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那些年,舞獅賀歲的那些事

春節期間,不難見到舞獅表演。獅子作為瑞獸,據說有驅邪壓勝的作用,因此人們會在春節舞獅助慶,祈求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

清末民國時期,活躍於廣東及香港的舞獅活動,大多與武館有關,舞獅也成為練習武術的輔助方法。大至神誕醮會,小至店舖開張,甚至賀壽與過年,都會看到舞獅表演助慶。為了增加娛樂性,舞獅加入「採青」環節。「採青」也有多種方法,如「地青」、「高青」等。生菜寓意「生財」。舞獅頭者甚至利用「獅口」把生菜剝成小塊,並在地上堆砌成寓意吉祥的文字。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過去各家門派時有不和,如遇上敵對派系上陣,或當中有好鬥門生舞獅,便往往出現「鬥獅」場面,借機打鬥。當局為加強監管,立例規定凡舞獅、龍、麒麟等都要提前兩周向警方申請許可證,曾犯事有「案底」者不准參加。雖然現在舞獅文化已大為改變,但政府這一政策至今仍然生效。上世紀90年代初,很多學校及社區組織成立「舞獅隊」,武館師傅也走入文教系統教授舞獅。今天大眾視舞獅為「一項集武術、體育和藝術於一身的中國傳統文化」,除了成為民族主義教育一環,更成為一種走向世界的康體活動,有完整系統的教學課程,也有各類國際比賽。2014年,舞獅已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屬於「表演藝術」類別。

 

舞獅表演除了有負責舞獅頭及舞獅尾的兩人,還需要有伴奏隊伍配合,通常是五人組合:一人打鼓、一人打鑼、三人打鑔(鈸)。獅子的起伏動靜及各種情感姿態會隨着鼓樂節拍相呼應而舞動。從前傳統舞獅會有大頭佛一角。大頭佛屬於「師傅位」,除了做出動作引人發笑之外,也有引領獅子的功能,並擔當「天文台」角色,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遇到突發情況或環境生變時(如在「會獅」及「鬥獅」時遇上對手獅子欲侵犯己方的「小動作」),便負責提點及協助舞獅者。若要表演順利,團體合作是不可或缺的,舞動者被獅頭獅被覆蓋,視線受阻,故此無論是大頭佛、敲擊樂隊及在旁領隊,都會有一套手勢或暗號互通。獅子的某些動作也是一種示意符號,這樣團隊間才能心領神會,互有默契地完成表演。


▲本文節摘自《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紮作技藝》

  閲讀 · 推薦  

黃競聰、李凌瀚 著

ISBN: 9789888860227

 

紮作又稱紙紮,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紮作師傅以竹篾、紗紙、漿糊等簡單材料,憑其巧手與經驗,製作出外型千變萬化的紮作品。時至今日,每逢香港傳統節慶或祭祀活動,仍會用紮作品,常見如獅頭、龍頭、燈籠、花炮,以及紙紮祭品如金銀衣紙、衣包等。

紮作與香港人的生活既遠且近,涉及範圍廣泛。本書分歷史、技藝與文化三個篇章,從不同面向介紹香港紮作技藝。除了簡介紮作基本原則與技巧,輔以九種傳統紮作品的製作說明外,也從文化傳統、行業變遷、行會組織、出口貿易,以至官方對外宣傳活動,述說香港紮作技藝的種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