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燈塔紀行 | 香港舊時輔航印記

香港是南下海上絲路的一個重要地點。也許有人質疑香港在歷史上就海上絲路的參與究竟有否發揮作用。黃天便引出羅香林的研究。據《新唐書》卷四十三〈地理志〉謂:「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又引《嶺外代答》:「三佛齊之來也,正北行,歷上下竺、與交洋,乃至中國之境。其欲至廣者,入自屯門;欲至泉州者,入自甲子門。」羅香林下結語:「夫自廣州出海,既必自屯門揚帆,而自外國至廣,又必入自屯門,則屯門昔時為廣州海上交通之外港,不言而喻。」

 

位於新界屏山的聚星樓,始建於14世紀中後期,是香港唯一一座現存中式古塔。整座塔以青磚砌成,六角翹簷塔身,原高七層,因遭暴風吹襲,現只餘底下三層。塔的底層開長方形入口,往上兩層正面有拱門形或圓形開口,相鄰兩側均有小型正方形開口。在《鄧氏族譜》中的《屏山鄉全圖》,聚星樓記作「文塔」,向西朝向,立於河灘,顯然是一座地理輔航建築。

▲聚星樓現狀(圖片來源:燈塔項目團隊拍攝)

除聚星樓外,新界西貢清水灣半島南部的大廟灣還有一尊大廟灣刻石,記錄了香港的另一座輔航建築。大廟灣刻石刻於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是香港最早有紀年的石刻。刻石石面朝南,長約10尺,高約5尺,厚約5尺。石上刻有108字,共9行,每行12字,其中有一字模糊不清,已難辨認。刻文記載了來自開封的鹽官嚴益彰與友人到南北佛堂門遊覽的事跡,南佛堂與北佛堂兩處廟宇的歷史關係,更清楚提及建於北宋真宗大中符福五年(1012年)的一座南堂石塔。

▲簡又文著《九龍宋皇臺遺址碑》拓本(圖片來源: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相傳,南堂石塔位於現今東龍洲北岸。《竹園莆崗林氏族譜》中的一段文字,則佐證了南堂石塔的存在及地理位置。資料顯示,福建莆田林氏兩兄弟沿海通商,所乘船隻在佛堂門海域外遇暴風雨沉沒,幸抱住海上守護神林默娘的木像漂浮,最終平安上岸,並於石塔下建廟,供奉林默娘;後來因香火鼎盛,則在對岸另立一廟供奉,即今日北佛堂天后廟。這段故事確認了古塔的存在,更暗示林氏兄弟漂浮海上,憑石塔方向指引,尋岸登陸。位於宋皇臺港鐵站旁的《九龍宋皇臺遺址碑》,也載有這座石塔的蹤跡。據碑文記載,南宋末年端宗趙昰與少帝趙昺乘船逃難,於景炎二年(1277年)某日在一座古塔休息。歷史學家簡又文教授在考證後得出,此石塔即為南堂石塔的結論。由此可知,香港水域在宋朝時就已出現輔助古人航海的建築地標。

閱讀推薦

主編:黃天、景祥祜、楊宏通

ISBN:9789888807871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燈塔,照亮了來路,亦指引着遠方。

 

香港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古蹟的地區之一,這些「沉默的守望者」一直見證着香港的發展,它們的故事卻鮮為人知。本書通過整理文獻、建築圖則、航線地圖、舊照、訪問,甚至以數位技術還原舊時燈塔,製作多個3D 模型,全面呈現香港以至澳門燈塔的人文歷史。

 

本書先從宏觀出發,介紹海上絲綢之路一帶的古式輔航建築,以至現代燈塔的運作原理和作用,勾勒香港、澳門與海上絲路的歷史聯繫。隨後章節詳細介紹八座燈塔,包括鶴咀燈塔、香港新舊青洲燈塔、黑角頭燈塔、汲水門燈塔、橫瀾島燈塔、燈籠洲燈塔,以及位於澳門的東望洋燈塔,以便讀者全面認識燈塔與中西航運歷史的關係。除燈塔之外,書中也細說了燈塔管理員的守塔故事。

 

隨書並附多段燈塔紀錄片,將現存的港澳燈塔帶到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