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City Walk|第一站:大館

提起大館,第一反應可能是「打卡聖地」。的確,它的建築風格中西結合、古樸優雅,伴隨着隱隱約約的禁忌感。潛藏在這一切背後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讓小編帶大家走走看看。

話說從頭,自1841年英軍在上環水坑口登陸至今,其附近的維多利亞城(或譯「域多利城」,即今西環、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等地)一直是香港政府所在地和國際金融中心。在城中心慢慢形成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包括警署(中區警署)、法庭(中央裁判司署)、監獄(域多利監獄),被維多利亞城的華人居民稱為「大館」,即大差館(大警署)之意,這一稱呼被沿用至今。

 

這三座建築物矗立在前臨維多利亞港的山坡上,彼此毗鄰,在近年被新建的摩天大廈蓋過之前,它們居高臨下,睥睨低處山坡的其他建築物,其存在令人隱隱然感到不安。從建築角度看,它們是傳承自大英帝國的事物。儘管為適應本地情況和氣候,加入了中式瓦頂和遊廊,以遮蔽亞熱帶的炙熱太陽,但其主要建築元素全都令人想起與大英帝國的聯繫──羅馬多立克式圓柱、拱門和三角楣,還有刻在警察總部大樓外牆的「G」和「R」字樣(代表當時在位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四周圍牆看起來固若金湯,加上這些建築物巨大得令人望而生畏,也透露出一些無形的東西:它們是殖民權力的堡壘,是光芒閃耀的明燈,清晰明確地發出安全、法律和懲罰的訊息。

▲描繪1857 年香港島北岸風景的雕刻版畫。綠色標示位置為圍牆內的裁判司署和監獄。

1995年,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這三座建築物被列為法定古蹟。2006年,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下開展保育和活化工程。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繕和修復並增建兩座新建築物後,這個原本是懲罰、救贖和死亡之地,現在對外開放讓公眾遊目審視,成為啟發薰陶和休閒娛樂之所在。

♦ 域多利監獄

1841年,英軍甫一登陸便大兴土木,僅四個月就完成了一系列工程,其中包括一座「石造監獄」,它是香港最早的監獄,也是域多利監獄的前身。

 

監獄的安保問題歷來棘手,開埠早期尤甚。1850年5月英女王壽辰日,兩名囚犯僅靠爬上一根竹竿翻過圍牆就逃出了域多利監獄。

▲畫家筆下以竹竿越獄的場面

為更好地監視犯人,一座放射型佈局的新監獄於1858年開始新建,四年後落成。放射型監獄的靈感來自著名的英國哲學家兼社會改革家邊沁的「全景監獄」設計。

▲全景監獄的設計者邊沁

▲全景監獄,繪於1791年

域多利監獄中關押過不少重要人物,其中包括著名詩人戴望舒與前越南領袖胡志明。

 

1941年日軍入侵香港時,戴望舒在此地從事反日宣傳工作。12月底,他被日本人拘捕,在域多利監獄蹲了三個月,受到虐待,預感自己大限將至,在出獄後不久寫下了詩歌〈獄中題壁〉。

胡志明曾於1931-1933年被羈押在域多利監獄。他每天有十五分鐘的時間可以到監獄操場放風,他很珍惜這個能與其他囚犯短暫接觸的機會,並享受可以看到一小片天空的景象。

▲今日的監獄操場

在過去好幾十年,監獄不時爆發出囚犯淒涼的哀號,聲音大得整個社區都聽得到,令人確信這是苦難縈繞不去之地。那些受體罰的人所發出的嘶吼尖叫,摻雜瘋子「可怕的哭喊」,這些瘋子「令整間醫院或監獄一直吵鬧喧囂」。同樣令人驚恐、厭惡並挑起病態癖好的是公開處決。處決最早是在裁判司署的場地內舉行,從1879年起改在監獄操場。公開絞刑直至1895年才取消。

♦ 中央裁判司署

比起域多利監獄與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的面積要小得多,但這並不影響其地位。在英治時代大部分歲月裏,中央裁判司署都是香港刑事司法中心。

▲中央裁判司署東立面

第一代中央裁判司署早於1840年代已出現,經歷兩次重建後,現存的中央裁判司署建於1914年。

 

在1841年至1941年間,超過一百五十萬人在中央裁判司署受審,當中主要是華人:賊匪和殺人犯、拐子和強姦犯、小販和街童、流浪漢和醉酒水手、妓女和賭徒、欠債人和乞丐,有些有罪,有些是無辜的。他們因為觸犯了法律,罪行被報章報道,人生才因而被記錄下來。這些案件許多都是一般罪行。通常是各種偷竊、入屋犯法和襲擊等。至於數目少得多的搶劫、海盜、強姦和謀殺等案件,往往在中央裁判司署經過幾天或幾週初級偵訊(交付審判程序)後交予最高法院由陪審團審訊。

