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是Dream Girl和Mr.Right?
其實,真的不知道為什麼「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在我們的文化中會成為Dream Girl和Mr. Right的代名詞。相信白雪公主的故事大家都已經相當熟悉了,今天我們不如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構一下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吧﹗看看除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之外,這個童話還教會了我們甚麼?
某日,一名富商的兒子正坐在他引以自豪的座駕裏在城中四處奔馳。當那富二代沉醉於那昂貴的引擎所發出的「隆隆」聲時,他不知不覺地駛進了紅磡區。就在他經過X國殯儀館的時候,富二代無意間望見地下靈堂的堂上遺照。就在那一剎那,他就像丟了魂似的。他感到相片中的死者容貌驚為天人,他心想:「這是我看見過的……不﹗也許,在未來一生之中,我再不可能見到如斯貌美的人﹗」他立即丟下他的名車,跑到靈堂裏細看死者的遺容。一如富二代所料,親眼看到的遺體果然是美艷不可方物。於是,他向靈堂裏的親友提出買下遺體的請求。親友們當然不答應。富二代不停地遊說死者的親友,不斷的懇求、哀求,甚至於乞求。親友們看到他如此誠懇,終於被他的誠意所打動,同意讓他把遺體帶走。
各位讀者們,以上的故事很荒謬吧?不過,這可是不折不扣的,來自〈白雪公主〉故事的情節啊﹗王子騎白馬入森林,偶爾拜訪了七位小矮人,並見到躺在玻璃棺材中的陌生女子遺體。王子立即變得異常激動。一會兒要向小矮人買走白雪公主和棺材,一會兒又對他們苦苦哀求。這樣才打動了小矮人,讓他帶走白雪公主的遺體。所以,如果讀者們覺得上述富二代的故事有多麼不合理,〈白雪公主〉的故事就同樣有多麼的不合理。王子的角色真的可說是「相當有可疑」。為甚麼他會有買走一具遺體的慾望呢?為甚麼他會願意娶一位素未謀面的、而且更是剛死而復生的女子呢?誰人能夠對一位陌生的女子說出「我愛你勝過愛世界上的一切」的情話呢?甚麼人會娶一個小女孩為妻子呢?
咦?等一等﹗讀者們應該留意到了,筆者最後一條問題是用「小女孩」來形容白雪公主。未知各位在讀〈白雪公主〉的故事時有沒有留意故事的時間發展呢?﹗故事開始的時候,作者指「白雪公主還沒有長大」她的母親就死了。之後,魔鏡首次對後母說「白雪公主要比你更加漂亮」一語時,白雪公主那時是七歲,繼而引發後母叫僕人殺死白雪公主。就在僕人帶公主到森林準備殺死的同日夜晚,白雪公主就到了小矮人的家裏並住了下來。就在僕人回宮覆命後,王后已透過魔鏡得悉公主沒有死。之後的故事情節就是王后反覆地進行「去小矮人住處>殺公主>夜晚來臨前回到城堡問魔鏡」的行刺活動。因此,當白雪公主躺入玻璃棺材的時候,她大約仍是一個七至八歲的小女孩吧。既戀屍又戀童……這位王子的心理障礙問題可真不少……
不如我們就藉此機會,講一講心理障礙的問題吧﹗其實,有許多人對心理問題都很有興趣,卻可惜只有一知半解。
在心理學家眼中,當指某人患有心理障礙時,那是甚麼意思呢?「正常」的心情不好與「不正常」的心理障礙之間有沒有清楚的界線呢?心理學家和其他臨床工作者是如何判定一個人甚麼時候才算是「不正常」呢?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簡稱DSM-5)的定義:
精神障礙是一種綜合症,其特徵表現為個體的認知、情緒調節或行為方面有臨床意義的功能紊亂,它反映了精神功能潛在的心理、生物或發展過程中的異常;而且精神障礙通常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活動中顯著的痛苦或傷殘有關。
從以上的定義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偶爾的、因某一事件而一時之間感到情緒不穩(例如,戀人分手、父子吵架、上司苛責等),並非心理學家定義下的精神障礙。第一,若然一個人患上精神障礙,他除了情緒之外還有可能會在認知、行為、生理上出現異常。例如,當一個人患上重度抑鬱障礙的時候,他出現的問題絕非只有情緒上的傷感,他的認知可能會變得消極,如感到自己毫無價值、常常出現不當的內疚感;生理上亦會感疲勞或精力不足。第二,他會因精神障礙而出現功能不良或紊亂的問題,以至無法追求正常的生活目標。例如,當一個人患上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時候,個人方面常感到坐立不安,社交方面他亦容易被激怒;既無益於自己個人幸福,又容易讓他人感到受威脅。
著名的心理學家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 1933—)就參考了現存說法,提出了七項可用以標識「不正常」的標準。當中包括:
♦ 痛苦或功能不良;
♦ 不適應性;
♦ 非理性;
♦ 不可預測性;
♦ 非慣常性和統計的極端性;
♦ 令觀察者不適;
♦ 對道德或理想標準的違反。
回想白馬王子在故事中的所作所為,我們當然不可能覺得一個有可能當國王的人,喜歡在街上購買美女屍體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吧?﹗戀屍、戀童、乞求珍藏屍體…… 到底他符合了多少項上述用以標識「不正常」的標準呢? 判斷白馬王子為一名患上精神障礙的人士,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
因此,以後若有人稱讚你:「嘩﹗你果真是一位白馬王子﹗」記得說不!
本文摘錄及改編自《王子公主診療所:童話心理學教室》
王子公主診療所:童話心理學教室
作者:潘啟聰
出版商:非凡出版
ISBN:9789888807772
十個童話故事,助你輕鬆讀懂二十個心理理論!
既搞笑又認真的心理學入門讀物!兼顧知識性與趣味性!
灰姑娘是心機滿滿的綠茶?
睡美人睡了一百年,她會發夢嗎?
青蛙王子最終可能被公主殺死?
跟着心理學家讀童話,除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之外,童話還教會了我們甚麼?
《王子公主診療所:童話心理學教室》借童話故事的分析,辛辣地對童話角色作出批判,用輕鬆有趣的寫作手法講授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書中涉及多個心理學入門書籍常見的概念和主題,包括:心理學研究方法、父母教養模式、愛情三角論、哀傷的五個階段、性別角色的獲得和學習、睡眠的研究、人生八階理論等。是一本既搞笑又認真的心理學普及性讀物。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