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從《南京條約》到九龍寨城的風水問題

1840年6月,英軍進犯廣東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1月25日,英軍登陸香港。1842年8月29日,清朝承認戰敗,與英國簽訂屈辱的《南京條約》,其中一款,是將香港島永遠割讓予英國。英國人佔據香港島後,便將香港島北面的海命名為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對岸的九龍中部便成為清朝的前哨重地。1843年,清政府已經派遣文官(九龍司巡檢)武將(大鵬協副將)各一進駐九龍。如果沒有衙署,派遣便流於有名無實。所以在1846年8月8日,兩廣總督耆英便奏請在九龍修建一座邊城。道光帝對此甚表欣賞,硃批:「酌量妥為之」。

九龍寨城的選址,除了戰略,城內官兵的補給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九龍是新安縣的邊鄙地區,陸路交通頗不方便,尤其是它的稍北位置,被九龍山嚴重阻隔。幸好九龍中部的海路交通,卻是無比便利。它的海灣,雖是淺水泥灘,但由於是良好的避風港,吸引了許多漁船商艇聚集。所以九龍寨城的選址,必須靠近這個九龍灣,方便寨城官員與新安縣衙(位於今日深圳南頭)以至廣州省城保持溝通。

圖1:照片攝於1865年,是從城寨背後的小山丘拍攝,朝向南方縱眺一個九龍半島,該地當時明顯較多丘陵。(圖源:《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建城的經費是一個大問題,不過從一開始,廣東官府並沒有打算動用稅務收益去建城。他們是打士紳的主意,也很成功。首筆捐款是陽江知縣朱庭桂率同當地士紳譚鴻義籌募得來的。譚鴻義的背景不詳,《陽江志》以「邑紳」來稱呼他,並記載他曾於道光二十年(1840)捐資重修該縣的四座城樓。看來他是陽江縣極有影響力的士紳,因此到省高級官員進行募捐的時候,也通過陽江知縣求助於他。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五月十五日,廣東官員通過譚鴻義籌得的捐款已達24,500餘兩。而且這只是第一筆的捐款,來自廣東省其他州縣的捐款也陸續送達。

 

有了捐款,兩廣總督耆英便可以派出官員往九龍進行工程的實地勘估。當時負責處理興建九龍寨城的官員共有三位──試用通判顧炳章、署新寧縣知縣喬應庚、豐順縣湯坑鎮巡檢袁潤業。試用通判不是實職,看來顧炳章是耆英身邊具有辦事能力的「工程師」心腹。三位勘建委員應是存在分工的,根據檔案判斷,顧炳章是負責全盤規劃,喬應庚是負責財務往來,至於袁潤業,則有點不大清楚,但作為巡檢,地位雖低,卻具地方行政經驗,可能是工程現場的監督者。正因此故,五月二十五日,顧炳章便「隨帶」袁潤業前赴九龍,對建造城寨、砲台、衙署、兵房等各項工程逐一勘估。

 

閏五月二十五日,經過勘估之後,顧炳章和喬應庚便向耆英提交了修城的建議書。他們首先描述九龍的形勢,大概內容是:九龍是一個背山靠海的半島,與香港島(沿海地帶稱「裙帶路」)隔海對峙。海有東西兩個出口,東口是鯉魚門,而西口則是尖沙嘴。背靠「白鶴山」。山海之間,古稱九龍寨,有店舖民房數百,是理想的建城地點。

 

城池的大概位置已定,但具體的地點還需斟酌。九龍中部靠山面海,從北至南,地勢愈來愈低。顧炳章希望找一個地勢較高的地點,這大概是出於方便瞭望和避免水淹的考慮。另外,他也不想過於擾民,若因修城而遷拆大量民房,容易引起地方騷亂。於是他在勘察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店舖和民房的位置,務求盡量避開。最後他選的地方是九龍山稍南的白鶴山的南麓下,地方離海邊三里,屬官荒地(即非私人產業,也沒建有官府的建築物)。顧炳章特別強調那裏「地平土堅,風水亦利,既無墳田相礙,亦無潮水淹浸,就此建築城寨,與防海衛民,題義相洽」。

 

於是,顧炳章便聯同了喬知縣,向總督大人呈上了建城建議。這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興建寨城,包括:

 

1. 石城一座,坐北(山)向南(海),周圍180丈,高1丈8尺,厚1丈4尺,城門四個、敵樓四個。

2. 北面城牆依山而建,毋庸備砲,但仍建腰牆一道,圈圍山頂,周170丈,高8尺,厚3尺。酌開長形槍眼,旁設耳門,中建望樓,以杜抄襲。

3. 東南西三面,配砲32位。

4. 供水方面,城內開池,廣深一丈,另水井二口。

5. 城內通衢街道,俱鋪石板。

6. 城內正北建武帝廟一所。

7. 東北角建副將巡檢衙署各一所。

8. 城內西北角建演武亭大校場、火藥局,並兵房14間。

9. 東南西南空地,作民居之用。

 