▲畫家筆下榮鍾士在中央裁判司署審案的情景,他向無牌賣報的男女童揮舞一根藤條。

♦ 中區警署

香港開埠後的百年間,中區警署是整個香港的警察總部。二戰之後,警察總部遷至灣仔,中區警署降為地區總部。現在的中區警署包括八座大大小小的建築,其中最大、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無疑是與營房大樓與警察總部大樓。

 

營房大樓於1864年建成,高三層,從東向西橫跨整個大館的中央,雄偉龐大。它按照英式軍營標準設計,新古典主義式的北面外墻俯瞰前方的檢閱操場,可供202名單身警員居住。

▲營房大樓新古典主義式的北面外墻俯瞰前方的檢閱操場

警察總部大樓1919年建成,北立面位於荷里活道邊,有四層,外牆抹上水泥灰漿飾,南立面只有兩層,建築物以紅磚建造。

警察總部大樓

1915年,一頭長達2.6米的孟加拉虎在上水一帶出沒,先後咬死二人,其中包括一名警察。香港警察舉行了獵虎行動,將老虎擊斃後砍下虎頭製成標本,一度放在警察總部大樓,後於1988年移至山頂香港警察博物館收藏。

▲1960年代警察總部大樓一樓警官餐廳門外,掛上1915 年上水獵虎案後製成的虎頭標本。

♦ 大館周邊地標

荷李活道長約一公里,於1844年開闢,東往中區警署,西接英軍登陸及駐紮之地(水坑口及西營盤),是香港最早的馬路之一。在英治時期,除了出入警署、法院和監獄的人,往來於這條街道的人潮從最富有的商人、體面可敬的店舖東主和工匠,到娼妓、勞工、小販和乞丐都有,另外還有殺人犯、小偷和扒手。這條路所跨越的社區差異之大,大概是香港任何其他道路都無法比擬的。

▲在這張攝於1969至1970年的航空照片中,可見位於香港市區房屋最密集地區的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立法局議員鄧律敦治在1956年提到中環土地短缺,建議賣掉中區警署,他說:「荷李活道猶如兔子窩,狹仄擁擠,令這個警署無法有效運作。」

▲今日的荷李活道

沿荷李活道走到城隍街的街角,香港第一所官立中學──著名的中央書院(當時稱為國家大書院,之後改名域多厘書院和皇仁書院),在1889年從歌賦街的舊校園遷到這個街角一座華美寬廣的新建築物。這座校舍在1941年日軍入侵香港時受損,1948年拆卸並重建為已婚員佐級警務人員的宿舍。警察遷出後,這座已婚警察宿舍獲保留下來,在2014年活化為「標誌性的創意中心」,並命名為PMQ元創方。

▲1908年皇仁書院面向荷李活道的一邊(圖:網絡)

▲今日的PMQ元創方(圖:網絡)

供奉文昌帝君和武帝關公的文武廟建於1847年,今天仍然矗立在荷李活道原址。文武廟是香港開埠初期的宗教和社會生活中心,並發揮「某種不獲承認和非官方的地方政府議會」功能。

▲電影《胭脂扣》中梅艷芳在文武廟上香劇照(圖:網絡)

再往西走,我們來到1872年在普仁街開幕的東華醫院,這條街與荷李活道的南側垂直相接。東華醫院採用中醫藥治病,迅速成為香港最大的華人慈善組織,為華人提供各種社會福利服務,成為非正式權力的中心。1894年香港鼠疫爆發,東華醫院被指防疫不力,開始設立西醫。

▲1894年,士兵在鼠疫爆發的太平山區為病人房屋做清潔和消毒。

▲今日的東華醫院(圖:網絡)

閱讀推薦

作者:潘鬘、文基賢

譯者:林立偉

ISBN:9789888860265

 

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矗立在香港中環的核心地帶的山坡上,三座建築物彼此毗鄰,曾經是香港建立警隊、法律與刑罰制度的起始地,涉及犯罪、正義、刑罰,是光明與黑暗同處之所。這個圍牆環繞的建築群,現經修復而成為名曰「大館」的古蹟和藝術中心。

 

本書蒐羅了豐富圖片,從大館的三個主體建築結構談起,生動地描述了從 1841 年至 20 世紀末,穿梭其中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包括裁判司、獄卒和警員、小偷和惡棍、小販和街頭男孩、落魄者、妓女、賭徒、債務人和乞丐等,見證香港警務、法制與監獄歷史的開端,以及香港百年發展的社會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