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

中華年度選書|學術分社:夜空裡有無數星塵與你相望

2022年,我們共同抗疫的第三年,曙光正在撥開迷霧。

 

我們知道,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當然,這個冬天的寒風似乎也格外凜冽,多位知名作家在這一年去世,其中包括香港文壇首屈一指的西西。

 

也許人類終究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輪迴,但一些東西會在書頁中永生,比如愛,比如希望,比如智慧……

 

正如西西在《石頭與桃花》一書中所寫:

 

「是時候了,我該和你說再見了。喂,喂,男子漢,不許哭。你想看我,到了晚上,抬頭看天好了,夜空裡有無數星塵,會同時跟你相望,記着,每一朵都是我。好朋友,看我表演絕技。我是光子,我會像白色的飛劍,絕塵而去。」

● 藝文時光 ●

本書輯錄西西曾經發表但未結集的小說十四篇,分為兩卷,以短篇小說為主。卷一為年代較近的作品,發表於二○一五至二○二一年。這些小說實驗性強、思想深刻,如〈石頭述異〉藉石頭講述漢代歷史,把人物故事、風物習俗、地名考據等融入小說,表現出豐富的學養與想像力;〈土瓜灣敘事〉集詩、散文、小說於一身,書寫對居住了大半生的土瓜灣的情懷,既抒發對此地的深厚感情,也包含文化的歸屬和認同。卷二的作品年代較遠,最早的發表於一九六一年,其他在一九七四至一九八一年之間。題材具體而生活化,有的抒發對家人及童年玩伴的情感,有因信件、風扇、浮板等常見之物觸發的聯想,也有從游泳、划艇、旅遊等活動引起的感受,文筆淡然有情。

西西為二次大戰後在本地推動電影文化潮流的元老之一,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量評論世界各地的電影潮流。當時,西西由淺入深地引介了不同時空的中外電影,不少作品今日堪稱經典;即使文章發表年代久遠,至今讀來仍未過時。從縱向角度看,她上追二十世紀初的電影歷史及美學知識;從橫向的角度看,則遍及本地、歐美、東亞地區的電影作品。

 

本書分上、中、下三冊,涵蓋西西在日報、晚報、電影或文藝刊物上談電影的文字,致力呈現她在六十年代賞評電影的全貌。本冊收錄《中國學生周報》「電影與我」專欄、單篇短文,以及《新生晚報》「開麥拉眼」專欄,共計過百篇,大多在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五年間發表,屬於西西電影時期的「前期」寫作成果。另備相關電影及人物譯名,俾便讀者按圖索驥。

● 香江歲月 ●

六十年的光景,讓表演藝術文化從小眾走向大眾。

 

這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它不單只是一棟建築物,還連帶一整個建築群;她不僅是一個演藝場地,更裝載著許多代人的靈魂與記憶。時至今天,這裏依然是無數熱愛文化藝術的人所流連之地,它的莊嚴與簡樸,是扎實留在香港人心目中的一個重要象徵。

 

本書以六十年作為一個時間標記,分為兩大主軸。一是深度分析如何多角度思考大會堂的前世今生,以及它未來的走向及文化定位。二是人物專訪細談與大會堂交往的記憶,當中包括:陳達文、張秉權、盧景文、羅卡、鄭學仁、王無邪、馮永基、凌嘉勤,他們與大會堂的關係尤深。本書結集不同人士的視角,在有限的文字裏一同打開大會堂無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此書收錄逾七十位香港建築師的作品,附大量精彩照片,透過訪談,分享這些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和人生經歷,以感性的文字訴說藏於城市一隅「你所不知的香港建築故事」。全書按地區分為七章,每章附詳細導讀,幫助讀者了解各區不同建築的巧思和美學。讀者隨文字遊走,可從建築、藝術及生活中,領悟「縱非主流,無阻細水長流」的涵義。

電車是香港極具標誌的特色之一,每當搭上電車,沿途港島風光在眼前一一流轉。本書作者是電車愛好者,也是收藏家,他們在書中鉅細無遺地梳理、挖掘超過百年的電車歷史,除了透過文字記錄,本書還附上逾五百張珍貴的圖片。翻開本書有如翻開一座電車博物館,上篇見證電車發展源流的基礎,下篇則具系統性地整理如電車票、電車站、電車款式等重要的發展細節。

 

本書的兩位作者謝耀漢(Joseph、John Prentice)曾於2017年合著過一本Hong Kong Tramways,如今推出中文版《由電線車說起——駛過百年的軌跡》,將斷代的百年電車歷史重新拼合,二人融合彼此對電車的熱情、豐富知識經驗,與讀者在書中一同領略電車的趣味與意義。

