定
技術專家居於幕後
上班時間固定,如朝九晚五
在辦公地點才能工作
職業規劃是長線的
注重工作經驗
報紙是主要消息來源
市場研究數據
以個人簡歷或郵件應聘
單向交談
一年換一次工作

 

2020年
工作是一個過程
工作很易丟失且不穩定
技術專家坐在董事會
隨時都可以工作
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
職業規劃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注重年輕活力
網絡是主要訊息渠道
大數據(Bigdata)
在網絡上載求職訊息
全體參與
一年換四次工作

 

生活和工作的變化超乎所有人預料,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訊息在吞噬和分散人的注意力。我們變得越來越匆忙,越來越沒有耐心,因為當我們處於訊息高壓狀態下,就會產生無法停止的數據流,超過負荷的心態,最終會養成習慣性的匆忙。這也衍生出一種常見現象:人們無論到甚麼地方都要帶着智能手機,以防自己被世界遺忘,或者錯過了甚麼訊息。

圖 unsplash

手機成了匆忙者的新器官

 

為了適應環境變化,智能手機似乎成了人類的一個新器官,片刻不離手。我們吃飯時看新聞及收發訊息,搭車時看網頁和閱讀電郵,但當各種各樣的訊息源源不斷迎面湧來之際,人們也承受了巨大壓力。其中最大的壓力之一,就是無端被打擾,讓我們分心走神,疲於應對。例如當我們正在進行重要談話時,手機App推送的訊息會強行闖入,無情地擾亂我們的思路。甚至晚上床幃之間,當我們正跟戀人親熱時,訊息的提示聲也會不識趣地響起。

 

人在頻繁遭打擾的情況下,便會很難集中精力做事。更大的問題在於,這還會為人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不自禁地產生「一切都失控了」的無力感,繼而讓我們變得更加匆忙,失去創造力。

 

此外,由於內心的無力感,匆忙症患者的心理狀態很不穩定,容易生氣、激動,或盛氣凌人,或冷酷無情,或狂躁魯莽,令旁人覺得害怕,不願意親近。一位匆忙症患者曾對心理治療師剖白:

 

在匆忙中,我停止了思考,也失去了美好的感覺,常常陷入煩惱、憤怒、怨恨、恐懼、沮喪、失望和自責。我跟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岌岌可危。我迷失了自己,卻不知道為甚麼會走到這一步。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甚麼。最令人傷心的是,除了我自己之外,似乎沒有人明白我的感受。我的困境是一樁秘密。

 

科技發展,原本是為了幫助人們過更美好的生活,並不是要把我們變成機器。而匆忙症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令我們的心變得支離破碎,活在一套固定的程序裏,讓我們變得機械、麻木,失去創造力,甚至喪失人性。

本文節錄自《擊退匆忙症》

擊退匆忙症

作者: 釘子心理互助組

出版商:非凡出版

ISBN:9789888760695

 

每天生活得忙忙碌碌?

總覺得陷入了時間荒?

白天焦慮煩躁,夜晚輾轉難眠? 

你走路快、說話快,念頭也轉得特別快,彷彿不停轉動的陀螺,最後卻總是白忙一場?

本書藉着30個心理治療個案,從腦神經學及心理學雙管齊下剖析「匆忙症」,助讀者跳出空轉人生,重回成功軌道!事實上,匆忙症不僅是身體和行為上的忙碌,更是一種內心的緊張、浮躁、焦慮和無序,本書揭示這個最新都市病的表現、危害、根源,以及自我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