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

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

*此特價書, 均有少許瑕疵, 敬請留意。


2024-05-12T04:00:00.000+00:00截止 全店,世界閱讀日優惠---訂單滿$800本地單免運

HK$118.00
HK$30.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加入追蹤清單
  • 於中華書局北角辦公室自提(免運費)
  • 住宅直送 (經順豐速運) (到付)
  • 順便智能櫃取件 (到付)
  • 順豐站取件 (到付)
  • 順豐營業點 (到付)
  • 內地/台灣/澳門郵寄(順豐到付)
  • 其他海外地區(秤重後,郵費補拍後出貨,經順豐速運)

商品描述

作者:陳智德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叢書系列:「文化香港」叢書
出版日期:2018-01-04
I S B N:9789888489664
裝幀:平裝
頁數:334
定價:HK$118.00
分類:文學

內容簡介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成從未出現過的文化面貌。本書基於原始文學史料的考掘,講述抗戰爆發後的香港如何成為抗戰文藝的「據點」以及當中的意義。本書具文學史角度,分述不同流派、不同藝術取向的作家,介紹其主要作品,追溯文學觀念的淵源和發展,如國防文學、抗戰文學在香港的討論,也考掘、整理作家的經歷,所論及之人物、刊物和作品,包括新文學範圍內之主要體裁即新詩、小說、散文、戲劇、評論,也包括舊體文學、兒童文學和電影。

本書論及的作家,既包括南來作家如戴望舒、徐遲、陳殘雲、茅盾、夏衍、葉靈鳳、柳亞子等,也包括本土成長的文藝青年如李育中、望雲(張吻冰)、鷗外鷗、侶倫、舒巷城、劉火子、古卓崙等。在「板蕩」的歲月中,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抒情記憶」。

作者簡介
陳智德,台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古文獻資料庫研究計劃」助理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網站計劃」副研究員等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香港文學、中國新詩、中國現代文學,亦從事文學創作,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09年起參與陳國球教授主持之「香港文學大系編纂計劃」,擔任副總主編,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著作有《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愔齋讀書錄》、《抗世詩話》、《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另編有《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文學史料卷》、《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等等。

顧客評價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