本書全面解說大龍鳳劇團的成員、發展與經典劇目,從「鐵三角」麥炳榮、鳳凰女和譚蘭卿說起,到「超級班主」何少保,重量級演員林家聲、陳好逑、阮兆輝、高麗,編劇家劉月峰、潘一帆,音樂領導麥惠文、高潤權等;再介紹劇團代表性的演出如「六一八雨災」義演、保良局百周年籌款義演,戲寶如《十年一覺揚州夢》、《鳳閣恩仇未了情》、《燕歸人未歸》等。輔以近二百張劇照、定妝照、戲橋、特刊、唱片封套等珍貴圖片,讀者可由此走進光彩耀目的舞台世界。

1949 年前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歷史,是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以及香港近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往由於種種原因,各界對這段歷史一直諱莫如深,學界亦鮮有系統而深入的探究。現在,如實講述和彰顯這段歷史,不僅是回歸歷史真相的學術需要,而且是重振愛國情懷和不忘革命初衷的現實要求。

 

本書主要依據記錄1920 年代初至1949 年間中國共產黨在香港活動的黨內檔案文件,以及相關歷史資料和當事人回憶,展示國共兩黨合作前後中共在香港紮根發展,國民黨「清黨」反共期間堅持在港艱難苦鬥,抗日戰爭期間重新崛起、迅速壯大,解放戰爭期間迎接華南黎明的鮮為人知的歷史。

香港回歸 25 年,「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過程中經歷了一些風雨洗禮,但兩地之間的情義也愈發堅實。我們期望透過此書,讓讀者加深認識内地和香港之間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故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香港和國家邁向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

 

在事條的選取上,本書以內地和香港的「情義」作為主軸,集中展示香港回歸25年來兩地之間,尤其是民間的互動與交流。文字表述、插圖排版等方面,也盡量透過簡單直觀、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方式處理,目的是更貼近大眾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喚起讀者對回歸情義的真摯情感。

● 文史時空 ●

細讀東坡,不只為了章句考據與注釋,更是希望了解為什麼他的心靈得到了自由解放,為什麼他能悲天憫人、超越其身處的時代困境,千載之下,仍然讓我們欽仰敬佩。讀到他的詩文,如沐春風。

 

本書收錄了著名學者、作家、書法家鄭培凱教授近年來發表的關於蘇東坡的散文,題材涉及詩書、飲饌、登臨、交遊、為官等,從中可以窺見蘇東坡在不同時期的人生態度與創作特點。

在晚期中華帝國,數以百萬計的讀書人夢想着踏入省會和京城的考場禁地。從外往裡看,這些考場更像是「文化監獄」而不是教育機構,究竟裡面發生了甚麼事情?

 

明清科舉是一個有缺陷但運轉順暢的文化、教育「陀螺儀」,體現了社會地位、政治權力和文化聲望之間的複雜關係,是帝國朝廷及其士紳精英精心平衡、通力合作的結果。明清科舉不僅是一種選官制度,更是連接晚期帝國知識、政治、經濟生活的重要紐帶,是官方/ 非官方、正統/ 非正統、公共生活/ 私人生活互動最為頻繁的交匯點之一。明清科舉的歷史意義和價值,不僅體現在官員和知識精英的再生產上,也體現在數百萬科舉失敗者具有反諷意味的更大的「成功故事」上。

 

對古代科舉考試制度的回溯研析並不會成為建設現代國家的障礙。而就明清科舉考試制度的深挖,對於進一步研究中國制度史乃至世界歷史都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1856 年10 月,廣東水師登上一艘據說掛着英國旗的划艇,拘捕船上中國船員,水師懷疑該船涉及走私和其他不法勾當。英國駐廣州署理領事巴夏禮指中國水師扯下和「侮辱」船上英國旗。自此事件不斷鬧大,最終演化成歐洲列強和美國聯手對付中華帝國的大戰,歷時將近五年。本書是黃宇和院士在其於1998 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名著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ialism and the Arrow War (1856-1860) in China 的基礎上,再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修訂和增補而成。本書以第二次鴉片戰爭為個案,對中外學術界提出的各種有關戰爭起因的解釋方案作出比較,詳辨其間闕誤及由來,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剖析帝國主義的實質本性。作者利用大量中英文原始文獻,結合實地調查,逐層分析引發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帝國主義的侵略藉口、悍將心理、外交手段、政治邏輯和運作方式,直趨經濟利益層面,由此展現出英帝國主義為了發動此次侵略戰爭所積極謀劃的每一個步驟,以及背後的動機。

城市是什麼?文化是什麼?城市如何文化?

 

本書探討城市文化,提出「文化系統」、「文化指數」、「文化地圖」及「文化空間」等概念,解構城市文化的各種要素。作者選取了十四個著名城市,深度考察它們怎樣成為獨特的文化都市。最後,作者走訪香港各區,探索各自的文化特質,對香港未來的城市文化發展規劃提出建議。香港如何「文化」?讀者可以透過本書,與作者共同思考未來香港的城市文化發展。