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牟宗三:生活是孤獨的但並不寂寞

牟師去世不覺距今廿多載,我亦成了七十老人。

我是1975年入讀中文大學哲學系,次年經學長關子尹兄引介,到新亞研究所旁聽牟老師講課,當時正在講授宋明儒學。隨後,每星期兩回從沙田的大學乘火車到靠背壟道的新亞研究所旁聽,憑記憶曾修讀:宋明儒學、心體與性體、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現象與物自身、康德道德哲學、魏晉玄學、老子道德經、佛性與般若、孟子《告子篇》、中國哲學十九講、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圓善論、齊物論等。許多課是重複講的,例如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就講了三遍,《佛性與般若》分上、下冊講授凡四,《心體與性體》亦講授了多次。

從1975年旁聽始,到1981年隨牟師修讀博士,畢業後在研究所任職,至1994年老師移居台灣。人的一生,不外是遇上一些人,做了一些事,走過一些空間。跟隨牟師習二十八載,可說刻鑄整生的思路,無以復加。親涉牟老師的教導,感受到先生對哲學有一種關懷,這種關懷跟一般的哲學老師有所不同,但到底怎樣的不同,一時卻說不上,老師在時,有一種獨特的孤寂,他早年一本著作《寂寞中見獨體》,大概是這種氛圍。他長期離鄉在陌生的香港講學,學生並不多。上課時,誠明堂大約十到二十人,許多同學因在職關係逐漸缺席不來上課,場面冷清,遠不及在台灣講學時熱鬧。況且老師在社會上無發言權,語言不通,沒人認識;牟師的住宅下面,是一間汽車維修工程公司,員工看見穿着白色中裝的老人跟幾名學生走過,注目一下,便繼續工作。

牟老師家住九龍城馬頭圍,靠近宋皇臺的一條小街,街名奇怪,叫靠背壟道。只須走過對街,便抵達新亞研究所,十分方便。1993 年亞洲電視台來訪問牟師,記者問:老師你在香港生活寂寞嗎?說:「生活是孤獨的但並不寂寞。孤獨是生命的本質,人生下來都是孤身的;不過人生總有一些堅持,堅持下去,便孤獨而不寂寞。」他對我們說,在台灣講學,很熱鬧,許多人來拜訪,反覺紛擾,寫不成書,所以他的著作都是在香港寫成的。

我聽到的〈齊物論〉是牟老師很後期講述的,很可能是最後一回。牟師說他一生曾講述〈齊物論〉十多次,每次都有一些新見解。而我修讀的正是最後一回。牟師去世前數年已經移民台灣,後來我身體急劇轉差,要到醫院洗腎,所以牟老師講授齊物論一課,我不在課室聆聽的,後從同學處借得課堂錄音,邊聽即想到將內容轉錄下來。當整理錄音帶時,低沉而熟悉的聲音傳來,容貌歷歷。課室的背景聲音:桌子移動聲、出入課室的關門聲、舊式錄音機咔擦按鍵的聲音、老師喜歡喝茶,茶杯的踫撞聲、吃餅乾咔脆聲……。

老師上課,靜靜坐着沉思,五分鐘或十分鐘。有一回,他思考了半小時,沉緬於哲思中,然後帶着濃厚的山東口音,緩緩開始講課。老師上課的情形,令我想到作家西西的描繪。年前朋友送來一冊《素葉文學》雜誌,載有一篇西西的〈上課記〉(1995年5月號,牟師剛去世),原來她也曾到過新亞研究所聽課,惜未謀面,文學家魔術般的文字表達,活現了牟老師上課的情景,冀轉載節錄部分內容,得以寄託憶念之情:

老師講課不用書本,不發講義,同學們自己做筆記。好幾位同學都帶備錄音機,老師開始說話,這邊那邊的錄音機開關都響起來。課室有兩扇門,本來大概是兩間普通課室,拆掉中間的牆,打通了,變成一間大課室。因此,近黑板的一邊和背面牆壁的一邊都有門可以進入。上課時關上門,遲來的同學悄悄地從牆背的門可以進入,面向黑板的同學見不到他們,老師卻見得清清楚楚。通常,老師面對的是二十名左右的學生,然後是對牆掛着的一幅大孔子像,以及六幅小孔門弟子像。黑板頂上正中端掛着玻璃框架的橫匾。粗黑的隸書寫着「誠明堂」三個字。……

 

本文摘自《會通佛家、康德、海德格爾的〈齊物論〉》

閱 讀 推 薦

作者:陶國璋

ISBN:9789888860722

 

〈齊物論〉是《莊子》中最具系統性的一篇,說理透闢,首尾連貫。莊子善用詭辭寄寓,文筆芒忽恣縱,靈感如天外飛來,故其義理本無跡可循,讀者難入其門。《莊子》一書以〈齊物論〉內容最豐富,通篇暢順,讀者如能領悟篇中玄思妙理,然後呼應餘篇,自能清機徐引,輾轉興發。

本書為《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之修訂增本,記錄作者自初版至今二十多年間對〈齊物論〉的不斷思考與研析。作者將現代西方哲學觀念切入中國傳統哲學作分析,對〈齊物論〉的哲學觀予以整理和重構,並作進一步開展,使莊子的玄思智慧得到更現代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