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誰說現代建築不動人?細味大會堂的港式優雅
一本書的生成,可以是經歷重重關卡。《市民的大會堂:延亮六十年微光》從籌備到誕生,經歷了半年時光。
首次由非官方出版一本大會堂專書,它的角色、定位、文化價值在何?
無疑,由民間開展對法定古蹟的建築討論,對這棟現代建築群、歷史與文化價值的梳理,集合了百花齊放的聲音,這種討論的自由可以用精彩紛呈來形容。這本書集合了數位焦點人物訪談,其中有專訪亦有對談,在香港大會堂六十歲這一年,我們作了一次全面的回顧與展望,當作是送給大會堂的生日禮物。
▲大會堂
#最年輕的法定古蹟#
低調、內斂卻前衛的建築風格,香港大會堂建築群是戰後建築現代化的一則寓言。第一代香港大會堂建於1869年,呈華麗宏偉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二戰後在1947年完成拆卸,那是歐洲白人族群的俱樂部,內裏享有圖書館室、小劇場和博物館,與普通市民無緣也無關。第二代大會堂(即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建於1962年,一改以往華麗風,建築物更重視線條美、簡約美及其實用價值,設有全港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美術博物館、婚姻註冊處和音樂廳等,集多功能於一身,目的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為普通市民提供文化和娛樂,是香港邁向現代的重要象徵。
六十年代以來,屹立於中環的香港大會堂徹底改變了香港文化發展的軌跡,它的國際性、藝術性及實用性展現在空間佈局及其承載的文化藝術,自此擔當起重要的推廣文化角色。2009年,古物古蹟辦事處將香港大會堂列入一級歷史建築名冊;時光流轉六十年後,2022年,香港大會堂被古物諮詢委員會通過將其列為法定古蹟,是戰後首幢被列為法定古蹟的現代建築,也是名冊中最年輕的一員。
#東西方文化匯聚之地#
曾經,大會堂作為全港唯一的公共文化中心,見證着許多重要典禮、開幕禮的誕生,例如大學的成立典禮、畢業禮,甚至奧運會聖火也在紀念花園燃點。曾任大會堂經理一職的陳達文在訪談中娓娓道來,他記憶中的大會堂故事。
六十年過去,香港大會堂繼續在原址堅守使命,散發文化亮光,不僅是藝文層面的文化,還有城市歷程的生活文化,雖然事過境遷,早已煙消雲散,但一幕幕經歷,仍活活的顯影在陳達文腦海:多任港督出席在大會堂音樂廳舉行的就職典禮;1963年10月17日,港督柏立基爵士在大會堂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典禮;1964年9月4日,東京奧運會的聖火途經香港,港督戴麟趾爵士在大會堂音樂廳主持歡迎典禮,後在大會堂紀念花園燃起。湊巧這天颱風露比吹襲,他笑言:「當時很擔心聖火被吹熄!」最終聖火被移進音樂廳,派專人看守。
▲《工商日報》1963年10月17日刊載了一則警務處佈告,載錄有關香港中文大學在香港大會堂成立典禮的交通措施安排。
時光荏苒,即使香港大會堂來到今天已不是唯一的文化藝術中心,全港已有其他分區大會堂、藝術中心取代了它的部分功能,但無可否認的是,香港大會堂的貢獻從1962年成立以來,至今仍然有它的角色與功能,亦承載不同年代的市民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市民可以從這裏欣賞到中樂、西樂、歌劇、舞台劇、音樂劇等不同藝術的表現,而大會堂低座亦舉辦不同展覽,吸引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參觀瀏覽。
大會堂領航的文化生活,終究落地生根,深入民心,陪伴港人成長,當天遭嘲諷的「文化沙漠」,歷經灌溉墾耕,終化作綠州。「大會堂的外牆是白色的,早期一些西人指香港人怎懂得欣賞藝術,大會堂只是『大白象』。結果,自開幕那天起,各項設施得到充分利用,獲得很多市民應用,對香港社會發展,大會堂是有貢獻的。」
▲大會堂外觀
#維港文化圈的生成#
香港大會堂位處於維港周邊,連同附近的標誌性建築(如終審法院、匯豐銀行),甚至維港對岸的尖沙咀文化中心、西九文化區,在地圖上畫起來就成了一個維港文化圈,它是獨立存在同時也不是獨立的,文化藝術互相交匯、沾染,市民穿梭維港兩岸欣賞文化藝術,這就是文明生活的重要基礎。
香港大會堂依然是文化地標。我任港島規劃專員時,從資料發現曾有建議把大會堂清拆重建。我是反對的。大會堂的包浩斯建築風格,線條簡潔,大型窗戶有利採光、通風,以功能決定建築形態,服務對象由貴族、中產階層轉向普羅市民,甚具特色。這股建築風氣吹到香港後,不少學校、公共建築都用上了,但大部分已拆卸,大會堂仍維持完整的建築群,包含低座、高座及紀念花園,不應清拆,故我做規劃時,把整個大會堂保留。
大會堂紀念花園
將來「中環新海濱3號用地」地盤竣工時,有一段歷史文化走廊,由渣打、匯豐總行及中國銀行舊總部這三間發鈔銀行起,緊接皇后像廣場、和平紀念碑,再沿行人大平台直走到新海濱,側旁就是完整保留的大會堂。我按這理念去規劃,大會堂是整個歷史文化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貫注了個人情感,但大會堂實在保留了幾代人的回憶,也是中區最具歷史價值的地方,加上海濱不應興建太高的建築物,故應該保留。
▲大會堂高座樓梯
#結語#
未來不是遙遠的想像,而是切切實實的當刻:我們如何去理解、定義以及突破思維之局限,或者今天,就從一冊書中,翻開大會堂之於城市的意義?
市民的大會堂:延亮六十年微光
主編:呂大樂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888808823
六十年的光景,讓表演藝術文化從小眾走向大眾。
這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它不單只是一棟建築物,還連帶一整個建築群;她不僅是一個演藝場地,更裝載著許多代人的靈魂與記憶。時至今天,這裏依然是無數熱愛文化藝術的人所流連之地,它的莊嚴與簡樸,是扎實留在香港人心目中的一個重要象徵。
本書以六十年作為一個時間標記,分為兩大主軸。一是深度分析如何多角度思考大會堂的前世今生,以及它未來的走向及文化定位。二是人物專訪細談與大會堂交往的記憶,當中包括:陳達文、張秉權、盧景文、羅卡、鄭學仁、王無邪、馮永基、凌嘉勤,他們與大會堂的關係尤深。本書結集不同人士的視角,在有限的文字裏一同打開大會堂無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