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每當變幻時 便知時光去|寫下人生起跌的盧國沾

著名填詞人盧國沾先生於早前離世,享年75歲。被譽為「香港詞壇聖手」的盧國沾畢生創作逾3000首詞作,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數之不盡,當中包括不少為劇集填寫的主題曲,如〈田園春夢〉、〈小李飛刀〉、〈決戰前夕〉、〈大地恩情〉及〈人在旅途灑淚時〉等。

盧國沾早在七十年代在TVB出任創作主管,後來兼任填詞人,為電視劇主題曲及一些日本卡通歌曲填詞,那個階段,盧氏令筆者較深刻的作品是一首沒有正式發行唱片或盒帶的兒歌—日本特攝片《鐵金剛》的同名主題曲,由當時「四朵金花」組合之一的張德蘭(當時藝名張圓圓)主唱,算是其中一首經典的早期日本片集歌曲。

盧國沾在無綫的早期作品

在很多人眼中,盧國沾是一個為麗的電視寫下無數家喻戶曉作品的主腦人物,其實他早期亦曾為TVB寫下不少名噪一時的電視劇作品,與黃霑可說是同一時期起步的創作人。盧國沾在著作《歌詞的背後》也曾提過,1975年因為監製林德祿一問:「有冇膽寫歌詞?」回一聲:「拿來試試。」此後便成了一位香港極具影響力的詞人。

盧國沾創作第一首作品〈田園春夢〉(《巫山盟》插曲,1975年)之時,筆者只是一名剛滿6歲的小孩。當年家裏已添置電視機,已經算是幸福的一群,因為有一些同班同學甚至連電視也沒有,因此我對電視的熱愛及投入度更深,更為用心地把劇集歌的歌詞及旋律記在腦海。

當年有不少電視歌曲教年紀小小的我印象難忘,其中一首正是盧氏的作品,首四句如新詩一般的〈何處覓知音〉(《江湖小子》主題曲,1976年):「望斷天涯路/何處覓知音/知音人不在/苦煞有心人」。那時我還未懂得句子真實含意,但已把歌詞深深記在腦海,劇中情節已不大記得,唯獨這歌曲刻骨銘心,可想而知歌詞的重要性!

陸小鳳與小李飛刀的成功

在盧國沾轉投佳藝電視之前,他先後為改編自古龍作品的《陸小鳳之金鵬之謎》(1976年)、《陸小鳳之決戰前後》(1977年)以及《小李飛刀》(1978年),寫下多首主題曲及插曲,幾乎每一首都是傳頌一時之作。其中《陸小鳳》及《小李飛刀》主題曲的首句歌詞:「情與義值千金」、「難得一生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成了當年香港男士們的經典金句。

盧國沾在這批作品中所寫的詞,都把劇中人物的個性以文字刻劃出來,《陸小鳳之決戰前後》插曲〈決戰前夕〉就把故事中西門吹雪與葉孤城在決戰前夕的男兒心底話表露無遺,被奉為經典;猶記得九十年代初,筆者在卡拉OK中常聽到很多成年男士高歌此曲︰「男兒天職保家眷/兒啼妻哭/內心撩亂/難尋進退失方寸/前途生死/我實難判斷」。這份男兒本色的心態描述,十分切合七十年代初男主外女主內的香港社會狀況。可見歌曲得以流行,與社會生活環境亦有一定關聯。

另外3首歌曲,由張德蘭幕後代唱的〈鮮花滿月樓〉、〈願君心記取〉及〈落花淚影〉,在電視劇播出之時,那一段又一段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因此亦成為許多市民的回憶片段。

跳槽佳視,再到麗的

1978年,梁淑怡、林旭華、劉天賜、盧國沾、葉潔馨和石少鳴6位本為TVB的高層要員,被佳藝電視高薪挖角,因而開始了盧國沾另一個創作階段。盧在佳藝電視短暫的日子中創作了一些電視劇主題曲,〈流星蝴蝶劍〉是其中之一,卻因為佳視在宣傳上大灑金錢,又收不到預期效果,因此很快入不敷支,導致公司倒閉,讓盧國沾碰到人生起跌,人情冷暖,種種經歷衝擊着他。

直至1979年,他加入麗的電視後,把這些心結一一放進歌詞裏。因此我們細味他的作品時,不難感受到他的心情及所面對的種種挑戰。筆者認為他把自身經歷寫進歌詞裏,是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感性時期,能帶動人心,亦可說是道盡人生的一面鏡子,說可以從他的歌詞中領悟人生亦不為過。

打從入主麗的後,盧國沾的創作漸入佳境,內容以小人物及大時代變遷為中心,歌詞中往往發揮出堅強不屈的訊息︰

〈變色龍〉:掌控不了的人生變幻

〈天蠶變〉、〈天龍訣〉:與天比高的氣概

〈大內群英〉:官場鬥爭

〈太極張三豐〉:豪氣風骨

〈戲劇人生〉:坎坷的命運,頑強的鬥志

〈人在江湖〉:對抗命運的頑強得失

〈大地恩情〉:對家庭的告白

〈古都驚雷〉:大時代的動盪

〈金山夢〉:奮力前進的夢

〈浴血太平山〉:為生存的對抗

〈萬里長城永不倒〉:不屈不撓的家國情懷

〈再向虎山行〉:勇往直前的衝勁

〈秦始皇〉:滔天蓋地的氣勢(亞視作品)

這段時期麗的電視的劇集,在劇情與製作上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吸納了不少觀眾,電視劇主題曲數量與日俱增,造就出香港電視劇的最輝煌的年代。

盧國沾除了經典的武俠劇外,亦同時填上大量時裝青春小品劇集的歌曲,其中〈青春三重奏〉及〈IQ成熟時〉(蔡楓華主唱)、〈驟雨中的陽光〉(曾路得主唱)及〈甜甜廿四味〉(盧業瑂主唱)等,膾炙人口,為電視劇注入了青春浪漫氣息。

在芸芸創作人當中,盧氏的作品質量往往能保持平穩水準,時至今日,重頭細聽這些歌曲亦不覺過時。其所寫的電視劇歌曲以民初或古裝背景居多,用詞較典雅,比較近文言文,幸而詞彙用字上不會過分雕琢及深奥,普羅大眾容易瑯瑯上口,詞鋒走自然細緻方向,與霑叔大刀闊斧中略帶豪爽的感覺截然不同,奠定了他一代詞人的基石。

▲本文摘自《電視汁撈飯──跳進劇集歌大時代》,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