第二部分是寨城的周邊軍事配置,包括:

 

1. 重修城前的九龍砲台,與石城成掎角之勢。按此砲台原在佛堂門,康熙年間建置,以禦海盜。到了嘉慶十五年,新安知縣李維榆嫌砲台孤懸難守,遂移建於此。台周31丈,南面臨海,安砲8位,其餘三面均係馬牆。顧喬二人的建議是:(i)將南面敵台加高培厚;(ii)官廳兵房一律修葺;(iii)添置3,000斤砲二位。

2. 城外東北角大竹園山及西南角尖沙嘴,各置兵房和煙墩,作烽火台之用。第三部分是建造兵船,好讓九龍副將和九龍協鎮在附近一帶海面巡查彈壓。可能是考慮到英國兵船也在洋面巡弋,所以顧喬二人說:「若坐三板腳艇,不足以壯觀瞻,擬造大快船一隻,長五丈二尺,寬一丈二尺。」這個建造兵船的建議,帶有討好上級的味道。

 

兩廣總督耆英的批示,卻有點出人意料。他在建議書呈上的一天之後(即閏五月二十六日)便急不及待地批評計劃書「稍事草率」,反而對於建快船這個體面工程,認為覺得可以「從緩」處理。耆英最大的批評是,委員們沒有認真查考白鶴山的「形勢來龍」,沒有參考八卦和風水因素,因此導致了廟署、水池以及城門的座向全部出現錯誤!

 

道光二十六年(1846)六月十五日,顧炳章向耆英呈上新修訂的建城建議書。在新建議書內,顧炳章首先是報告他督同巡檢袁潤業,「帶同堪輿畫士,及匠頭量丈人等」,再去九龍,會同當地文武各員悉心查勘,確切考核。經過認真的查勘,顧炳章得出了新建寨城的風水格局,並如何根據八卦方位來建築各個城門:

 

九龍寨山勢坐北向南,其來龍自東北之虎頭山,旋轉至西北乾方九龍澳,折入坎宮之白鶴山為主山……該山南面臨海,東南直對鯉魚門,水口歸於巽位,山水氣脈均佳。城寨建於白鶴山南麓之下,北門開於坎宮壬方,南門開於離宮丙方,東門開於巽宮巽方,西門開於乾宮乾方。

 

為了順應風水,顧炳章建議城內的正中位置建武帝廟(即從原來建議中的正北改到正中位置),武帝廟的左首建演武亭、副將衙署、水池和火藥局;武帝廟的右首則移建三聖廟(按:不知從何地移建過來)、巡檢司衙署。至於兵房,則分建在城內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最後,還要在城北白鶴山高坡處,添建鎮海樓一座,供奉北帝神像,「酌安砲位,以鎮風水」等等,連城門都是按照八卦方位作出規劃的。最有趣的是,顧炳章還根據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廣東提督以及九龍協副將的出生時辰八字,卜擇於該年的十月七日巳時作為興工吉期,確保萬事大吉。

 

顧炳章這份新建議書以風水作為出發點,重新規劃了九龍寨城的城門和廟宇位置,終於滿足了耆英這個滿洲總督的要求。道光二十六年(1846)九月二十六日,耆英發給了顧炳章印章一顆,批准十月初七興工。於此,九龍寨城工程正式動工,並且在一年後建成。

 

由於城寨是根據風水龍脈而興建,南門這個主要的出入口不是在城牆正中的「離宮」,而是接近右邊角落的「巽宮」。這在1902年英國測量師繪畫的九龍寨城平面圖中也能清楚顯示(見圖2.1和2.2)。

圖2.1:這是1902年香港政府繪畫的九龍寨城平面圖。圖中1是龍津義學;2是九龍司巡檢衙署;3是大鵬副水師副將府。同時值得注意,南門不是開在圍牆的正中間。(參考PeterWesley-Smith,UnequalTreaty,1898-1997,HongKo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p.125.)

圖2.2:九龍寨城公園,根據圖2.1而作成的展覽模型。

可惜的是,當港府在1995年重建九龍寨城公園時,大概為了遷就園內小徑和景觀,好讓遊客可以一進南門便看到九龍司巡檢衙署,竟又把南門由「巽宮」遷回至耆英反對的「離宮」(見圖2.3)。

圖2.3:今日的九龍城寨公園,朝着南門的,便是以前的九龍司巡檢衙署。雖然方便了遊客,卻不是當年兩廣總督耆英要求的風水格局。2013年攝。

▲本文選自:《活着的祖宗:九龍中部的舊村、祖堂和祖墳》,原標題為〈九龍寨城的風水問題〉

  閲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