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七十年代,歐美風行的女性主義運動,讓學者們開始自覺地重新書寫女性的歷史。1973 年,勞拉.莫維(Laura Mulvey)已經撰寫了她著名的文章〈視覺快感和敍事電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其中批評了荷李活電影中視覺奇觀的製造,主要以男性觀衆的視覺快感作為考量。這篇文章最初在英國著名的理論期刊《銀幕》(Screen)上發表,立刻成為女性主義電影學者們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其影響持續至今。差不多與此同時,英國電影實踐和研究者克拉爾.約翰遜(Claire Johnston)發表了題為《女性電影筆記》(Notes on Womenʼs Cinema, 1975)的小冊子,其中包含了她對桃樂西.阿茲納的介紹,以及Gerald Peary 和Karyn Kay 在1974年對於阿玆納的長篇採訪。在七十年代,莫維和約翰遜都有嘗試拍攝實驗電影和理論電影,用自己的實踐身體力行地去打破荷李活女性塑造的程式與神化。但是對於阿玆納的發現仍然意義重大:因為在早期荷李活有聲片的製作體制中,阿玆納是唯一的女導演,以自己的電影對抗主流,她敢於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現女性的欲望與情感,敢於讓影片中的跳舞女郎諷刺台下的男性觀衆,並且讓片中的女性人物尋找有尊嚴的人生。1975 年1 月,美國導演協會也終於舉辦紀念活動,向協會最早的女性會員阿茲納致敬。1979 年10 月1 日阿茲納去世,享年82。她去世之後,對於她的研究一直持續,最為全面的解讀之一,是朱迪絲.梅因的《桃樂西.阿茲納執導》(Directed by Dorothy Arzner, 1994)。

 美國導演協會向阿玆納致敬。

在華語電影歷史中,七十年代,因為有了一位優秀的留美導演唐書璇,處女作《董夫人》在康城電影節獲得好評,讓當時重要文化刊物《中國學生周報》的編者們、年輕的電影愛好者們都十分興奮。我們重讀那時候關於唐書璇的長篇報導和訪談,可以感受到發現一位優秀女導演的熱烈反應。從很多意義上來說,在雲南出生、在台灣長大、16 歲就到美國讀書,二十幾歲到香港拍片的唐書璇,也像伍錦霞一樣,是跨越了很多文化界限的人物。後來像游靜這樣的研究者,也是從關注唐書璇繼而回望歷史,發現了伍錦霞。然而伍錦霞之所以被三四十年代的衆多報刊稱為「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正是因為她之前兩位女性導演都被徹底遺忘:第一章提到的、早在1916 年就自編、自導、自演了《關武帝》的黃女娣,是首位美籍華人導演;在上海拍片的首位女導演謝采貞,早在1925 年自導、自演了默片《孤雛悲聲》。但是這兩位早期女性,因為在一部導演作品之後沒有能夠繼續創作,很快就被電影史遺忘。

伍錦霞是首位導演事業持續多年的女性,這個事實有兩種意義。一方面,這證明她的作品相當成功,她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電影文本,與中國内外的觀眾都能夠溝通。另一方面,她讓「女導演」這個身份與存在,在她入行一兩年後,就在香港廣為人知,這對於行業裏後來的女導演十分重要。如果說她是以特立獨行的男裝形象執導影片的話,在她1939 年10 月離開香港之前半年,女電影人尹海靈已經在香港獨立導演了一部作品、聯合導演了六部。尹海靈的導演生涯,也和伍錦霞一樣,持續到六十年代初。1940 年尹海靈去了新加坡,成為拍攝馬來語電影的首位女導演,現在還留存於世的,是她在戰後導演的、寄託了對老師侯曜懷念的國語片《海外征魂》(1947)。當時至少有一篇文章提到伍錦霞、尹海靈的存在對於女性成為導演是個很大的鼓勵。

持攝錄機的霞哥。

在伍錦霞、尹海靈沒有拍出作品的五十年代,任意之成為香港的「唯一女導演」,作品有19 部之多。任意之之後,朱楓、唐書璇、高寶樹、孫寶玲、俞鳳至、許鞍華、單慧珠、麥靈芝、陳安琪、張艾嘉、張婉婷、羅卓瑤、彭綺華、陳麗英,以及數碼錄影時代來臨後湧現出的黃真真、林愛華、黎妙雪、麥婉欣、麥曦茵、曾翠珊等年輕女導演們,共同形成了香港一個長長的、一直沒有間斷的女導演脈絡。大部分香港女導演,像伍錦霞一樣,都有在兩個不同國家和文化環境生活的經歷,也都在電影中關注普通女性的生活,關注社會變革如何影響兩性關係,以及香港的邊緣身份和移民潮中種種問題。因為不斷有女導演的作品產生,香港也在商業電影的主流之外,擁有着世界電影中不多見、並具有相當規模和影響的「女導演電影」支流。

 

當我們回顧美國女導演的歷史時,一般認為阿茲納之前有「默片時代的露意絲.韋伯和愛麗絲.吉.布拉舍,之後則是五十年代的埃達.露翩奴。」事實上,從1943 年阿茲納退休,到露翩奴1949 年底執起導筒之前,在美國拍攝長劇情片的「唯一女導演」,正是伍錦霞。如果不考慮伍錦霞,美國女導演的歷史就會出現六年的縫隙。同時,在中國,伍錦霞作為女導演的領軍人物,地位十分重要,她不僅引領了女導演漫長的脈絡,還是女性電影最早的貢獻者之一。她的《女人世界》(1939)是對於女性題材的大膽嘗試,而她改編自赫斯特小說《後街》的《虛度春宵》(1947)不但證明了不尋常的婚戀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證明了不同文化中女性的相似境遇使「女性電影」本身變成比較容易跨越文化界限的電影類型。雖然美國如費玆哲羅這樣的作家,曾經貶低赫斯特的小說生命不會超過十年,錦霞在這部小說出版十六年之後對它的改編,證明這部小說不但能夠跨越時間,還能夠跨越文化的空間。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本文摘錄及改編自《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

⭐推薦閱讀⭐

 

《霞哥傳奇 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

作者:          魏時煜、羅卡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2-29

I S B N:     9789888340781

裝幀:         平裝

頁數:         224

定價:         HK$168.00

分類:        人物傳記

 
 
 

三藩市的「霞哥」伍錦霞(1914-1970),早在1935年就參與拍製華人主導、荷李活技師協助拍製的彩色華語片,其後在香港成為「華南第一女導演」,三四十年代她穿梭於太平洋兩岸,身兼編、導、監製、發行,拍出了十多部華語片,身後卻被埋沒於歷史的麈土中。本書兩位作者發掘整理了珍藏多年的資料和圖片,重塑「霞哥」傳奇:把她置回抗戰前後的中美關係、華人地位和女權變化的環境,和香港、三藩市、荷李活、紐約的影人影事中,重寫伍錦霞的生平事功。以她為焦點又和中外影史上幾位女性先鋒作出比較,給予她新的國際定位和歷史觀照。圖文並茂的本書讓讀者既認識到這敢於「越界」的女中丈夫,也概覽那風雲多變的影壇、國難深重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